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292419880329XXXX
摘要:长期以来,国内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市场争夺战异常剧烈,如何能异军突起?如何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多年来,因劣质工程的返修、加固、补强而发生的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数量巨大,使用户蒙受了不必要的巨大的经济损失;因劣质工程造成的各类事故的发生也比较频繁,由此而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更是令人痛心。这是摆在众多建筑企业面前的一个严峻而又现实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好坏。一个好的企业,必然有一套好的管理方式;反之,即使企业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实力,而管理工作薄弱,制度不健全,仍旧会在竞争中处于被动的不利的境地。由此,必须严抓工程的质量管理,从而保障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这就必须要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一、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进行管理的必要性
第一,有利于同其它生产或者经济领域相互交流和沟通。众所周知,不同的生产或经济领域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对我国当今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实施现代化的管理,可以方便大范围地与其它生产或者经济领域进行合作,从而有利于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第二,有利于解决当今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诸多管理问题。由于当今建筑企业私营化起来越普遍以及企业自身的改制导致的管理机制被严重削弱,使得质量问题、违法违纪案件、管理混乱,工程事故以及鉴定不利等管理问题普遍出现,因此必须对现代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加强管理,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二、建筑工程管理要素
(一)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工程管理的核心是质量管理。在质量管理中首先做到认真熟悉施工图纸,找出施工重点和难点,并针对质量目标层层分解,以分项工程质量保分部工程质量,以分部工程质量保单位工程质量,直至达到预期质量目标;其次是对施工难点、重点的施工方案进行认真审查和优化,严格执行施工中的“三检”制度,坚持日常巡查、抽查和旁站的检查方法,杜绝了不合格工程的发生。建筑工程以其特有的质量要素。明显地区别了其他生产性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同的使用功能、不同的设计施工要求,以及各类建筑物都有固定于大地和横跨时间与空间的特性,形成了影响工程质量的错综复杂因素,从而突出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施工过程管理
以工序质量控制为核心,完善工序控制,做好工序交接施工过程是由相互联系的一系列工序组成,而每道工序都是上述五大因素,即人、机械、材料、方法和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对上述五要素的控制和管理必须落实到每一道工序的质量管理之上,必须建立质量控制点,根据工程特点,找出对工序施工质量有影响的主要因素,依靠完善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完成工序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对于工序中的重要部位或薄弱环节,要预先分析各方面因素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并做出相关预防措施,以便进行预控,同时,由于各道工序之间相互关联,因此,必须要做好工序交接,完善交接程序,这是进行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加大施工现场的检查力度,重点对施工过程做检查,质量管理人员要对操作过程、工序交接、隐蔽工程作严格监控,对违章操作,不按设计、施工规范或质量标准要求的施工要及时纠正;工序交接以及隐蔽工程必须经过严格检查,合格后方可后续施工;对重要部分或薄弱环节要经常进行预检和复核;对成品需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等等。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必须就地解决,严重的问题还需立刻停止施工,进行核查处理,处理结束后才可继续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
(三)工程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从投标承揽任务开始到工程竣工验交,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要事先预测,认真核算和监控。
一个工程的成本包括很多方面,有现场成本,通过现场管理降低成本;有机械设备成本,通过缩短机械使用周期来提高效益;有材料成本,通过控制材料的质差、价差、量差来减低消耗;有劳动力成本,有效地使用劳动力,不搞人海战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质量成本,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来减少无效劳动;有文化成本,通过提高凝聚力来调动积极性。还有运输成本、财务管理成本、安全成本等。工程项目要在质量上符合规范要求、工期上达到合同文件要求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采取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提高机械化操作等。
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
(一)强化意识
质量意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也是搞好质量管理的第一关。必须从根本上树立质量意识,使建设、施工单位意识到工程优质的重要性,并通过教育提高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激发其质量责任感。建筑工程质量涉及到多个方面,是一个由多部分、多层次、多因素组合的整体,为此,必须从筹建协调到具体施工全过程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和措施,从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二)加强工程施工的过程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经理统一对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进行指挥和调度,将现场管理工作分配给每一名管理人员,各管理人员按照国家相应的标准进行管理,项目部不定期对管理人员的工作成果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记录在工程档案中。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将其量化后分成具体的考核项目。项目部根据每次的考核结果对管理人员进行评定,并依据评定结果而进行奖惩。对参与工程施工的所有班组都要进行安全技术和施工工艺考核,凡是不能顺利通过考核的不予聘用。此外,还应当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以提高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使得其能够自觉遵守施工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加强法律建设以及提高部门执行能力项目管理
为了保证政府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应该提高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质量管理的学习,从而使得监督队伍的业务素质得以提高。另外,质量监督手段也要不断进行完善,增加检测设备,使得监督工作具有较大科技的含量,实现监督工作的现代化。从建设市场的整体来看,市场运行的规则不够完善。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常常会出现。工程质量受到危害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建设市场的混乱所造成的。因此,政府必须建立健全的运行规则,保证这些规则能够真正落实。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对建设单位和建立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进行加强。在建设单位质量监督方面,对执行工程建设程序的监督进行重点加强。尤其是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质量监督手续办理、施工许可证办理和竣工验收四项程序的监督。
(四)加强人才培养
要把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加强工程管理的重点施工企业要按照工程对劳动力的需求状况,在各建筑之间,对现实的和潜在的劳动力进行周密计划,有效流动,合理调配,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效率。劳动力的配置应根据承包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和工种需要数量进行。
四、结语
实践证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全面、深入细致的工作,它贯穿于施工项目全过程,不仅需要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还需要广大员工的积极配合,并以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和有效措施的执行作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在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情况下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施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国福.建筑工地的施工质量管理及施工安全[J].经营管理者,2011,(19).
[2]甄春艳.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6).
[3]罗纯文.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几点看法[J].我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0.
[4]王文忠.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改进[J].消费导刊,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