北京路桥瑞通养护中心有限公司 北京 102600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目前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实际工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诸如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对此,本文以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为载体,针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如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安全设计不到位等,进而提出安全管理对策,以期给类似施工提供可行安全参考。
关键词:路桥施工;安全管理;施工安全
引言
在道路桥梁工程项目中,通过加强安全控制力度,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升道路桥梁工程的总体质量,而且会减少物资的损耗。近年来,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项目施工安全管理难度。
1施工安全的重要性
重视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是施工企业非常重要的工作,安全是一个悬在每一个人头上的一把刀,稍微一不注意就会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要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工作人员、材料、机械设备等施工所需的一切必要设施进行一个管控,进而起到保证施工过程安全的作用。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时候,主要依据的就是国家制定的安全施工的标准,然后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实地分析,进而让工作人员来创设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案,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以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施工工程安全管理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2.1材料机械设备不足
施工材料与机械设备作为整个道路桥梁建设中的重要保障和基础条件,在其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高质量的建筑材料与机械设备的使用是实现道路桥梁工程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根本保障。目前,在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材料与设备存在的问题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施工材料在采购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在施工现场尤为多见;二是施工材料在购入以后保管不合理,导致材料发生霉变、损坏等质量问题,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三是相关的材料购进无法满足施工进度的基本要求,造成停工待料和工期的延误;四是机械设备未能根据施工的进度提前安排进场,导致工期的中断和中止;五是不合理的施工流程及相关机械设备的配置更是屡见不鲜。
2.2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纵观道路桥梁工程现状,施工单位局限于经济效益的情况依然存在,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主要原因在于企业领导缺乏安全意识、未认知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人才、资本等方面无法达到预期要求,前期安全准备不足,普遍采取的是事后控制的方式。安全管理体系是各环节有序推进的基本保障,施工单位虽然创建了安全管理体系,但缺乏全面性与可行性且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欠佳,企业缺乏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员工在实际施工中轻视安全管理问题甚至出现违规操作的行为,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极容易诱发安全事故。此外,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存在偏差,创建的安全机制停留在表面,发现安全问题后视而不见,尽管在短期并不会对正常施工作业造成影响,但最终必然会引发质量问题,严重时还将出现大规模安全事故。
2.3施工人员操作缺乏规范性
在一些桥梁工程的施工现场中,施工人员不仅未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一些基本安全装备,工作中更是未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操作:(1)高处作业未按照专项施工方案要求搭设脚手架,作业平台未满铺脚手板或违规堆放杂物;(2)钢筋焊接、绑扎仅凭经验,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未按照正确的工序进行;(3)施工前未进行路段作业面及道路交通路线有效的协调;(4)开展桥梁桩基作业时未按照要求设置标识及安全防护;(5)进行承台施工时没有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复杂环境,无法保障承台的安全性及耐久性;(6)进行墩柱和梁等桥梁上部构件施工时未按照规范搭建安全的作业平台与安全网;(7)预制、张拉、架梁等工序未严格按专项方案执行。
3增强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3.1加强对材料和设备的管理
在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合理的材料与设备的管理对道路桥梁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施工单位在对材料设备的选择上,应当与信誉好、资质全、质量优的供货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或者可以通过竞标的方式择优选出供货单位,严把质量关,坚决抵制和杜绝不合格的材料及设备进入到施工现场;加强对材料和设备的计划与购进管理,减少浪费现象的发生,合理规避材料价格波动给工程成本带来的影响。与此同时,要加强材料和设备在购进之后的仓储管理工作,健全和完善材料的存储、保管和领用制度,并安排专职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减少和降低由于材料存储不当给路桥工程质量带来的影响;机械设备也要根据施工进度按计划进入到施工现场,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修。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作为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的基础部分,是工程质量提升的有力保障。多数成功案例表明:加强对材料和设备的管理不仅能有效降低工程成本,更能促进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的提升。
3.2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
高速公路工程规模较大、涉及到的环节较多,需得到大型机械设备的支持,以便提升施工效率。但实际工作中若设备处于异常运行状况,不仅会拖慢施工效率,而且会破坏安全施工环境,从而造成安全事故。对此,围绕大型设备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是必要的做法。此项工作的主体为设备管理人员,工作者需接受相关安全培训以准确掌握安全规章制度所涉及到的各项具体内容,通过可行的措施有效管理各类机械设备。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需得到专员的管理,通过合适的维护方式确保设备的安全性,从根本上避免安全事故。在实际施工中不少工人所处作业部位或多或少存在施工安全隐患,而他们本人却没有意识到,这就需要在开始作业前由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对工人做好安全提示和安全教育,做到事前管控,尽力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3施工现场应急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应急安全管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制定工程施工应急预案,确保能够及时、正确地对事件进行处理;第二,施工现场应具有专业救援人员及器材等,保证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进行有效的救援;第三,应针对施工现场实际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各级人员的应急管理能力,快速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4建立健全的施工监管体系
制度完善之后,就要设立相应的监管部门来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就目前而言,有很多的企业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经济收益,甚至做出很多违法违规的事情。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完善监管体系,来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工作,严格杜绝违规行为的出现。施工企业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通讯技术,设置监控系统,来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监察,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确保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者和管理者必须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了解建筑质量控制和控制的重要性。根据调查,建设项目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同时降低了建筑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建筑企业的专业水平,水平的提高确保了建设项目的质量。只有上级主管和管理者树立了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的理念,才能降低建设项目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提升道路桥梁施工安全控制技术水平的有效措施进行分析,例如合理应用基坑开挖施工安全控制技术、防坠落安全控制技术、挖孔桩安全控制技术、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山区道路桥梁安全管理力度等,提升道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周京昊.从管理角度研究道路桥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2):200-201.
[2] 林友当.关于桥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分析 [J].科技创新导报,2016(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