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阳光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省聊城市 2523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现代社会发展促使建筑行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现如今建筑工程功能性越来越多,施工难度系数不断增加,同时质量标准要求和工程管理难度也在不断提高。要想建筑工程保质保量地完成,就要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做好各个方面的管控,进而不断推动我国建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直接关系着建筑项目管理的整体成效。通过施工管理能够有效配置企业的资源,将设备、人员以及技术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三者的相互配合和协调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从而更好保障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问题。在开展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建筑项目的经济性和绿色性,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比如BIM技术),充分提高原材料的利用效率和周转效率,更好地节约原材料。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加强设计技术的应用,更好地为施工做好指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1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1.1安全问题
建筑工程活动伴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在工程活动开展过程中,安全管控是主要的管理工作内容。但由于种种原因,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重视。因为建筑工程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为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往往牺牲安全管理方面的成本投入,造成安全风险过高,给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带来困难。国家建筑部门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19年1~7月,全国共发生300多起建筑施工事故,死亡361人,其中,仅高处坠落事故就发生157起,占事故总数的53.2%,死亡167人,占死亡总人数的46.2%;坍塌事故39起,占事故总数的12.9%,死亡71人,占死亡总人数的20.1%。另外,还包括因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等多起致死致残事故。根据事故分析发现,60%以上建筑工程安全风险是由于管理不当导致,因此,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
1.2施工管理创新度不够,在合同和招投标管理方面存在漏洞
现阶段,大部分施工企业已经开始应用新的施工技术和机械设备,但是在管理方面:①为了节约工程成本;②觉得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对于提高施工的效率与质量没有太大的作用,反而增加了成本,所以继续采用传统的施工措施和管理模式,很少对机械设备进行及时更新,施工管理跟不上现场施工技术的发展。加上在合同和招投标管理方面,因为监察人员不足、监察力度不够,出现串标和围标的现象并不少见,若选择的施工队伍水平、经验不足,合同中关于施工变更、签证、结算等问题没有解释清楚,就会严重影响施工的质量,而且还会因为多次变更而延误工程进度,给建筑企业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还有信誉方面的损失。
1.3建筑工程管理力度不强
从建筑工程施工角度来分析,由于工程规模较为庞大,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并且工程量相对较大,这就增加了其管理难度。在实际的施工工程中,由于受到诸多方面因素所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例如,人员配置、物资流转、资金投入情况等,当前这些因素影响着其安全性。在当前这种情况下,相关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需要,加大对建筑工程管理力度。根据国内现阶段管理现状来看,部分建筑工程企业在实际的经营管理中,过于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往往忽视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没有给予施工质量控制足够的重视,而当前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的安全隐患。
2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2.1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①安全事故的预防做好项目安全风险分析工作,对可能造成项目安全风险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风险概率和事故影响。根据安全风险程度,制定项目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对不同种类的项目安全风险进行控制,以降低安全风险概率和事故发生后的不利影响为主要内容,做好对安全风险的管控。例如,在安全事故预防工作中,建立工程安全风险档案,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排查记录,形成安全风险管理体系,通过人人抓安全、人人管安全,提高安全风险预防水平。②安全事故的处理安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措施,按照事先编制的安全预案,开展事故处理工作。事故处理原则以降低损失和影响力为目标,做到快速响应和处理高效。在事故处理完毕后,要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做好事故处理的收尾工作。例如,某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吊篮使用未履行进场审查手续,导致其中1组吊篮安全锁出现问题,工人在施工中出现高处坠落。在进行事故处理时,应按照安全预案,以救治人员为重点,优先消除事故不利影响,恢复工程建设。在事态可控之后,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并吸取经验完善安全措施。
2.2健全施工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
要求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应该有相应的负责人员进行实时管理和控制,保证每一道工序的完整和有效,才能保证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为此,需要在施工前明确施工管理的内容与目标,并以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为保障,才能在施工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在准备阶段,要求做好详细的施工现场实地调研、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案设计与优化、材料准备和质量检测等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求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只有上一道工序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内容与要求完成验收后才能开展下一道工序施工。为实现上述目标,只有紧密结合工程特点严格按照规范制定合理的技术管理制度,以制度为保障才能使这些技术管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从而保证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与质量。
2.3强化各方的协调工作
分包现象在建筑工程领域较为常见,不同项目往往分包给不同建筑企业负责相关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恰当的做好工程项目建设各个阶段衔接工作,注重协调好各个参与方的协调工作,使其形成统一的集体。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各范围所需要分担的义务、权利、工作范围、以及所需要肩负的责任,并做好材料选择及供应等工作。具体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其一,根据实际管理的需要,应当积极构建项目管理结构;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前进行分包,当在此过程中,切勿要将工程肢解成繁琐的小部分,如果不能够保证此方面的内容,将会严重影响着协调工作的有序开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各单位相互协调的机动性。其二,建立严密的协调管理程序: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对施工组织方案加以改进和完善,提高施工方案的可行性,进而提高工程的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点,同时也是一项系统的复杂性工作,涉及单位众多,影响因素多,所有参建单位必须提高重视程度。为保证工程的质量,要求各部门之间互相联系与配合,并从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角度出发,加强监管体系和组织机构建设、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做好对施工现场材料设备的监管、做好对人员的培训和各项资源的安排,同时还要加强对隐蔽性工程和重点工程的质量监管,做好后期维护管理工作。只有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振江.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和对策分析[C].2014年5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2014.
[2]周建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和对策分析[C].2014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2014.
[3]武传浩.浅述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工程变更管理[C].科学时代—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企业管理),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