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41042519900320XXXX 河南省郏县 467100;2身份证:41072619890220XXXX 河南省延津县 453200
摘要:现阶段,智能化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建筑行业也是如此。对比传统建筑,智能建筑将“人工”模式转变为“人工智能化”模式,将建筑环境与智能化电气系统相互融合,打造出了人工智能化建筑。智能建筑具备诸多优势,其核心优势在于为用户带来更为便利、舒适的生活或办公环境,满足了用户的各类需求。此外,智能系统极大程度的方便了物业的管理,将传统的物业上门服务转变为网络智能管理以及综合管理,在节约了人力和物力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保障了用户的安全。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代社会中,能源日益显得逐年紧张,能源浪费逐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各界均期望杜绝资源浪费现象,合理有效利用资源。这种理念,在建筑行业也引起了广泛共识。电气智能控制系统作为建筑行业中的重要组成系统,能够采取各种智能措施实现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缓解电力供应与客户高能耗需求之间的尖锐矛盾。因此,智能建筑电气控制系统逐步在建筑行业中,广泛推广应用。虽然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还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仍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可进一步改进智能建筑电气管理方法,确保建筑智能电气管理系统安全可靠地稳定运行。
1智能建筑电气工程施工重要性
对于智能建筑来说,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是智能控制系统起到作用,以及发挥实用价值的关键。在智能建筑中电气设备的安装将直接影响到用户的居住体验,因此在智能建筑的电气安装中一定要保证施工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物的智能化水平,并有利于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在实现智能建筑实用价值的同时,用户也能体验到更加便捷与舒适的居住环境。可以说智能建筑的体现智能化水平关键就是建筑内的电气设备的运行表现。因为智能建筑对电气设备的运行有比较高的智能化的要求,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气设备安装的难度,需要将电气设备的安装与智能控制系统进行科学紧密的结合,同时电气设备的布置也要与建筑物的整体风格相融合,在保证电气的设备的功能性的同时,也要兼顾建筑无的美学设计。作为智能建筑智能化实现的关键因素,电气设备的科学合理安装,可以突出的显示出智能建筑的核心优势,如果不能保证电气设备的安装质量与水平,那么智能建筑的实用价值将大大的降低。因此,在智能建筑的施工中,一定要将电气工程施工重视起来,科学合理的对施工的方案进行设计,以保证施工的质量,促进智能建筑的发展。
2智能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健全智能电气管理制度
健全电气系统,突出电气系统的管理价值、管理作用,精准化控制项目,做好电气系统的规范化管理工作,保障电气系统足够安全与准确,控制好消耗方面的问题。在建筑本身功能越发完善与丰富的今天,建筑内部系统渐渐变得越发复杂。此时就需要重视系统磨合与融合。融合后的系统将会更具效率,体现出更大的价值与作用。正因如此智能电气的管理与控制所体现的效益才会超过系统自身。综合分析所得到的结果便是,要做好建筑优化设计,用集中管理、集中规划、集中设计的方法发挥系统功能、系统价值、系统作用。最大化效益,控制好消耗与投入。国内建筑行业是最大的耗能大户,和交通、工业占据着消耗的半壁江山。建筑施工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要重视对各种智能技术比如节水、绿化、环保技术的研究与使用。
2.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2.2.1电气电缆安装与管线铺设要点
电缆在智能建筑电气工程中十分重要,当电缆存在断裂或缺失时,会导致智能建筑电气设备错误运行甚至停止运行。
因此,施工人员应充分重视电气电缆安装与管线铺设环节,在电气电缆安装过程中应确保电缆质量达标、安装措施正确;在管线铺设过程中,应避免管线铺设路径与建筑物基础结构冲突,同时应尽可能的提高穿线作业效率。此外,对于需要设置接头的电线管,尽可能的减少其接头数量。为了降低管头部位开裂的概率,应确保管线用材牢靠并将其牢固的绑扎,还可以利用锁扣固定管线,在防护管线的同时,防止后续操作中管线发生位移。
2.2.2接地装置施工要点
在智能建筑中存在大量大功率的电气设备、弱电设备和不导电设备,因此设置接地装置十分重要。在接地装置施工时,应控制接地装置与地面的距离在50cm以内;同时控制接地装置与建筑物出入口的距离在3m左右,当距离不超过3m时,应确保接地装置的局部埋深不低于1m,也可以进行绝缘处理;此外,应控制基础部分接地装置埋深在0.5m以上,且对于条形基础、筏形基础以及箱型基础,应在其地面设置肋梁;对于桩基础,应设置基础拉梁或承台梁。总的来说,应确保基础部分接地体符合装置构设标准的要求。另外,由于智能建筑中存在着大量的直流接地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因此,变压器中性点或中性线应主要以变压器为基础,而且中性线应绝缘于铜芯,禁止暴露,也不允许和其他接地系统相接。
2.2.3开关与插座安装要点
对于暗装方式的开关与插座,应该将线盒中引出的导线、开关、插座与相应面板连接,进一步将开关与插座实际连接的导线摆放在线盒内,并利用螺丝固定盒眼,同时应确保安装后的封面平齐、面板端正。对于明装方式的开关与插座,应先将导线从塑料台孔洞当中穿出,进一步将塑料台固定,并确保其封面齐平,其后根据实际位置将引出地线、相线自线孔中穿出,并依据有关规范将导线固定好,且开关与插座务必要贴紧于塑料台,并依据实际位置予以找正,再通过螺丝固定,最后使用盖板保护开关与插座。
2.2.4防雷系统施工要点
在智能建筑中,一般通过计算机控制防雷系统,具体体现为通过计算机选定合适的防雷措施,进而强化防雷接地性能,并构建完善的防雷系统。在防雷接地施工过程中,应保证金属构件与支架可以充分接触地面。就工序来谈,应该依此进行接地线、干线接地、铺设引下线、安装避雷针。通过防雷接地技术的实施有效保护电气设置,防止智能建筑在后续运行中发生设备漏电伤人等事故。
2.2.5配电箱安装要点
应该严格依据规范要求及设计标准控制配电箱底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在剥削导线过程中应做好导线保护工作,将导线压头固定,并将若干股导线和端子排予以连接,进一步设置若干压线端子,待挂锡处理之后将导线连接于端子排上部;在连接压线孔过程中,应将若干股导线进行涮压锡处理,然后进行顶丝压接处置,同时要避免剪断导线;将配电箱内部的支线与内闸设备对应连接,并将其中的线路、回路名称等逐一标识。
结语
当前智能建筑的开发仍旧不够成熟,今后智能建筑仍有许多现代科技与现代技术需要处理与挖掘使用。在不断完善智能化标准、智能化体系的过程中,提高建筑物的性能与水平。智能建筑的体系建立应当充分考虑与使用智能技术、智能电气,打好基础性框架工作规范与推动建筑的智能化发展。要立足于信息化、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理念追求,打造能够对社会产生积极效益与影响的建筑行业格局。
参考文献:
[1]张晓康.浅谈智能建筑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J].居舍,2019(18):78.
[2]王丽萍.智能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3):34-35.
[3]李军.论智能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与质量通病防治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3):233.
[4]杨超.智能建筑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9,50(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