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水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摘要:现阶段国内水利工程项目发展的势头较好,我国淡水资源相对匮乏,在大型河流上兴建水利工程可以对现有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调节各地的资源配比,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水资源的不同需求,并最大限度地循环使用水资源,并且可以为国家提供清洁的能源,减少国家对化石类能源的依赖。基础层注浆作业方法在水利工程实际中应用广泛,其特点是施工简便且对电能的需求不高,综合性价比高,工程实际中合理利用基础层注浆作业方法,能够优质高效地完成各种不同的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作业。
关键词: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
引言
在新时期下,我国经济进步迅猛,社会建设逐渐完善,水利工程项目不仅数量与日俱增,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而且其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改善情况更加明显,但通过对我国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自然状态能够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地基相对较少,所以多数水利工程都需要以基础灌浆施工技术首先进行改善,提高地基的防渗性、抗震性和稳定性,才能够进行下一步工艺,所以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尤为重要。
1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简介
目前国内的水利工程建设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经济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有关工艺水平持续稳定的大幅度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领域同时也是日新月异。不过在现场实际操作的过程当中,水利工程建筑中还暴露出一定的弊端。(1)水利工程建设作业过程中缺少比较严格的管理办法,相关操作部门员工针对操作的材质把控等一些问题重视程度不足,供应商对材质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情况经常出现,因此目前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缺陷;(2)相当多数的土木建筑工程师比较重视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认定项目工作结束以后可以不必重视工程建筑质量较好的水利工程项目,水利工程建设一旦不能得到维护与保养,工程相关的使用年限将会有一定程度的缩短,无法发挥水利工程建设的核心目的;(3)现阶段的我国部分水利工程建设中,有些建成年代较久,符合了当时建筑的全部设计规范及要求,但是无法跟上时代历史车轮的发展潮流,因此在洪涝灾害等重大自然灾难来袭的时候无法发挥应有的防灾减灾效果。因此,在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完成基础层注浆操作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程。
2水利工程施工中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类型
根据施工工艺的不同操作方式,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一般分为循环灌浆和纯压灌浆两种。基础灌浆施工的基本过程是按规定的比例混合水、石、水泥,使浆料符合工程需要。在注浆设备的作用下,将泥浆灌注到预钻孔中,然后进入工程基础的底部。固化后,泥浆将与地基形成一个完整的部分,从而可以加强地基或建筑物的结构。循环灌浆是指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保持灌浆泵的排量大于岩石的灌浆量,使灌浆保持循环状态,使进入孔内的部分灌浆进入裂缝,而其余部分由同一灌浆管回用同一孔。循环灌浆法可以减少孔内水泥颗粒的沉淀,减少“固管”现象的发生,提高灌浆质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纯压灌浆是在人工控制的作用下,将浆液扩散到孔内岩石裂隙中,避免浆液回流。其特点是对灌浆设备和操作技术没有特殊要求,但由于其对灌浆的要求较高,通常最适合10~12米孔深的施工,因此多用于较大裂缝的位置。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减慢灌浆速度,同时检查冒泡情况,确保施工质量。灌浆施工工艺对施工范围内的地质环境有严格要求。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在进行简易灌浆工程前,如果注浆施工工作面是基础部分,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岩石和地下水的勘察。
3基础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3.1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高压灌浆的技术
首先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基础灌浆技术中的高压灌浆的技术来进行施工,所谓的高压灌浆技术就是整个施工的过程在高压的环境下完成,这一过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水利工程施工地地基的稳定程度。由于施工地形特殊性,因此在高压灌浆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具体的分析,采用这种方法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改造地形,一种减少漏水现象的发生。并且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被灌浆水泥的稳定性的,除此之外高压环境下水泥的灌浆速度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这对于提升整个工程的稳定性来说也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3.2岩缝竖立灌浆
受地质条件和土层成分的影响,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遇见各种问题。尤其是在进行竖立灌浆环节,此项工序较为复杂,最长耗时大约6小时。大多数情况下岩缝灌浆的用量以单位面积内灌浆液的用量来衡量,大多数的岩缝灌浆液的用量为单位面积内133-240kg。因此,在此水利工程的灌浆环节,虽然是按照施工设计要求作业,但仍多次出现水泥浆外溢。经过技术人员的研究最终确定为灌浆液所致。因为建筑此项目的地基为溶岩地质,其岩层结构较为特殊,灌浆液在灌浆过程中会在部分钻孔中流向其他方向甚至向岩缝内渗透。为了预防此现象,技术人员研究出以下几种解决方案:1.限流法。通常情况下是在短时间内控制灌浆液流量、灌浆速度,一般情况下会将流速控制在8-15L/min,应用限流法之后可以相对降低灌浆液的流转速度,使灌浆液可以沉淀并凝结,从而达到灌浆的预计标准。2.降压法。应用降压法之后可以降低灌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灌浆液的流转速度,在进行灌浆操作时施工人员对灌浆液加注较小压力,使灌浆液在钻孔内可以缓慢流动,加剧灌浆液的凝结速度,进一步增加水利工程的稳固性和可靠性。3.重复灌浆法。顾名思义,在应用此方法进行在进行灌浆工序时,在工程进行过程中暂停施工,暂停一段时间后继续灌浆,在进行此操作时对暂停灌浆的时间需要格外注意,需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时长,一般建议暂停时间为9小时。
3.3基础层注浆操作方案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解决漏水问题中的使用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基础层装备建筑,比较容易出现漏水的问题,一旦工程主体产生漏水的问题,水利工程建设将没有办法继续发挥其相应的功能,还有可能引发水利资源的浪费,更有可能造成比较大的安全隐患,从而对人民群众的平常生活产生不良影响。面对漏水问题这个重大难题,现场操作者需要进行一些的前期准备工作。换句话说,现场操作者需要使用改变配料配比的手段,把砂砾和黏稠剂按一定比例融合在一起进行返过滤冲洗,上述两种材质的融合过程一定需要精准的控制,产生一个桥梁的构造,把施工中工程主体发生的裂缝等进行封堵,这样可以把渗漏通道完全封闭就行;另一方面,采用模袋注浆的方式,模袋与模袋之间相互按压能够产生水土流失的这种弊端发生,因此应该严格把控好模袋数量,最大限度的降低出现水土流失的几率,降低漏水问题的发生。
结束语
基础灌浆施工技术作为目前水利工程施工当中改善地基条件的主要方式,具有相当的重要意义,所以在应用当中,则需要在对现场情况具有充分了解后,妥善选择材料和施工工艺,才能有效确保地基质量,为工程整体奠定更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玉良.水利工程中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吉林农业,2019(21):58.
[2]王振军.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10):143-144.
[3]王诗蕊.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27):110-111.
[4]独敏.水利工程的灌浆施工技术[J].河北水利,2019(07):42-43.
[5]肖翔.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实践[J].江西建材,2019(06):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