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源不动产咨询评估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我国的国土资源丰富,但是在利用方面略显不足。为进一步促进土地资源管理,提高土地资源管理工作,需要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从而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土地资源进一步发展。在新时期条件背景下,做好土地资源管理以及土地利用综合管理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对于该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在此过程中提出应当如何才能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管理,逐渐改善目前国土资源问题,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利用;新时期
引言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近些年来,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发展不断向前,耕地面积受城镇化发展冲击比较严重。所以,土地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促使国家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但目前土地管理水平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土地管理需要进行整体项目建设的规划和协调,管理措施仍需进一步改革,所以对土地管理的应用探索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针对其管理策略及应用发展展开详细论述,从而分析并处理其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水平。
1新时代土地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
1.1法律法规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土地资源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来看,我国已经制订了很多有关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上述这些法律法规基本包含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一些内容,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完善和不规范的情况。对于土地法律来说,其相关内容主要是土地管理部门工作的依据和参考,但要真正让土地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就需要严格执行这些法律法规。然而,对于我国目前较普遍的滥用土地、违规用地的行为,法律的惩处力度和执法水平还不够高。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土地滥用的成本比较低,个别单位和个人为了谋取非法利益,可以让法律法规成为一纸空文,甚至出现部分执法者和非法的单位、个人沆瀣一气,执法者从中谋取非法利益,甚至野蛮抗法。
1.2土地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从土地管理措施开始实施后,其规划和实施等方面就不断产生各种信息,计算机设备能够对土地管理的开发活动进行支持。但目前土地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不能及时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并对信息进行获取和存档,这影响到土地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同时,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计算机水平不够高,不能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严重影响到了土地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如果不能使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高效开发,计算机管理的科学合理使用和有效方便快速的数据处理就无法实现,土地利用水平也将无法提高。
1.3经济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
土地规划不仅仅包括对各种设施的土地位置和规模进行规划,还对其运营方式进行规划,当今大部分经济用地以林下经济为主,不仅能够改善环境,还能够带来相对的经济收益。虽然我国部分地区的林下经济作物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依旧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解决。首先便是土地问题,我国林下经济作物发展水平不均衡,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森林土地分布不均衡。我国林区大多分布在东北和南方,在这些地区我国林下经济作物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而缺乏森林的地区想要发展林下经济作物却难以找到足够的森林地区,这边是由于土地管理不合理导致的,大部分荒地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2新时代土地利用综合规划
2.1在机制上改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在机制上需要有效地改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之下,对于土地利用的相关规定进行修改是必须的一点,尤其是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区域性评估。
为了可以更好地实现评估的准确性,需要在内容上考虑到土地利用率以及土壤管理等方面对环境资源所产生的影响。
2.2加强用地宏观监控
经济发展离不开工业支持,工业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对此,在确定用地规模时应与土地利用有效性有机结合,并加强用地宏观监控,尤其对于工业用地来说,更应做到科学合理的规划,确保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同时,当地主管部门还应对工业区进行实地考察,审视当前园区内土地利用情况,如若发现存在大量厂房闲置情况,则应下令对其进行整改,以免出现企业恶意占地或投机占地等情况。此外,还应采用集约化管理,对建设项目进行宏观控制,引入数字化技术、遥感技术、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对用地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在确定项目土地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建设用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土地闲置等情况。在项目规划中,应杜绝“面子工程”,不可一味地追求建设规模与档次,导致土地不合理利用,进而阻碍经济效益的提升。
2.3激活土地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相关人员需加强土地使用制度建设,积极转变土地双轨制,进而充分发挥出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然后提出完善的土地产权制度。在市场交易中,产权界定清晰是最为重要的基础,要想加强政府在国有土地资源控制中的作用,就需协调中央和地方及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土地产权关系,同时,明确土地资源使用者的主体地位,建立与使用权、土地价格相适应的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进而保证农民土地资源使用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扩大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土地制度改革转变了以往的二元土地制度,真正地实现了农村集体用地与国有土地之间的同地和同权,推进了农村集体土地进入土地市场,以此增强存量建设用地的活力。
2.4健全土地管理体系,实现严格管理
若想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就要首先健全土地管理体系,制定完善、先进的土地管理模式。首先,相关部门要细化工作职责,做好土地管理的统筹工作,对土地管理的统一标准进行明确划分,建立和完善新型的技术性管理系统。同时,在扩大土地利用面积时,要及时上报,做好统计工作。其次,加强土地管理的规范管理,明确土地管理基本程序,并将土地管理的机制健全化,使规定详尽化和可操作化,地方相关部门也要根据各地区具体情况提供有效意见。如果要完善管理制度仍存在的缺陷和需解决普遍欠缺的问题,应制定普及性管理标准,使其对管理层的指挥起到更积极的作用,这样才能在管理过程中降低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使土地管理更加有序和高效,实现有效且集中的控制。
2.5推动土地资源规划系统化
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的另一个重点是实施系统的土地资源规划,包括使土地资源得到统一的管理和调配,实现分级管理等,以提升规划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可以借鉴一些沿海发达地区的方法,如南京市采用农村集体用地资产化运作的方法,帮助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水平。在该政策中,提出从统筹城乡融合空间、加强集体建设用地高效利用、稳慎推进宅基地管理与改革、推动农村土地资产化、持续提升耕地质量效益等方面的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具有较好的实践效果,各地区应该在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不断创新。
结语
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土地资源管理让人们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有了新的概念。想要推动土地资源管理进一步的提高,就需要逐渐完善我国对于土地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从而让土地资源管理变得智能化、信息化,如此,才能让我国土地资源管理效率进一步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土资源监督力度以及规划力度,朝着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赵龙,张冬.新时期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规划设计与管理研究[J].品牌月刊,2015(1).
[2]陈银蓉,梅昀.新时期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理论与方法及实施制度创新的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4(6):80-84+73.
[3]鲁建平.当前土地利用规划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浙江国土资源,2013(006):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