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康复护理在颜面烧伤瘢痕治疗中的效果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8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5期   作者:毕桂芬1
[导读] 观察颜面烧伤瘢痕患者采用皮肤康复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颜面烧伤瘢痕患者78例进行随机分组,
        毕桂芬1
        1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435000
        Application of facial scar in the treatment of facial scar
Gui fen Bi1
1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Huangshi Central Hospit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Edong Healtheare Group,435000.

        【摘要】目的:观察颜面烧伤瘢痕患者采用皮肤康复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颜面烧伤瘢痕患者78例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的皮肤康复护理措施。结果: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瘢痕增生抑制因子(TNF-α、IL-1、INF-γ)等相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GQOL-74)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颜面烧伤瘢痕患者提供针对性的皮肤康复护理措施,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皮肤康复护理,颜面烧伤,瘢痕,生活质量评分

        在临床中II度颜面烧伤患者较为多见,该级别的患者在烧伤部位会出现水疱,当水泡破皮以后进一步表现为发白、微湿等相关现象,部分患者在患处还会出现水肿、疼痛以及多个血管支点。烧伤患者在治愈之后容易出现瘢痕增生的现象,部分患者因为烧伤瘢痕的出现还会表现为挛缩畸形、痛痒难忍的相关现象。畸形的产生一方面影响患者的面部美观,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同时也会对患者的生理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在对面部烧伤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同步做好相应的瘢痕增生预防治疗。对患者提供针对性的皮肤护理措施,可以基于面部烧伤瘢痕患者的临床症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有效抑制面部瘢痕的产生。本研究将探索针对性的皮肤康复护理措施在颜面烧伤瘢痕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详情请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治疗的颜面烧伤瘢痕患者78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为面部        Ⅱ度烧伤,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30天,在参与研究之前未使用其他瘢痕药物及特殊的抗瘢痕护理措施。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阁39例,对照组男性11例,女性28例,年龄为16-47岁,平均年龄为(32.8±6.5)岁。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22例,年龄区间为18-45岁,平均年龄为(34.3±7.2)岁。分组后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面部烧伤康复情况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面部进行清洁,然后采用维生素E霜对患者面部涂抹,并对患者面部进行全方位的按摩,按摩时间维持10-15min。对于患者烧伤部位皮肤所出现的紧绷、发硬等可能存在瘢痕增生的部分皮肤加重按摩力度,对患者的鼻翼、眉弓、嘴周等易增生部位进行轻拉,以防止增生。按摩处理半小时以后,采用蘸有瘢痕软化液的烧伤布垫通过直流感应电的方法将药物离子导入到患者皮肤组织,调整电流强度为0.01-0.05mA/cm2,导入时间持续30分钟,每日1次。
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护理基础之上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瘢痕护理措施,采用中草药离子喷雾机,利用草本蒸汽包和蒸馏水对患者的瘢痕部位进行喷雾,每次治疗15分钟。然后对患者创伤表面进行清洁,采用适量的瘢痕膏和植物油进行按摩,充分结合不同患者的瘢痕部位、形态、深浅度等相关基础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按摩揉压措施,前期以按压为主,力度为患者能接受为宜,当创面不断愈合时,其按摩的力        度需要不断减轻,以防止对患者创面的新生薄膜产生二次伤害。然后随着患者瘢痕组织的不断老化,应进一步加大按摩力度,采用柔压和按摩的方式使患者的瘢痕部位尽可能的变软。在为患者进行瘢痕部位按压时应尽可能的手法柔和、部位准确,避免长时间按压,最长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在完成按摩措施以后,采用中草药化斑面膜敷于患者瘢痕部位,敷药时间为30分钟,然后洗尽面膜,再施以康复奶完成护理,对所有观察组患者按上述方法隔日1次开展护理。
1.3观察指标
护理6个月后取患者的空腹静脉血3mL离心,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的患者其内的TNF-α、IL-1、INF-γ等指标水平。运用GQOL-74生活质量检测问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
1.4数据统计
采用SPA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材料采用(x±S)表示,t检验,计数材料[n(%)]表示,X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患者TNF-α、IL-1、INF-γ指标统计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1、INF-γ等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表1  2组患者的TNF-α、IL-1、INF-γ指标水平数据统计


2.2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社会、躯体以及物质生活等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2所示:
表2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数据统计


3讨论
对于面部烧伤患者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预防瘢痕的产生,对于促进患者身心康复非常重要。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时通过有效的按摩和相应维生素E霜的使用可促进患者烧伤部位的血液循环,从而有效促进患者面部皮肤的排泄和营养输送,在有效促进患者皮肤修复的过程中为预防瘢        痕增生提供条件。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针对患者创伤部位进行护理,借助于中草药和按摩等相关治疗措施,有效改善患者瘢痕结构和生存条件,从而达到抑制患者瘢痕组织产生的目的。研究表明但患者体内的TNF-α处于较高状态时可有效抑制纤维细胞的增殖,而INF-γ则属于活性较强的淋        巴细胞因子,也是有效抑制瘢痕和纤维细胞增生增殖的重要因子之一,IL-1来源于巨噬细胞,其分泌量较多时可有效与TNF-α、INF-γ等相关因子协同作用对患者的瘢痕起到抑制作用。因此本研究采用上述血液指标因子进行量化观察,可证更直观的显示针对性皮肤康复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乐,吕兰兰. 综合康复护理在面部深Ⅱ度烧伤后瘢痕防治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9):166-168.
[2]李璐,唐京萍,金涛. 序贯压力康复措施结合护理干预对手烧伤瘢痕形成患者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J]. 中国美容医学,2019,28(09):146-148.
[3]王晓霞,代欣,侯杰,高树芳,贾萍. 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配合康复功能锻炼减缓关节部位烧伤后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效果研究[J]. 中国美容医学,2019,28(10):30-33.
[4]张麦俊,王早,陈金娥. 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整复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观察[J]. 双足与保健,2017,26(18):67+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