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龙游县林业水利局 浙江龙游 324400;2龙游县农村水利服务中心 浙江龙游 324400
摘要: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在当前我国农村新经济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包括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和发展。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着重做好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充分促进新农村建设实践更加良好的发展,从而在生产和生活等相关方面有全新的面貌。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管理对策等内容。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发展
1引言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新农村建设取得长足进步,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要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从全局的高度,以发展的需求、全新的视觉、崭新的理念,深刻认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使农民能够获得更大程度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 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现状
2.1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农田水利工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农业生产关系中是特别显著的项目类型,在具体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为了充分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有序进行,需要抽调相关部门进行质量监督和技术支持,使相应的管理制度足够完善,具有指导性和规范性。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当前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在管理制度等方面不够健全完善,特别是在融资制度和资金支持等相关方面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资金比较紧缺,导致各项工程或者运维管理等相关工作,都无法持续稳定的推进,这是阻碍农田水利工程取得更大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技术部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技术等相关方面的匮乏,导致水利工程在运行的过程中很可能出现某方面的问题。
2.2 基层管理人员更换频率高,不能及时更新信息
从实践情况来看,在基层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相关的管理者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更新频率特别高的特点,针对相关信息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更新和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基层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升都会造成严重影响,使其无法胜任岗位职责,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暴露很多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因为缺乏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职责不够清晰明确,不能对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责任追究和管理,如果出现某方面的问题,就会存在十分典型的扯皮推诿等相关问题,使问题被搁置,对整体工程的运行和价值的体现造成严重影响。
2.3 农民参与维护的积极性比较低,不愿意进行无偿管理
从整体情况来看,当前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思想认知还不够显著提升,在运维管理的过程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对于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意愿并不是特别高,运维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不是特别高,在思想观念方面需要进一步积极有效的更新,他们一般情况下都不愿意进行无偿管理,在运维管理的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没有清晰明确的认知,未考虑到长远的发展,他们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往往有很多疑虑,因为这项工程的效果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呈现出来的,所以很多农民往往因为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持有怀疑的态度。同时他们也不具备应有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过程中缺乏对其的维护和管理。所以农田水利工程并没有得到农民100%的支持和认可,在推广方面面临严峻的挑战。针对这样的情况,需要农民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从观念上进行有效转变,然后在行动上落实,进行切实有效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这样才能确保水利工程发挥应有的作用。
3 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策略
3.1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更系统完善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一套适合现代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的管理系统,在新农村建设下,进一步构建水利行政部门,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各项管理工作和维护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有效执行,以此充分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其次,管理部门要充分落实各项责任,确认到每一个人员身上,实际积极有效的工作,从根本上有效规避责任盲区或者责任重叠区域,减少安全事故的产生,如果出现某方面的设备故障等等要及时有效的委派相关人员出面解决,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长久性和有效性。第三,建立网络沟通平台,做好每个地区之间水利工程管理的信息交流,实现信息的全面覆盖,保证可以深入掌握有关数据,对其进行高效的数据统计等,构建更系统完善的信息化网络平台,提升信息运用和共享的高速性,保证水利工程可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同时,政府农业水利工程管理部门要建立有关管理制度,投入资金,保证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需要进行有关管理和工作标准的执行,保证管理工作得到更多人员的重视。建立专门的养护部门和养护制度,实现管养分离,保证水利工程中的每个环节工作都和投资主体分离,资本运行不会对其管理工作造成干扰,保护维护管理工作进行的独立性。
3.2贯彻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相关责任能够落实到个人
必须着重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工作,这样才能使农田水利工程各项管理工作取得应有的成效,并且管理更加规范,取得更加明显的效果。只有在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把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有效落实。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完成相应的工程建设目标,使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定。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明确各个村落的责任机制和任务,确保管理责任能够落实到每一户每一家每一个人的身上,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农民的工程保护意识和管理意识,由此使农田水利工程各项设施发挥作用,呈现出更加良好的发展效果。同时,每年定期派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进行整修和保养节水工程,以此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输配水效率,同时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水资源利用率,确保农业发展质量得到更显著的提升。
3.3大力宣传水利工程,转变农民的原有观念
加强普及节水灌溉的理念,将理论知识传输到农民的脑中去,是农民的思想意识认识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思想上高度认可和接受,在行为上确保各项管理工作能够稳定推进,让他们在脑中形成有关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相关概念,从而付诸到行动之中。通常情况下很多农民都不断的追求经济和效率,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进一步宣传和推广,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水利工程运行的特性和优势,这样才能更好的管理和维护水利工程。在宣传的同时,需要明确站在农民的角度上想问题,要以农民的切身利益为依据进行大力推广,让农民从心底里认可这项惠民的水利工程管理项目是切实可行的。这样才能更好地普及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只有这样,农民们才能获得更高的回报和收益,使自身能够在经济效益方面有更大的提升,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自愿的投入到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能够充分看出,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要着重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这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农业生产,农民的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相关方面要高度重视,建立健全更系统完善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得到更显著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志荣.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2).
[2]苏兆红.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J].丝路视野,2018,(28).
[3]唐书林.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的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J].科技风,2019,01:270.
[4]傅裕.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J].科技视界,2015,13: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