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鼎晔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身份证号:32092519821212XXXX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钢筋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故而在工程施工前,就需要做好钢筋检测的相关工作,以此来最大程度的保证钢筋的性能符合工程要求。文章从现阶段建筑工程钢筋检测的常见问题入手,在对检测优化措施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工程实例就检测流程进行了说明,以供参考。
关键词:钢筋原材料检测;工程;重要性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大量的钢筋得到了使用。一旦钢筋存在质量问题,将给工程留下较大隐患。因此在工程检测方面,钢筋检测试验技术是重要技术手段,需要得到科学运用,才能使存在性能缺陷的钢筋被及时发现,避免劣质钢筋投入使用。伴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各种新技术也陆续得到了应用。因此,还应加强钢筋检测试验技术研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掌握,从而做到采取科学方法完成钢筋检测试验,继而为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提供保障。
1钢筋原材料检测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钢筋材料由于具有施工整体性好、工程耐久性高、建筑抗压强度高等具体优势,已经被大量用于桥梁工程、土建项目、港口施工以及特种建筑结构的建设过程。在各类建筑工程项目使用过程中,钢筋材料表面不允许存在裂纹、结疤和折叠缺陷;钢筋材料表面允许存在凸块情况,但不得大于横肋结构的高度数值;钢筋材料表面位置其他问题缺陷的深度数值和高度数值,不得超过所在施工部位尺寸的标准偏差要求;材料尺寸数值、外形要求和实际重量,应该满足工程项目施工的正常数值范围。但是,钢筋混凝土材料存在施工抗裂性不足、材料自重大、钢筋材料锈蚀等问题,一般导致各类建筑安全事故。因此,在各类建筑工程项目中检测钢筋材料的各项质量指标是否满足材料正常允许数值范围,对建筑结构耐久可靠性和目前施工结构维修、加固作业特别关键,有助于实现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钢筋原材料检测在工程中的运用措施
2.1拉伸性能检测
在拉伸性能检测试验中,采用拉伸率对性能进行说明,可以通过拉力试验机开展试验,完成钢筋抗拉强度显示。在试验操作中,以20mm钢筋为例,按照规定需要游标卡尺对钢筋直径进行测量,确认在规定偏差范围内后利用公称直径作为横截面积,对原始标距进行标记。标距为公称直径5倍,即100cm,利用连续标点机在中间位置标注实际距离。标记时应当注意,使针头靠近钢筋纵肋为拉伸后的伸长率观察提供便利。在试验机上下钳口位置进行钢筋夹持,保证中间位置垂直后,将两端夹掉10cm,平行长应达到100cm以上。按照规定进行加载,可以采用应变速率或应力速率进行加荷速率控制。拉断后,应对断裂位置进行完全拼接,然后进行伸长率测量。将测量得到标距减去原始标距,可以得到增加数值,与原始标距的比值则为断后伸长率。在试验过程中,应注意记录屈服点荷载,即加荷至数值保持不变的状态,得到数值则是钢筋最大抗拉极限。
2.2对拉伸试验检测进行严格规范
在钢筋性能检测过程中,拉伸试验是判定钢筋性能的关键环节,而拉伸的速率则决定着拉伸试验的准确性。故而在拉伸试验的过程中,应要求检测人员严格对拉伸试验进行控制,尤其是对应力速率和应变速率的控制。一般情况下都是利用应力速率控制的方式来开展试验检测作业的,通过对钢筋弹性、屈服、强化及颈缩等参数的了解,来完成对钢筋拉伸性能的掌握。在实际测试中,需要遵循的基本要求为首先,弹性测试阶段,应力速度需要控制在每秒6-60MPa左右,屈服阶段内要将速率变化到0.00025-0.0025之间,并持续保持该速率进行后续操作,直到屈服阶段过去,进入到强化和颈缩阶段后,将变化速率调整到每秒0.008左右,得出较为准确的检测数值。另外,在试验过程中,应对各环节予以严格操控,以加强屈服点力值和最大力值获取的准确性。
2.3焊接骨架、焊接网检测
