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春明 2马梅香
1甘肃省华亭市皇甫学校 2华亭市西郊小学
摘要:为了指导学生抗击疫情,充实寒假生活,丰富孩子们的居家方式,帮助孩子们抵制对手机电视的诱惑,提高生活技能,学会感恩父母,作为班主任,我通过班级钉钉群号召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分担家务30分,感恩父母一辈子”的打卡活动,并积极引导家长和孩子积极参与其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收效良好。
关键词:抗疫防疫 生活技能 心理健康
今年的寒假,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的爆发而变得特别漫长。为了充实寒假生活,冲淡疫情影响,丰富孩子们的居家方式,抵抗对手机电视的诱惑,提高生活技能,学会感恩父母,作为班主任,我通过班级钉钉群号召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分担家务30分,感恩父母一辈子”的打卡活动。现将详情介绍如下:
一、活动案例
1.在钉钉群发布活动内容
每人每天坚持30分钟的家务劳动,或整理床铺,或打扫卫生,或洗锅刷碗,或烹调菜肴……在劳动中锻炼技能,品尝喜悦,体验艰辛,感恩父母。
习惯的培养贵在坚持,希望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各位家长都能积极配合,通过21天坚持与努力,让您的孩子能有一个全新的改变。
2.在钉钉群及时提醒点评
打卡活动发布以后,每天不管多晚,我都坚持在群里提醒家长发布孩子劳动图片,或者发布孩子做家务的视频。班主任点评时或送小花以资鼓励或推送至钉钉群大肆表扬,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点评,让孩子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竞争,最后打卡活动结束之后,还有一个排行榜,其中有14位学生获得了钉钉系统金奖状。
3.可喜的变化
(1)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打卡第一天,只有22人参与,到后来,每天大约有45人参与打卡活动。
(2)劳动时间由短变长。打卡第1天,陈欣怡、辛泽宇等同学,洗锅涮碗10分钟,草草了事。打卡第21天,因疫情被困在安口镇陶坪村的女同学王馨怡,上午帮爷爷割笼条,晚上给奶奶洗脚,累计130分钟,毫无倦意。
(3)劳动技能由弱变强,大部分学生的厨艺大有长进。开始时孩子们只会整理房间,扫地拖地,洗锅涮碗,没有多大技术含量。到后来,有的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能够完成简单的面食,甚至还学会了炒菜。随便翻阅打卡记录,第21天,王琪同学从和面,揉面,醒面,擀面,到烙饼,一丝不苟,乐在其中。变化最大的,应该是李宜家同学,打卡第1天,自己做午点——水果山药饼,从清洗削皮,切片蒸煮,后面的烙饼,亲力亲为,起点很高。打卡第15天左右,李宜家同学已经能够完成两三个菜品,色香味俱全,引来很多同学和家长的围观点赞。这期间,也有不少同学练就了自己的拿手好菜,比如伍桐的蛋炒饭,张育华的烩麻食,陈欣怡的烙面皮,袁昊泽的西红柿炒鸡蛋等等,举不胜举,各具特色,各显神通。
二、感悟与体会
1.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说到底,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求真向善之心,作为班主任只需要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方式唤醒他们追求真善美的灵魂。这不,你看,在打卡的第15天。一向调皮捣蛋的小康同学,在午后的暖阳中,穿着厚厚的棉袄,戴着棉手套,在院子里的墙根下,帮爸爸妈妈劈柴,一招一式一点儿都不含糊,一改平日的顽劣,难得一副认真的模样,如果能有这样的契机,何愁他们改变不了。
2.集体的力量不可忽视。一个优秀的集体,必然有相互学习,良性竞争,优生共存的氛围,再加之钉钉群里的每天发布的图片视频以及家长的鼓励参与,很自然的就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成长氛围,身处其中,每天看着孩子们忙着学做各种家务,烹调菜肴,恍惚间忘却了疫情带来的烦恼。
3.展示的平台不可或缺。今年这个特殊的寒假,时间充足,另外及时建立的钉钉群也很给力,多数家长也很配合,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全占尽,所以这个习做家务,感恩父母的活动也比较成功,因此今后班级活动,我们也应该建立一种互动交流,共同参与的平台,让家长见证并鼓励孩子的成长让孩子们逐渐变得勇敢坚强,让同学之间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或许会受=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身处疫情,禁足在家,我们这班孩子,虽然失去了与同学嬉戏的热闹,失去了一些自由的空间,但是宅在家中学做家务,既增长了劳动的技能,又减轻了父母的负担,既躲避了新冠的袭击,又体验了劳动的快乐,任凭外界疫情风浪急,我自稳站灶台间,包饺子,烹小鲜,听党的话,吃自己的饭,乐在其中,其乐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