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管理要点 朱丽荣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朱丽荣
[导读] 摘要:混凝土施工管理是一项贯穿于公路工程施工全生命周期的工作,由于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因素较多,所以施工企业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时,不但要提高工程施工管理的意识,而且应积极地做好混凝土试验检测的工作,才能在确保公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公路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滨州京鲁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  256800
        摘要:混凝土施工管理是一项贯穿于公路工程施工全生命周期的工作,由于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因素较多,所以施工企业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时,不但要提高工程施工管理的意识,而且应积极地做好混凝土试验检测的工作,才能在确保公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公路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公路施工;混凝土;施工管理;要点
        1混凝土公路简介
        沥青混凝土公路是指公路的路面是由沥青和混凝土的混合料铺设的,以沥青混凝土作为公路的路面材料,与其他公路相比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首先,车辆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上行驶时,车辆轮胎和路面间的摩擦会大大降低,会减少噪声的产生。其次,沥青混凝土公路路面对灰尘的吸附性比较低,路面上的灰尘不会很多,对人的呼吸道健康的伤害也比较小。最后,沥青混凝土公路路面的平整度很高,车辆从公路上行驶通过,不会产生较大的震动,人们的驾驶体验比较良好。最后,在对沥青混凝土公路进行路面养护时,所需的养护步骤也不是很复杂,而且施工过程可以分期修建。但与此同时,沥青混凝土公路在施工阶段所需的成本比其他更高,就养护维修来说,其所需的费用是比较少的。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凝土公路相比其他类型的公路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这也是其得以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
        2影响施工管理的主要因素
        2.1水灰比
        根据公路工程路面基础施工要求,确定水灰比的同时做好工程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另外,由于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优劣是影响公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施工企业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但要准确测算混凝土的重量,而且应对混凝土固化后产生的空隙和气孔等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予以充分重视。
        2.2现场施工因素
        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离不开各个建设、勘察、设计、监理等众多单位之间的相互协作。特别是在公路工程进入施工环节后,由于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所以,各个单位必须加强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振捣等各个环节质量控制的力度,才能促进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
        2.3养护管理
        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的养护阶段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由于混凝土对于外界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如果现场环境温度低于5℃,不能采用洒水养护的方式,而是应该采取提高混凝土表面温度以及延长养护时间的方式进行混凝土的养护。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养护的正常温度应该控制在5℃~35℃。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采取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布的方式防止水分的大量蒸发。
        3公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管理要点
        3.1混凝土材料配比
        在工程项目建设准备工作结束后,需要结合施工人员的施工环境、施工机械设备及施工材料,明确最终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序,保障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材料包括水、碎石砂、水泥以及外加剂等,施工前应根据公路等级合理确定材料的配比。公路施工中,对于高等级公路,需要选择高弯拉强度的混凝土,按照设计配比明确各原材料的用量,做好原材料的拌和工作。另外,需要严格检查摊铺机设备,保证设备可以进行正常工作。同时,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施工标准调试设备参数,避免由于设备问题而影响后续的施工进度。工程项目建设人员在施工之前1天需要做好设备基准线设置工作,并合理参照施工相关标准确定基准线的精度。在实际摊铺之前再次检测基准线,保证基准线的精确性和稳定性,为后续摊铺工序创造良好的环境。除此之外,还需要对骨料级配和含泥量进行严格控制,一般来讲,应选用10~40mm的连续级配碎石(其中10~30mm的级配含量控制在约65%),细度模数为2.80~3.00的中砂(通过0.315mm凹筛孔的砂不少于15%,砂率控制在40%~45%),砂、石的含泥量应控制在1%以内,不得混合有机质等杂物,杜绝使用海砂。


        3.2混凝土调配运输管理
        首先,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加大运输工具、运输方式规范性的审查工作力度,所有混凝土施工材料的运输必须按照要求使用专业设备运输,才能在确保混凝土材料在长期运输过程中始终处于搅拌运动的状态,降低混凝土离析现象发生的概率,提高混凝土材料的可靠性;其次,施工企业在混凝土调配运输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的实际要求,把控混凝土材料的进场时间,同时规划好混凝土材料的运输工作,避免混凝土进场时间过晚而影响到混凝土摊铺的连贯性。
        3.3混凝土摊铺管理
        混凝土摊铺环节是公路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了确保混凝土材料的应用满足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要求,施工企业在开展混凝土摊铺管理工作时,必须严格地按照混凝土摊铺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执行,确保混凝土摊铺作业的顺利进行。首先,加大施工人员的管控工作力度,根据公路工程施工中各个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配置相应的施工人员,同时在混凝土摊铺作业过程中,合理运用精细化管理措施,准确把握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指标,保证混凝土摊铺的均匀性。其次,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在混凝土摊铺作业过程中,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混凝土摊铺的平整度,避免因为混凝土摊铺平整度不符合要求而影响公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3.4预防混凝土裂缝措施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裂缝是最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所以,需要严格控制裂缝问题的发生。可以通过增加适当的预埋件进行预防。在混凝土易开裂部位埋设应力应变传感片,直接测试拉应力,以便更直接地控制混凝土,保证混凝土不产生裂缝。在基础面筋上可加设铁丝网或小直径的钢筋网,用于提高混凝土的表面抗裂性。除此之外,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尤其是在混凝土凝固的后期,施工人员还要对混凝土路面采取科学的养护措施,以减少裂缝,提高路面强度。
        3.5路面碾压
        在摊铺施工工作完成之后,要对路面进行至少3次碾压工作,以保证沥青混凝土公路的稳定性。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合理增加路面碾压次数。在进行初次碾压的时候,通常使用钢轮压路机对沥青混凝土公路路面碾压两次,需要注意的是碾压速度最大3km/h,碾压温度最低135℃。负责碾压和摊铺工作的施工人员要保证沟通上的顺畅。这样完成摊铺施工后,就可以及时进行路面碾压,减少时间浪费。重复碾压和最终碾压的具体次数要控制在2~3次,重复碾压的温度最低110℃,最终碾压的温度最低是90℃。
        3.6混凝土养护管理
        施工企业在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时,必须对最终养护环节的管理予以充分的重视。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严格按照混凝土养护周期的原则和要求,确保混凝土路面的凝结硬化,同时从温度、湿度等方面着手,加强混凝土养护阶段的管理工作力度,避免混凝土表面裂缝问题的出现,为混凝土路面稳定性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发现路面出现干裂问题,施工人员必须及时地采取洒水的方式予以处理。
        结论
        综上所述,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以及运用效率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因此,需要加强对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分析,明确混凝土施工应用的合理性,做好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材料配比控制以及施工流程优化,加强设备选择、摊铺振捣、养护措施等相关流程的管理,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能够顺利开展,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吕奎.农村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J].农家参谋,2020(16);267.
        [2]邹家军.公路收费站玄武岩纤维复合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人民交通,2020(5);80-81.
        [3]孙波.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4);1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