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00
摘要:建筑工程指的是新建或扩改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建筑和行业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但建筑规模的扩大也不可避免地暴露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工程管理方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要结合我国当前建筑行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对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在保证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的同时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
1我国建筑行业管理模式的现状
伴随我国现代化社会经济进程的一直进步,建筑行业也在加速成长,建筑工程管理为了可以更好的配合建筑行业也伴随建筑行业的成长而发生了改变,但是在以往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会妨碍建筑工程的成长。在建筑管理方面大多数的建筑企业都会有建筑管理能力滞后,管理力度不够,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管理模式老旧等现象,这些问题决定了建筑工程的品质好坏。目前,建筑行业运用的管理模式依然是以前用到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已经跟不上建筑行业的步伐,不益于建筑企业在工程管理当中配合建筑行业成长的新动向。
2当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
创新型管理模式的使用和开展离不开理念的支持,而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管理中,创新模式应用匮乏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先进的管理理念。近年来,由于我国建筑市场发展状况良好,我国建筑企业缺乏忧患意识,在管理上安于现状,没有注重创新管理理念的引进和学习,而是使用先进施工工艺和购买先进设备,通过对技术和设备的更新和提高,获得更好的市场发展前景。这种方式也确实使建筑工程企业获得了很多的经济回报。但是,随着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企业在技术和设备水平上的差距越来越小,引进技术和设备带来经济效益的方式进入了瓶颈,建筑企业发展也遇到了困境。这个时候企业才发现,由于过于依赖设备和技术,管理手段太过落后,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很多管理漏洞造成了企业的经济损失和成本投入的增加。而且管理模式与施工技术、设备不匹配,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这是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2.2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不全面
为了更好地保证项目管理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应该有一套完整、科学的方法和管理体系。也就是说,在建筑企业中设立职能部门或相关管理组织。但是,中国许多地方的建筑工程管理的体系并不完善,同时又不全面。为了使用节约费用的方法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企业取消了管理部门或任意裁减管理人员,以减少管理人员的总数。在职管理领域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少,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也越来越低,导致功能不健全。
3创新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1创新管理理念
建筑工程建设单位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应用时,首要的工作任务是进行管理理念的创新,以此可从意识层面确保管理工作科学合理地进行,管理人员的工程创新管理意识可以显著提高,进而可以不断学习新的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方法,有条不紊地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待管理人员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创新后,要对本次施工建设的工程概况与资料文件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重点对建设工程发包方、承包方双方的利益关系进行妥善的分析处理,并且要对此次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包括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度、成本及安全等方面的管理目标),还需要做好管理目标落实方案制定工作,以此为后续实际开展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高效开展提供指导,使各项管理目标可以有效实现。
3.2创新监督机制
在建筑工程企业中,一个好的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严格的制度和完善的监督机制共同作用。所以,企业要加强监督的力度,通过监督手段、机制的改良,使企业管理顺利进行。由于建筑工程本身具有工作量大和工作内容复杂的特点,因此管理困难,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进行工程项目的管理,而且管理人员本身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所以创新的监督机制对于建筑企业来说非常必要。例如,在进行管理监督时,可以使用平级部门和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实行合理的赏罚机制,增加监督手段的力度。除此之外,为了提高管理人员主动工作的积极性,可以通过量化考评的方法,对管理的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有奖有罚,促进工程项目创新管理工作模式的开展。
3.3重视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
建筑公司将建立创新的管理系统和标准化系统,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加强对信息技术的重视,并建立先进的互联网平台,以实现对建筑项目的风险预测和预防。建筑企业要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更新理念,在管理、发展与创新、考核等诸多方面进行突破和创新,从被动到主动,积极探索建设工作的管理机制,在新价值观、新的模式的联合运作和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从而进一步增强建设工作机构的使命感和神圣性,提高积极性,在工作中发挥主动性。同时,进一步挖掘建设企业的发展潜力,不断完善管理社会体系,改善管理的总体结构,实现优化优质资源配置和体制改革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加强建设项目的科学管理。
3.4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整体素质
大幅度提高建筑工人基本素质的具体思路体现在三个层面:(1)定期为建筑工人提供相关的新设施、新技术和其他相关实践知识的培训,确保专业人员的选拔既符合施工单位的要求,又符合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的要求,并进行相关培训和考核,以提高管理工作。(2)实施带证书的岗位管理制度,确保建设单位的有关人员和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自主能力,对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监控有更多的需求。组建一支具有较高的基本道德素质和较强的业务能力的核心团队。(3)项目建设企业不仅要培养施工人员在建设管理方面的相关专业技能,而且要增强素质教育。这样不仅可以加深业务技能,还可以提高人员的业务技能和道德素养。
4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发展前景
衡量建筑行业发展是否健康平衡有两个指标,分别是施工企业的规模和施工企业的数量。但因为各种客观因素会导致各施工企业之间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如各区域不同的政策、建筑资源分配的不合理以及各企业内部管理之间的不同等,这些因素的存在限制着我国施工企业向更大更强方向发展的脚步,同时也拉低了行业整体的建筑水平和经济水平。想要彻底消除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就要加强各种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摒弃传统管理模式中的糟粕,以全新的技术和理念引领现代建筑企业的管理战略,这也是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的工程管理必定会以新技术和新理念为主导,使管理过程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结论
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创新化的管理模式应用效果好,有助于工程建设问题的及早发现与处理,所以需要施工单位可以对新型的管理模式涉及内容加强研究与学习,从而参考本次施工建设工程的基本情况做好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促使以往工程建设期间容易发生的各类施工风险得到良好的规避,使工程建设质量达标,并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加快工程进度。
参考文献:
[1]俞建尧.房建工程管理中的创新管理模式[J].住宅与房地产,2019(15):134.
[2]李伟峰.简析现代房建工程管理中的创新管理模式[J].低碳世界,2019(12):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