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庆
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 北京 大兴 102600
摘要:亲子冲突一直是家庭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尤其在2020年春季学期,中小学长时间居家学习生活,家庭教育中的亲子冲突成为社会热点问题。该文从立足避免亲子冲突的角度,提出了六个策略。策略通俗易懂,简便易行,为学校指导家庭教育及家长处理亲子关系提出了操作层面的思路。
关键词:亲子关系;家庭教育;教育策略
回顾2020年的春季学期,中小学生长时间居家学习,很多家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亲子冲突。为什么会是这样?
在原来的家庭教育生活中,家长重要责任在于孩子的生活起居,但是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家长被迫承担了学校教师的教育管理职责,家长的教育教学任务增加了。任务增加了,但是家长的教育教学能力并没有跟着同步增长,家长力所不及,所以出现了很多非理性的教育行为。有人调侃:不提学习母慈子孝;一提学习鸡飞狗跳。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在疫情期间异常紧张,严重影响了家庭和睦,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的还出现了极端行为。
在这里,我们撇开教学不谈,只谈家庭中亲子关系。总体上讲:家庭中的亲子冲突问题,主体责任在家长,多数是家长处理不得法,火候把握不得当,家长情绪首先失控,才出现了亲子冲突问题。
有的家长也很委屈:孩子的表现实在是太气人,我又不是教育专家,哪里想得那么周全。确实如此,即便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面对自己子女的教育,也会出现与普通家长一样的困境。
那么,在亲子关系中,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构建和谐家庭,家长应该采取哪些应对策略呢?下面从家长角度提出六个策略。
策略一:反应慢半拍
所谓反应慢半拍,就是家长发现孩子出问题了,不要第一时间处理,先停一下,缓一缓,想一想,再做处理。笔者认为,慢半拍比抢半拍,或是快速反应效果好。
比如,家长下班回家,一进屋就发现孩子在自己房间里又打起了游戏,于是气不打一处来。设想:如果此时立即处理,脱口而出的话肯定是指责、挖苦。
反应慢半拍的效果是:先停下来,静一静,想一想,让自己急躁的情绪稳定一下。如果孩子一直在学习,只是刚刚拿起手机,就被家长捉到,你劈头盖脸指责一痛,必然会造成亲子直接冲突。
家长慢半拍,等于给了孩子自我教育、自我纠正的时间。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他(她)可能就会马上收敛或改正。
自我教育比家长斥责的效果好得多。当孩子对自己的不当行为进行了调整,家长便可岔开话题,问一下孩子今天的课上得怎么样?时间安排得紧不紧?有收获吗?
如果孩子没有调整,家长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再说:“妈妈观察你好一会儿了,发现你一直在看手机,是在学习呢,还是与同学交流呢?并且提示孩子:看手机的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否则对眼睛不好。
这样的话,孩子一般可以接受,至少不会直接发生冲突,随后择机再教育。
策略二:音高低八度
所谓音高低八度,就是不要对孩子吼。即便孩子屡教不改,也不宜采取吼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家长之所以“吼”,主要是家长借此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比如,孩子早晨不起床,大吼几声,把孩子从睡梦中惊醒,指责孩子懒,是不恰当的。要唤醒而不是吼醒,给孩子一个预热时间。
在与孩子讲话时,家长不宜摆家长作风,高出八度与孩子沟通,音调过高与孩子说话不会有好的效果。当孩子有了问题,更要心平气和地讲话,降低音调,平和地提出问题所在,提出改进建议。
家长音调舒缓,给孩子的重要感觉就是:亲子之间是平等的,是可以交流的。有了这样的心态,教育的效果就会好得多。如果吼着讲话,家长就会口不择言,矛盾就会激化,孩子也是口服心不服。
策略三:缺点要淡化
孩子是会犯错误的,孩子是不完美的,没有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完美无缺的。这是最为基本的家庭教育观。孩子犯错误,当然需要指出,帮助其纠正,但不宜抓住“小辫子”不放。如果问题总是挂在嘴边,没完没了地说,极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问题反而不好处理。
所谓的淡化缺点并不等于不重视孩子的问题,而是不要刻意强调这个问题。一味地强化孩子缺点,孩子就会产生刻板效应,缺点反而不宜改正。
比如,有的孩子作业走思,注意力不集中,可以和孩子沟通在什么环境下学习效率最高,最容易集中注意力?比如,家长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家长需要多为孩子改正缺点想办法、创造条件,为孩子克服缺点提供多方面帮助,营造避免犯同类错误的条件与氛围,让孩子树立信心。
策略四:优点多弘扬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都有十分可爱的一面。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善于捕捉这些优点,放大这些优点,把优点放在嘴边时时提及,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好处的,也会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1980年初,美国短期家庭治疗中心探索了一个心理疗法——焦点解决短期治疗。该疗法是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短程心理治疗技术,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将解决问题和冲突的重点聚焦在来访者内在积极动机和未来目标之上。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产生了极大地影响。之所以在这里谈这个话题,主要是希望家长把家庭教育的焦点放在孩子内在的积极动机和未来目标上,善于发现孩子瞬间的优点和潜在优势,放大再放大。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是出色的,应该做得更好,引导他探索如何向好的方向发展。设想,孩子认为自己的是出色的,要努力做得更好,进而,那些不足就会慢慢地减少,家庭教育就会朝着正向发展。
策略五:遇事有商量
遇事要与孩子商量,这是家庭民主的重要特征。商量的内容包括孩子在家里的学生、生活、锻炼。家长要出于真心地与孩子进行商量。问一问孩子,需要家长做什么?自己要做什么?如果一次沟通无果,也不要着急,先放一放。等孩子有时间了,再继续商量。
既然是商量就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能以商量之名,搞家长强权,那样孩子是不会接受的。商量的本质就是双方找平衡点,就是双方在一定程度上的妥协和利益放弃。家长不能预先想好,就这么办了,一定要按我的办,这样商量就成了一个形式主义的东西。怀揣这种想法的家长,要调整一下心态。应该说,家庭教育中的所有问题,都不是大是大非或原则性极强的问题,家庭中的矛盾更不是敌我矛盾,都是可以商量的。
策略六:引导宜示范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些话说明家长的示范引领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我们说服不了孩子,那就先不要说服,等一等,家长自己先做出样子来。比如提示孩子不能长时间玩手机,那家长绝不能整天抱着手机不松手。提示孩子居家要注意锻炼身体,家长在家里就安排好健身计划。要求孩子早睡早起,家长就率先做到早睡早起。家长做出表率,再要求孩子时,说话就会更有说服力。长期的引导和示范,必然会影响孩子的行为。
构建和谐家庭,避免亲子冲突是每一个家庭都要面对的问题,只有家庭和谐了,民主氛围形成了,教育才会真正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