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20/9/18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5期   作者:邓梅
[导读] 将风险管理与呼吸内科护理相结合研究,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其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以及效果评价。方法 本文将2015年6月份实行护理风险管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0医院的呼吸内科患者进行了资料调取
        邓梅
        四川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新都  610500
        摘要:目的:将风险管理与呼吸内科护理相结合研究,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其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以及效果评价。方法 本文将2015年6月份实行护理风险管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0医院的呼吸内科患者进行了资料调取,调取人员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呼吸内科前后的各200名患者,并分成两组,再对生存质量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良好率为88%,对照组良好率为74%,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再呼吸内科护理中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对于临床护理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 效果评价 呼吸内科护理
        
        护理风险是指一些不确定因素导致患者发生医疗意外的情况。护理风险管理就是指研究者通过对这些不确定因素进行有效分析,再结合实际情况,通过相关预防措施的实施来降低患者意外发生率的一种管理方法。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0医院的呼吸内科中,患者多为老年人,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不同于儿童和青年人,其身体抵抗力较弱,身体的恢复能力也不佳,因此发生意外的概率也较大。本文将风险管理与呼吸内科护理相结合,调取了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前呼吸内科的200例患者与管理后的200名患者,并针对实际应用,进行了效果评价,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6月份实行护理风险管理的呼吸内科患者进行资料调取,调取人员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呼吸内科前后的各200名患者并作为实验组,对该组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将是2014年至2015年的200例呼吸内科患者设为对照组,实行基础常规护理管理。这些患者其年龄都不太大,在80岁以下,且都不患有其他重大疾病,例如糖尿病,严重肿瘤等疾病,并且对患有精神疾病,法律禁止无法配合实验进行,由于病症过于严重导致无法正常沟通以及不愿意配合的相关患者。
        1.2 方法
        1.2.1针对对照组,实行常规基础的护理管理,在对呼吸内科患者进行医疗护理的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基本护理状况,对患者的用药和服药基本情况,以及使用药物后的相关症状进行观察记录,对于所发现的异常状况,要及时通报医生,并配合救助,针对所产生的症状表现,结合医生叮嘱,对患者进行妥善处理,时刻关注患者的反应,确保患者可以呼吸通畅。
        1.2.2对实验组实行护理风险管理,该管理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护理管理方式,其首先是对近年来该院呼吸内科护理情况进行统筹了解,并针对相关情况实现风险评估,发现呼吸内科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较弱、与患者沟通交流不及时等情况导致了患者意外事故频发。然后,针对以上问题,定期组织相关活动,并培训护理员工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加强其风险意识的形成,并通过考核的方式,对培训结果进行检验,以此来引起护理人员对风险意识和专业能力的重视。然后,对医院的基础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将设备进行以旧换新,并安排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及时消毒,检查,防止患者感染,降低设备的损坏率,增加其使用时限。最后,要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的养成,责任心是护理风险管理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当患者在医疗护理时,护理人员要态度端正良好,与患者沟通时需要耐心温柔,及时知晓现状,进行合适护理,并要学会保护自我,多了解法律知识,减少医患纠纷。最后,要对护理工作流程进行完善,例如,可以在患者用药时,安排两人一组共同完成配药,互相监督,防止意外发生。
        2结果
        2.1两组患者之间的生存质量基本情况。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良好概率为88%,而对照组良好率为74%,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表1可见。
        表1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生存质量情况

        2.2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方法令患者的满意程度如下。实验组对于护理管理的满意度为96.67%,而对照组相满意度为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呼吸衰竭是由于外界一些因素导致患者呼吸功能产生障碍的一种呼吸内科中普遍存在的呼吸疾病。这种病会使得患者对其身体生理情况产生认知混乱,导致患者部分器官产生损伤,并出现呼吸困难现象,有时还会伴随着精神病病症,这种疾病使患者时刻面临着各种死亡威胁,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下降。通过对呼吸内科实行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意外的概率,减少患者死亡人数。本文通过对护理风险管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0医院呼吸内科的应用,对该院近年来的相关护理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降低患者意外风险发生概率。然后对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专业素养进行系统培训,对技术操作能力进行全面加强。然后,对该科室中的相关医疗设备进行保养以及更换,加强护理安全度。对护理人员责任心进行培养,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耐心仔细的态度,对待患者要及时了解其基本情况并对症下药。以防意外发生。本文通过对呼吸内科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前后各200名患者进行资料调取,发现,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对比,实验组良好率高达88%,对照组为74%,实验组相对较高,另外,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方式使患者满意的程度也有些许差异,这结果也具有重要的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在呼吸内科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对于患者治疗痊愈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医学的护理领域进行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袁素,李娅琴.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国内外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研究比较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19):2981-2984.
        [2]谭莹洁.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9,32(01):230-231.
        [3]朱艳. 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 000(008):184-185.
        [4]丛玲, 许永喜.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18, 022(021):2994-2995.
        [5]辛宇波, 马天娇. 中西医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保健文汇, 2019, 000(006):210-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