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8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5期   作者:郭中华1 张颖2
[导读] 探索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7月期间,本院急诊科曾收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
        郭中华1 张颖2
        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2.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省沈阳市  110034
        摘要:目的:探索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7月期间,本院急诊科曾收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进行临床研究分组工作,分别纳入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仍然运用常规性救治和急诊护理,然而研究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则采取院前急诊和急诊急救护理措施,经过治疗后,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急救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用不同的急救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中抢救成功40例,抢救成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中抢救成功率87.5%,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病至抢救时间为(21.05±1.69)min,住院时间为(8.17±1.36)d,对照组发病至抢救时间为(43.61±1.09)min,住院时间为(17.44±1.28)d,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用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整个护理流程得到有效的优化,患者的救治更加及时和有效,临床抢救的成功率大大提高,挽救患者生命,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急诊急救护理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7月期间,本院急诊科曾收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进行临床研究分组工作,分别纳入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62.64±4.58)岁;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62.84±5.51)岁;本次研究纳入的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通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方法
对照组仍然运用常规性救治和急诊护理,然而研究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则采取院前急诊和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具体包括
1.院前急救
在接到急救电话后则对患者进行救治指导,利用救护车载电话指导患者保持冷静状态,避免患者家属过于紧张和慌乱。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第一时间展开急救,为患者进行吸氧和建立静脉通道,结合实际情况和症状为其服用药物。患者处于清醒的意识形态下,护理人员应给予情绪抚慰,告知其生命体征,已经稳定,需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2.急诊急救护理
患者入院后及时为其安排病床,并避免多次挪动,让患者保持卧床休息状态为后续治疗奠定坚实基础。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判断其是否需要吸氧,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严密监控心电图、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压情况,患者入院后实行12全导联心电图检测,并每隔两小时进行描记一次。根据患者症状可采取溶栓治疗,运用药物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避免发生不良事件。医护人员应告知患者家属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其做好心理准备。
(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x-±s) 表示 , 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 采用 χ2 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两组患者救治情况对比
通过对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用不同的急救护理措施,两组之间的临床救治情况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救治情况对比

(二)两组患者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
研究组发病至抢救时间为(21.05±1.69)min,住院时间为(8.17±1.36)d,对照组发病至抢救时间为(43.61±1.09)min,住院时间为(17.44±1.28)d,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两组患者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

三、讨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用不同的急救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中抢救成功40例,抢救成功率为100%,并无1例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仅有1例患者经抢救后出现并发症,占比为2.5%。对照组患者中抢救成功共35例,占比为87.5%,有5例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为12.5%,其中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占比为15%。两组之间的临床救治情况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病至抢救时间为(21.05±1.69)min,住院时间为(8.17±1.36)d,对照组发病至抢救时间为(43.61±1.09)min,住院时间为(17.44±1.28)d,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用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整个护理流程得到有效的优化,患者的救治更加及时和有效,临床抢救的成功率大大提高,挽救患者生命,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张明会. 探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院前急救与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J]. 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9):173-174.
[2]刘桂桂. 急诊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的应用效果评价[J]. 名医,2020(02):222.
[3]赵丽. 急诊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8):174.
第一作者:郭中华(1984,04,09)女,汉,籍贯:吉林松原,学历:本科,职称:主管护师,毕业院校:吉林医药学院,毕业专业:护理,研究方向:护理方面,工作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Email 13998228034@139.com。
第二作者:张颖(1985年6月)女,民族:汉,籍贯:辽宁朝阳人,学位学历:博士研究生,职称:讲师,毕业院校:辽宁大学,毕业专业:劳动经济学,研究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经济学,工作单位:沈阳师范大学,邮箱:zhangying_dream@126.com。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专项资金资助“长期照护保险基金筹资模式的经济学分析”(项目编号:WQN2017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