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软基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析 余建君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余建君
[导读] 摘要: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湖北省公路工程咨询监理中心  湖北  430030
        摘要: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但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大,许多道路路面不堪重负,尤其是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常易出现质量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安全带来了不利影响。本文就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软基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
        引言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也不断提升,因此对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众所周知,道路桥梁是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部分,而过渡段的路基地面施工更是重中之重,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明确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中的重点,则可以帮助施工方改善和优化这方面的性能,减少因质量问题而出现的事故。
        1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存在的问题
        1.1平整度不符合指定标准
        道路桥梁过渡段的平整度直接决定整个公路桥梁连接路段的整体质量和使用效果,为此,在过渡段施工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强化对桥梁过渡段找平工作的重视。但是从施工实际情况来看,一些道路桥梁过渡段仍然存在平整度低的问题,而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一般包含两点,第一点是过渡段地基未进行妥善处理,地基承载力不符合标准及规范要求或是路基填筑未按要求压实到位出现沉降。第二点是路面混凝土材料摊铺、压实技术操作不恰当,降低路面平整度。
        1.2路基路面存在破损状况
        车辆的不停行驶、道路桥梁的长期使用,使得道路路面常出现坑洼、裂缝等不同程度的破损,而首当其冲的便是过渡段的路基路面。究其缘由,一是施工程序与施地现状脱节。在施工时,技术人员对过渡段路基路面的实际综合情况考量不充分,使得其使用质量大打折扣,加速了路面的老化程度。二是没有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对过渡段路基路面的维护工作,使得路面反复出现结构破损缺陷。
        1.3桥梁搭接板连接差
        第一,桥梁搭板与背墙之间存在较大的缝隙,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未使用合格的填筑材料或者压实工艺不合适,出现不均匀沉降,就会使得搭板连接出现伸缩缝隙,严重危害了道路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第二,搭板坡度设置不合理,未综合考虑道路纵坡因素及路基与桥梁之间的沉降差。第三,搭板与桥台的连接锚固方式不合理,连接性不好。
        2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优化
        2.1加强路基路面的管理和勘测力度
        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的质量关系着行驶道路的整体质量,更影响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加上其本身的承载力相对偏弱,若施工过程出现错误,长期受压情况下其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会不断增加。因此,为确保该路段的质量,相关部门和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对过渡段路基路面的管理和勘测力度,延长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一方面,应选择专业素质达标的综合型施工人员和监管人员,确保其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施工要求的材料物料,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工序进行施工,促进各施工环节有序进行,使过渡段路基路面平整度达到标准,从源头上力保施工质量。另一方面,应加大对车辆超载情况的监管力度,对超载现象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超载是我国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但随着相关部门监管有效性的提高,可直接减少该现象中的安全隐患,并降低对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损害,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也可控制一定的维修成本。
        2.2合理设置公路搭板
        基于在道路桥梁施工中搭板的不合理使用所引发的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问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强化对搭板的合理设置。

第一,设置预留反向坡度,确保搭板和桥台缝隙接处的标高保持一致。第二,在设计坡度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道路桥梁之间的沉降差值,在确保路线纵断面平顺的情况下确定沉降差和预留反向坡度。第三,合理选择搭板和桥台的锚固,在综合考虑道路桥梁施工实际情况之后选择水平方向的搭板、桥台锚固方式。第四,考虑到路肩对搭板的影响,在设置搭板的时候需要根据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实际情况修筑好符合要求的路肩,从而有效改善整个搭板的受力情况。
        2.3优化路面排水设计
        对于道路桥梁的过渡部分而言,软基结构的路面构成本身便具有相当多的水分,因此在实际投入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水分渗透不良的情况,这对于道路桥梁的整体运行效能提升显然是非常不利的。为了改善道路桥梁软基路面的排水效能,相关建设施工团队以及技术人员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考量,在前期土质材料选择时就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一方面可以在传统的软基路面材质当中加入一定的辅助材料,提升整体的水分渗透性能。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相应排水设施的引入,例如排水槽、引水沟等,进一步加强相应路段的排水性能。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考虑排水设计经济成本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对于相应路段道路桥梁软基路基路面施工方案的设计,保障过渡部分路基路面正常的排水性能,为道路桥梁正常的投入使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2.4准确把控路基坡度
        路基边坡对道路桥梁的投用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准确对路基边坡的坡度作出把控,可显著降低周围环境对路基的负面影响,从而保障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整体质量。通常情况下,路基坡度的具体参数,主要取决于路基土质、边坡土质、边坡高度、水文条件、地势形态等多种因素,相关人员应综合采集环境信息后实施针对性的施工设计。例如,某施工路段地处软质岩层区域,岩层倾向路基的角度在25°以上,且地势走向相对平行。此时,应将边坡倾角与软质岩层倾角进行对等设计。
        2.5合理处理地基问题
        对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进行分析,不仅可以使该段质量问题得到很大的提升,还可以降低桥头位置减少出现交通问题。目前我国对道路桥梁地基开展处理工作的主要方法有换土法,水泥土搅拌桩法和超载预压法等。造成道路沉降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地基软弱,如果地基的强度不达标,含水量过多,稳定性也不高,那么就容易出现沉降问题。在处理这种问题时要谨慎小心,比如,首先要测试道路桥梁过渡段整个区域中含水量和孔隙之比是否在标准范围内,上文所说的三种方法都是有效的,但是如果该施工段的地基土层弧度较大,那么还需要增加两项处理方式:增强地基土的强度,比如换土等;还有减轻回填材料。
        2.6优化道路桥梁过渡段施工工艺
        第一,在对路基路面开展大规模施工的时候需要做好前期试验工作,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参数,选择一种最恰当的方式进行施工。第二,在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仅需要熟练的掌握相应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巧,而且还需要合理选择路堤填料的综合配比、含水量设定、填筑平整度和厚度等信息,通过优化这些信息来确保整个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堤填料选择的合理性。
        结语
        现代化社会中,车辆成为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为保证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的质量,降低其损害程度和安全隐患,相关部门和人员还需进一步加强对该路段施工过程的重视与技术提升,并做好该路段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等,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人们的出行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以促进交通运输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明仕.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软基路基路面施工重点探寻[J].中国标准化,2019,(18):152-153.
        [2]宋宇泽.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1):106.
        [3]徐国强.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软基路基路面施工探讨[J].人民交通,2019,(13):9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