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4期   作者:宋庆玖
[导读] 近几年,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大的差异,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不仅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还严重威胁着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宋庆玖
        淮南市市政工程公司 安徽 淮南 232007
        摘要:近几年,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大的差异,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不仅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还严重威胁着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的应用,有效保证挖掘面的稳定性,基于此,文章从多个角度与层面就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然后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希望对相关企业或者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泥水平衡法 顶管施工技术 市政道路工程 应用分析
引言:在市政道路工程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新的设计理念和新的施工工艺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促进了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蓬勃发展,并且逐渐与民用建筑相互融合。顶管技术作为一种日益成熟的施工技术,其主要是依靠锚杆、钢筋网以及喷射混凝土层的共同作用来提高岩土层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刚度,减小岩体侧向变形,增强挖掘面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必须重视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控制。基于此,文章对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技术概述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建设涉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也经常出现交叉作业的情况,尤其在混凝土底板施工过程中,对根底作浇筑处理过程中必须采用混凝土,这是一个基本施工要求。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到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当中。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技术是根据锚杆、钢筋网以及喷射混凝土层共同作用下,不断提高边坡岩石结构的强度,增强挖掘面结构的抗压性,防止在市政道路在施工建设中因为岩石结构不稳定性导致坍塌问题。考虑到市政道路施工主要是从道路上部结构整体性和承载力两方面入手,因此,应该尽可能减少道路施工之后上部结构的承重力,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技术当前主要被应用在岩石性较差、强度不够以及受到风化侵蚀的岩石边坡,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技术通过三方共同作用来提高岩土层的抗变形程度,减少岩土结构的变形情况,以此来增强道路整体的稳定性。一般来说,地基基础施工完成之后,还需要检查验收,确保施工地点的岩石与周围完全一致,才可以继续施工。加上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很多拔力相对较大的转角塔,必须采用与其力量相匹配的混凝土。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岩质脆弱、风化严重以及自然应力等多个条件的影响,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岩土层大面积碎落,严重影响后期施工建设的顺利开展,也给将来运营安全带来一定威胁。为了保障松散岩石边坡不出现崩塌或者落石现象,保证行车安全,采用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技术进行防护,将管道从工作坑内穿过土层一直到接受坑,以平衡地下水压力和土压进行顶管施工【1】。
        二、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方法以及技术控制要点分析
        第一,搭设脚手架。在道路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一般都会遇见岩层多为块状的、层间结构比较复杂的中厚层或者厚层的岩石结构,这就需要做好前期调查与准备施工工作,要积极落实安全管理工作,随着人们对道路路面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重视施工技术控制,道路加固设计与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于混凝土底板,不同的地质条件对脚手架的受力要求存在较大差异,这直接关系到工程最终的建设质量。

在挑选脚手架的时候,以质量为核心,应该尽量采用预应力类型的脚手架,如果施工条件较为恶劣,则需要采用铁质脚手架。另一方面,脚手架整体性的强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脚手架本身机构、材质属性以及受力方向等等。搭设脚手架施工过程中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并且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钢管架子宽度在1.3到1.6米之间,每个钢架之间用搭设管相连接,以保证施工安全【2】。
        第二、坡面修整。大部分岩石边坡松散且不平整,这很不利于施工建设,因此必须将破面上面以及周围的杂质以及岩渣清除干净,采用石块补砌的方式对不稳定处今进行支护加固。对于具有较大裂缝的坡面进行勾缝处理,以保证后期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根据道路边坡具体情况,将需要加固防护的边坡分喷锚网支护防护和素喷混凝土防护两种方式。由于岩层受到加固压力的影响,使得岩石层内部结构张开裂缝,边坡破碎松散,进而发生落石现象,所以,对于边坡较高且破面岩层破碎严重的地方采用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技术进行防护。同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一般每个200米设置一个临时水准点,确保工作坑开挖的深度与范围,通过真空原理应用促使地下水排除【4】。
第三,顶管施工。为了必须施工过程中地下水渗入到工作坑中,应该将管道的直径确定为止水环的直径,然后对钢筋、水泥、砂石等原材料根据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技术要求把控好质量关,如果依照施工要求进行合理配比。在洞口的外围部分喷射防渗浆液,并且将止水环安装在洞口内壁的位置上,依照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技术的施工操作流程以及钢筋网安全的规程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根据边坡形状来规划钢筋网大小,依照网孔20厘米乘以20厘米的规格编制好钢筋网,在编制好之后,需要与锚杆交接处进行焊接作用,同时对钢筋网的强度与厚度必须保证与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技术要求相统一。在这些工作完成之后还需要进行调试工作,保证顶管机头各项参数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随后将橡胶密封圈穿入到指定的位置【5】。
        第四,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针对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作业来说,其最重要的就是防雷避雷处理。由于光缆中具有金属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吸引雷电。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混凝土规格、型号等具有明确的规定,在直径与长度方面必须达到3厘米以上,且内外直径比例控制在1:15左右。采用简体式凿岩机桩孔,孔径60毫米,锚杆采用22钢筋。另一方,坚持高标准与高要求的原则,施工企业要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对于混凝土施工不足之处及时改正。在这些操作完成之后,采用砂浆灌制技术,由于混凝土整体性要求比较高,必须保证其内部结构的完整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近几年,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取得较快发展,人们对市政道路建设的规模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技术属于一种非开挖施工技术,减少了由于施工操作对地表造成的破坏。文章从几个方面就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最大程度地保证市政道路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观胜;陈雪仙;屈立宇;戴元林;朱军;特殊环境下的顶管施工技术[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2]王暖堂;松散含水地层中土压平衡顶管施工技术[A];锚固与注浆新技术——第二届全国岩石锚固与注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8年
[3]白艳波;李志权;周文平;武志国;史曙光;小管径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在万源北路污水管道铺设中的应用[A];2018年非开挖技术会议论文集[C];2018年
[4]费琳娜;王晶;杨全斌;非开挖敷设地下管线技术的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燃气分会输配专业委员会2017年会论文集[C];2017年
[5]谭建国;祁志强;何国舟;注浆加固在顶管施工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18年
[6]王全贤;张鹏;张龙;泥水平衡顶管技术在强风化岩地层中的应用[A];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8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