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教学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4期   作者:石倩
[导读]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以及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英语的学习和应用有了
       石倩   
        重庆工商大学外语学院    400067
        摘要: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以及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英语的学习和应用有了更高的要求和需要。如何选择合适的英语教学方法是当代大学英语教学所要关注的问题。“产出导向法”作为一种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大学生英语水平,有着显著的效果。高校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时,通过结合“产出导向法”,能够有效改善当前高校的英语教学状况,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英语人才。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大学英语;教学
一、产出导向法概述
(一)理论概述
        产出导向法,即POA。是我国教育学者文秋芳教授提出并构建的,有着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1]。产出导向法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第一部分的“教学理念”、第二部分的“教学假设”及第三部分的“教学流程”。其中,第一部分是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重要指导思想,它为英语教学课堂的开展和目标指明方向。“教学假设”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渐被检验。“教学流程”是完成英语教学目标的主要手段。产出导向法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不断的教学实验总结,在产出导向法的教学过程中,三个阶段并不完全分离,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在每个阶段中,都存在着三个阶段的循环,并且包括其它的子活动。产出导向法并不是一个“死”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依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需求,因地制宜,灵活地运用在英语教学中。
(二)产出导向法的中国特色
        外来的英语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语的教学,但是不能完全适合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因此,采用一个契合我国学生需要、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教学方法是有效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关键。产出导向法有着以下几点中国特色:1.结合中国国情与社会发展特点;2.融合了二语习得理论和课程论;3.产出导向法始终坚持实践性,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够认识到到主要的教学矛盾。产出导向法的中国特色是其有效性的重要特点,也是其具有可用性和实用性的关键。
二、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刻板
        以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状况来看,造成英语教学质量不高的一个关键就是教学方式的选择。很多教师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以传统的,单一且刻板的方式进行,即对学生进行英语知识的灌输,对于知识的应用和口语要求在课堂上进行口头和书面传授。并且对于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只是基本知识的考评,无法对学生的个人英语水平进行有效的评价。很多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认为只要通过考试即可,对于英语的学习处于一个“得过且过”的认识,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不利的。长此以往,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无法真正的渗透学习。
(二)未完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单一的口头及书面英语教学中,大学生不能有效发挥自身能动性,对知识也只能停留在一个暂时学习的状态。在课堂上,很多时候老师会忽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于英语知识,也只是单一的进行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关注。这就让学生无法积累持久的知识,无法发挥主体作用,也就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三)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在传统模式下的英语教学,学习的内容及版块都是几乎固定的,主要的教学内容为课文精读、听力、写作等。大多依据教材和相关课本进行教学。在内容上,很多例句和句式与高中甚至是初中的相似,没有太大的区别,都缺乏有效的创新。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很难产生兴趣。

内容缺乏创新性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学生的知识面难以得到扩展,在真正应用时出现知识匮乏,语句刻板单一的情况,对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产生阻碍。
(四)教师教学能力的缺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很多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课本和相关教材为主要教学手段,在进行教学时,不能依据学生的状态和需求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设计。随着现代化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教师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一直停留在基本的教学模式上,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甚至还会在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的情况下,使英语水平出现倒退。
三、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产出导向法”的有效运用
(一)设计与英语应用相关的产出任务
        要有效应用“产出导向法”,首先就要明晰产出任务,即明确教学理念和教学假设[2]。设计的产出任务必须具有针对性,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设计。产出导向法注重“用”的重要性,即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实际使用,不能只是书面的学习,要真正能渗透实际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就要求设计的产出任务要符合实际,难易程度要适中,不能过于难,也不能过于简单,要能使学生对产出任务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
(二)完善教学内容
        英语教学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学内容单一不全面,有效运用“产出导向法”的途径之一就是完善英语教学内容。传统的英语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太窄,或者脱离学生的社会实际发展,学生不能产生学习兴趣。结合“产出引导法”,可以将教学内容设计学生的实际生活或者是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如旅游、就业、社交、购物等。让学生在多方面的内容设计中产生学习兴趣,自主进行英语的学习,提高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合理运用“产出导向法”的另一关键就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正确引导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创建合适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情境,此时教师应相应的淡化自己的角色,让学生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在创建的情境和进行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忘记自己的任务,在学生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应及时给予帮助,但不能直接告诉答案,而应该告诉学生解决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科学地进行评价
        合理科学的评价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4]。评价包括教师对自身的评价、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以及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合理运用“产出导向法”,要对每次的英语教学进行系统、客观、全面的评价,以此来发现存在的不足,不断完善。
总结:
        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英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选择合适、有效、科学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产出导向法”有着明显的中国特色,并在教学实验中体现出了极高的适用性。只有合理运用“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才能有效提高学生额英语水平,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瑞.“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研究,2019(11):51-52+60.
[2]张伶俐.“产出导向法”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3):43-45.
[3]李燕.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6):116-117.
[4]李瑞.“产出导向法”运用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研究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8):174-176.

作者简介:石倩(1982.06--);性别:女,籍贯:重庆,学历:本科,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现有职称:助教;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