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 袁小雨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袁小雨
[导读]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我国各地区的土地管理工作日趋复杂,工作难度逐渐提高。
        安徽地源不动产咨询评估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我国各地区的土地管理工作日趋复杂,工作难度逐渐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政府重点关注的内容,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土地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在新形势下,如何科学实施土地资源管理,协调好人地矛盾一直以来都是广受人们的关注的焦点事件。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做具体论述。
        关键词:新形势;土地资源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实践,我国土地利用工作逐步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如土地流转机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得到大力推广和发展。但是,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整体的土地利用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土地利用目标还和实际有所差距。一些地方低效闲置用地、违规违法利用土地的现象还较突出。特别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城镇土地的规划和利用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忽视土地利用额的可持续性。城市在不断扩大的过程中,造成了较大规模的土地资源浪费,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1正确处理土地资源保护与发展关系
        正确处理土地资源保护与发展关系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具体条内容:首先是转变思想观念。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决条件。对于传达中央精神和新《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新土地法”)的执行程度,大多数地方能够坚决贯彻落实,所收到的效果也很好,但有些地方存在一定差距,这主要是认识上和思想观念上的差距。凡是新土地法能够得到有效实施,把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的地方,都是在实际工作中把保护与发展辩证统一起来,与中央和新土地法的思想高度统一,对中央精神理解颇深,能够辩证地结合本地情况,形成新的用地观和管地观。保护不是不利用,保护本身也是一种发展,是一种更高层次、更高能力、更高要求的发展,要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来实现。其次是保证推进依法行政。依据新土地法实施以来的效果与各地实施中积累的经验来看,依法推进制度、重视行政权力运行、保障权力有效实施的地方,办事效率高,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发展进行的又快又好。一部分省市实行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动态巡查责任制、过错责任追究制、重大事项会审制、窗口办文制等,既可以强化行政责任,增强审批工作透明度,又可以提高办事效率,推进政府行政权力的运行,建立更加完善的和谐社会。
        2新时代土地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
        2.1土地资源管理体系相对滞后
        新时代土地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之一是土地资源管理体系相对滞后。专业和科学化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需要一整套完善有效的管理体系支撑,但就目前来看,建设项目规划和管理更新明显比土地管理体系优化的速度快。一些地区的土地管理工作体系仍然沿用过去的框架,没有根据时代和市场的变化进行相应的创新和改革。部分地方的土地资源已经被违规利用以后,相关部门才开始进行管理。特别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导致人工土地管理工作的效率大为降低,其工作水平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
        2.2人才质量与管理技术落后
        新时代土地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之二是人才质量与管理技术落后。我国目前使用的土地资源管理技术主要是采用原有的传统管理技术,大量复杂烦琐的工作依靠人力去完成,只有少数部门配备有计算机,但在测绘和管理规划方面,实际的应用还十分欠缺。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难度也较大,地域辽阔、涉及面大、实际工作操作难度大等,都对土地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有部分土地资源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只有基本的工作能力,对新技术的掌握没有达到实际工作需要的水平,就会较大程度上受到现实的制约。


        2.3土地搭配形式问题
        新时代土地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之三是土地搭配形式问题。在土地的利用阶段,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搭配,才可以让建成的土地资源体系收益,当前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关于土地搭配形式的缺陷在于,一方面是对于各类土地的关联方法存在缺陷,导致各类土地的利用率不能满足要求,另一方面土地的搭配并不满足周边民众的生活需求以及科学的发展的需求,导致实际的土地利用水平下降。此外在具体的搭配阶段,尤其需要做好生态资源环境用地和其余类型土地之间的关联,包括和商业用地间的关联、住宅开发用地间的关联、教育、医疗等公益性用地之间的关联等,从而让整个城市具体的合理地管理运营系统。
        3基于土地利用规划视角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方法
        3.1健全土地资源管理体系
        土地管理部门要进一步优化土地管理模式,树立全新的工作思路和管理思想。特别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让土地管理方式更好地适应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时代的要求,利用好互联网资源,推广和宣传土地管理知识和政策,将土地管理工作深入寻常百姓家,让群众全面了解土地管理工作的各项方针,在政府和群众中形成沟通机制,构建监督体制,推动土地管理工作公开化、透明化,调动百姓参与的积极性,保障土地改革工作的推进和土地管理水平的提高与方法创新。
        3.2加强队伍建设,加大技术研究
        需要重视市场调研工作,通过加强改革创新,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在过于资源信息化动态管理中,不断应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对于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动态质量检测和分析,一旦发现违法行为,需要及时进行处理,树立土地资源保护部门的形象,提升全社会对土地资源利用的重视程度。国家相关部门应该根据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制定不同的管理机制,这样才能做到因地制宜,管理明确,另外可以增加一些补偿制度和征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防止我国部分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克扣资金和补偿金等。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民众的基本利益不被剥夺,更有利于对被征用土地的民众有最为稳妥的处置和安排。对每家每户进行保护土地和遵守土地管理规章的劝说,由此一来大大减轻了我国基层农村土地资源管理的难度,从源头上减少土地的浪费和非法使用。
        3.3土地搭配形式升级方法
        要根据当地的土地资源管理形势以及资源的搭配体系,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研究具体的搭配方式。比如发现该地区的工业用地总量较多,但是生态绿化用地的总量较少,要研究这类土地资源的管理形式。在具体的搭配形式升级过程,要把生态资源土地嵌入到工业用地中,建成生态广场以及生态绿化系统,完善城乡居民的日常休闲生活空间,通过对该方法的使用,让土地的搭配形式具有更高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让有限的建设用地资源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率。
        结语
        总之,土地资源的高效管理、合理利用,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地资源矛盾的缓解有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要想真正的做好土地资源管理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做好的事情,其需要协调多个部门,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解决相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土地资源管理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白彩晴.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建议[J].山西农经,2020(07):141+143.
        [2]江涛.从土地管理角度完善土地利用与规划的途径探析[J].科技风,2020(09):146.
        [3]新时期下土地资源管理现存问题和解决措施探讨[J].魏佳.经济研究导刊.2018(25).
        [4]土地资源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J].李康.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