在完成原材料基础性能检测后,还要对焊接骨架、焊接网等进行重点检测,进一步确认钢筋性能是否可以达到工程建设标准要求。实际在检测阶段,除了完成外观检测,需要进行性能检测。针对同类制品,需要进行分批抽检,按照规定分组限量从每批成品中切取试样,做到每批抽查10%,至少为3件。在外观检测阶段,需要确认钢筋压入深度,冷加工钢筋为公称直径0.3-0.35倍,热轧钢筋为0.3-0.45倍,确保每件制品漏焊、焊点脱落等缺陷数不超总数4%。在焊接网上,应确认交叉点开焊数不超总数1%。对纵横方向3-5个网格尺寸进行检查,确认尺寸允许偏差不超±10mm。尺寸小于规定值或受力钢筋大于8mm,需要完成试验网片焊接,然后进行试样切取。如果焊接骨架采取直径不同的钢筋焊接而成,需要对各种组合开展力学检测。钢筋较小,可以开展拉伸试验,不低于550MPa。针对冷轧带肋、低碳钢丝、热轧钢筋三类焊点,需要开展抗剪试验。其中,冷轧带肋的焊点应开展横、纵两个方向的拉伸试验,并开展弯曲试验。按照规定弯曲至180°,应确认无横向裂纹产生。
2.4钢筋检测人员的监督措施
检测工作人员在钢筋检测结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影响着钢筋检测结果准确性。为了进一步提高钢筋检测结果的有效性,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工作:首先,加强对抽样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抽样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也是保证其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前提条件,采样是钢筋检测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了确保钢筋采样与实际工程中使用的钢筋具有一致性,需要加强采样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以确保其采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进行两人组进行采样,一人完成采样工作,一人全程进行监督和验证,以确保钢筋采样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并对采样进行安全化管理,减少采样的泄露;其次,全面提高检验员的操作技能,检验人员需要对检验过程中涉及不同方面的因素进行合理的分析和研究,并对存在的一系列因素进行预防,全面加强技能方面的学习可以提高其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为此,需要利用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开展一系列的培训,全面提高检验人员的操作技能,进加强定期的评估和考核,确保其检测工作准确性的有效途径。
2.5合理选择项目标距测量仪器设备
钢筋材料伸长率项目在检测试验过程中,特别重要的检验指标属于钢筋材料塑性,钢筋材料塑性的表示能够采取断后伸长率指标。原始标距数值与钢筋材料的伸长量数值的比例就是钢筋材料断后伸长率。如果想确保材料断后伸长率实际检测值的合理准确性,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标距数值测量仪器设备,尤其是针对质量位于合格线上的钢筋材料样品。按照我国钢筋材料检测方法的标准规定,采取材料断后伸长率指标时,材料标距的测量过程中应该选取分辨精度高于0.1毫米的测量设备,同时确保材料结果精确度保持在±0.25米水平。另外,根据材料原始标距数值的测量要求和材料断后伸长率指标的具体方法,在我国各地建筑工程项目的钢筋材料检测试验过程中,要求游标卡尺的实际精度保持在0.01毫米、0.02毫米水平,要求钢直尺的实际精度保持在0.5毫米、1毫米水平。只有做到这些,游标卡尺才能有效符合材料原始标距数值和材料断后标距数值的相关测量精确度标准要求。
结语
通过对钢筋检测环节影响检测准确性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结合钢筋检测的具体环境与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来解决这一现状,是全面提高钢筋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可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使用钢筋的质量水平,也是提升建筑质量水平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杨玲.建筑工程中钢筋材料的性能检测问题与建议[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5):71.
[2]温洪波.建筑施工中的钢筋替换问题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28):146.
[3]焦仿玉.浅谈建筑材料钢筋检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