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18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5期   作者:梁蕊
[导读]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住院号单双随机法分二组
        梁蕊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 甘肃省兰州市 730050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住院号单双随机法分二组。参比组采取护理常规,研究组进行护理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恢复肠鸣音、住院天数、感染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比组,恢复肠鸣音、住院天数短于参比组,感染率低于参比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子宫内膜癌患者护理;效果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发生在子宫的恶性肿瘤。早期子宫内膜癌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随着病情的发展,对患者的临床分期、年龄、全身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治疗方案。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但手术范围广,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易发生并发症[1-2]。为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我院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了全面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探析了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20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住院号单双随机法分二组。每组例数100。其中研究组年龄21-68岁,平均(48.21±2.12)岁,参比组年龄21-65岁,平均(48.21±2.89)岁。资料显示P>0.05。
1.2方法
        参比组采取护理常规,研究组进行护理综合干预。①术前护理。第一,心理护理。大多数人对手术治疗有恐惧和担忧,知识型女性知道自己的病情,因此心理负担较重。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该和蔼可亲。他们可以通过图片、实物、宣传品等向患者介绍子宫内膜癌的医学知识,介绍各种诊疗过程、可能出现的不适和有效的应对措施。鼓励患者提问,掌握患者心理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以赢得患者信任,明确乐观坚定的心理状态可以提高对疾病和手术的耐受性,介绍康复患者的事例,让他们树立信心,争取最佳疗效。第二,术前准备。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给予营养支持,确保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术前晚上应进行肠道准备,术后早晨仍应观察粪便排出情况(排出的粪便为清水样本,否则仍需灌肠)。②术后护理。第一,观察生命体征。术后按腹部手术要求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仔细记录患者意识状态和液体摄入情况。第二,是引流护理。术后如有盆腔引流管,应注意引流液的性质、数量及是否有内出血。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留置导尿管7~14d,注意尿色和尿量,每日擦洗尿道周围2次。第三,体位护理。术后平卧12小时,待情况稳定后改为半卧位。半卧位有利于体位引流,降低刀片张力,促进肠蠕动恢复。第四,饮食护理。手术后暂时禁食,第二天肠蠕动恢复后,给予少量流质饮食,禁止牛奶和含糖食物,避免过度产气加重腹胀,排气后再给予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第五,切口护理。手术切口护理和对症护理密切观察手术切口的变化,观察患者是否有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腰腿痛、不适,并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第六,康复护理。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群训练,加强膀胱外括约肌张力。拔管后,告诉患者每隔1-2小时排尿一次,观察尿量,如果无法排尿,应立即重新留置导尿管。

测定排尿后残余尿量,如果超过100ml,需要继续留置导尿管,结合针灸、理疗促进膀胱功能恢复;残余尿量小于100ml时,每天测量一次,连续三次低于100ml,说明膀胱功能已经恢复,不需要留置尿管。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恢复肠鸣音、住院天数、感染率。
1.4统计学处理
        SPSS23.0软件中,构成比用x2统计,计量则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参比组高(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7.00%,而参比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3.00%。
2.2恢复肠鸣音、住院天数
        研究组恢复肠鸣音、住院天数18.12±1.45h、5.25±1.21d均短于参比组26.12±1.71h、7.51±1.21d,P<0.05。
2.3感染率
        研究组感染率低于参比组(P<0.05)。研究组感染有2例,占2.0%,而参比组感染12例,占12.0%。
        
3讨论
        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表现:早期子宫内膜癌无症状、无体征,与慢性宫颈炎无明显差异,仅在妇科筛查中发现。接触性出血和白带是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症状。性生活后常有出血,或阴道灌洗药和妇科检查引起接触性出血[3]。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是一项创伤性手术,术后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加之患者压力大,使得临床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临床精心护理,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和依从性,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指导锻炼、活动等。强调出院后定期随访的重要性,经过精准治疗和全面护理观察,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积极改变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强应对疾病的能力,督促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和治疗效果,让患者早日康复出院,提高生存信心和质量[4]。
        该研究的成果显示研究组SAS、SDS分数、去甲肾上腺素低于参比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比组,恢复肠鸣音、住院天数短于参比组,感染率低于参比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综上,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参考文献:

[1]余秋凤,余虹,张忠金,陈丽娟.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对空腹血糖指标的价值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05):162-163.
[2]赵彬.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护理中应用的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7):351-352.
[3]刘春兰,张秋娥.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实施在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中对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J].当代医学,2018,24(35):103-104.
[4]孙云玲,戴萍华,章昱.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护理中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1):159-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