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4期   作者:王日强
[导读] 目前,各行各业的发展迅速,从我国的发展阶段和现行政策层面上来看,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中心内容,又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王日强
        身份证号码:37068519760918****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目前,各行各业的发展迅速,从我国的发展阶段和现行政策层面上来看,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中心内容,又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具有公益性的本质和政府主导投资、投资额度大等特点,使得其工程造价受到特别的关注与重视。本文着重于对市政工程造价控制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其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实施及竣工验收等各阶段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从而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以期对于提高市政工程的造价控制与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市政工程造价;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引言
        市政工程造价主要是指市政工程中投入的各种资产,包括建筑安装工程、工程建设、竣工等环节中投入的费用等。市政工程造价对工程施工质量及施工周期影响较大,且施工周期主要受控于工程施工管理方面。但是市政工程具有工程量大、类型多的特点,导致施工管理难度明显增大。为了有效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和控制工程造价,在市政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制订出相应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确保在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市政工程建设造价费用。
        1市政工程的内涵
        市政工程(MunicipalEngineering)是指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在我国,市政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乡)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市政工程包括城市道路、桥梁、隧道与轨道交通、给水排水、供电、燃气、通信、生活垃圾及处理、园林绿化等城镇公用事业工程。市政工程作为政府出资主导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与城镇化建设配套的公用事业工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为全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因此具有公益性和非盈利性的本质。它与其他建设工程相比较,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①市政工程建设的开发投资主导方基本上是各级地方政府。虽然,近两年来国家政策层面上积极鼓励和推进以PPP模式开发和建设市政工程,其投资主体、资金来源和投资方式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是,鉴于市政工程的公益性性质,地方政府依旧是市政工程建设的主要规划者和最终管理者,对市政工程的开发和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②市政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一方面,市政工程为公共决策项目,其建设资金来源、建设标准高低、征地用地规划、环境保护、项目招投标等各个环节涉及到多方的利益平衡关系,受到社会环境及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另一方面,项目本身建设规模大,施工期短,施工地点多受市区限制,隐蔽工程多,建设工序繁多且复杂,质量要求高等,容易导致实施过程中出现诸多不确定性的问题。③市政工程项目的投资额度较大。市政工程一般建设规模大,为达到当地政府所要求的城市建设要求和品位,所需投资的金额往往较大,近年来全国用于市政工程建设投资额基本稳定在二万亿元左右。
        2市政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
        (1)市政工程投入资金决策方面的因素,主要指的是市政工程主要投资单位未能较好把控工程经费投资额度,使得工程建设费用过低,导致建设企业为了追求自身企业的经济利益,常出现减少工程建设必要开支等现象,甚至导致建设企业以偷工减料等行为达到企业盈利的目的,最终使得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无法满足设计需求,即市政工程造价过低诱发施工质量不达标。(2)市场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施工价格波动、竞争对手实力、市场行情变化、经济环境影响等方面,如施工人员费用增加、建设材料价格波动、施工机械设备租赁成本和土地资源成本上涨等均会造成市政工程成本增加。不可控成本的增加导致建设资金短缺,进而使得建设企业压缩支出成本达到盈利目的,进而对市政工程施工质量产生影响。(3)施工监理单位的影响,市政工程造价预算是按照一定的施工周期进行控制的,若施工监理单位的监管人员对施工进度监管不力或者施工组织计划不合理,就会明显增长施工周期,进而引起市政工程造价资金短缺现象。


        3控制市政工程造价的方法
        3.1采取多种经济方式选择材料与设备
        对于材料以及设备的选择,租赁的方式会造成很大一部分的浪费,市政工程的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还有财政金额能够投资的能力针对工程所需的材料以及设备进行购进,以此来保障材料以及设备的质量与水平,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浪费。对于部分使用较少或者使用周期较短的材料以及设备,可以采取合理的租赁,能够更大程度上保障材料以及设备的质量,也能够控制成本。
        3.2保障政策制度的统一
        现阶段市政工程造价在实际的过程当中出现了政策无法统一的情况,市政工程管理部门以及相关政策的确立部门应该对此进行调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政策以及制度的制定,减少甚至避免制度无法统一造成的质量问题,保障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同时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3.3科学有效的控制市政造价
        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对市政造价进行控制,这对于市政工程的整体建设而言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市政工程造价的控制对于市政工程的发展而言,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程竣工后的结算造价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工程造价的整体水平。政府方面应该调遣高水平人才来负责市政工程造价,对工程、政府以及人民能够尽责,科学有效的控制市政工程造价,坚持客观、科学、有效的工作理念,确保工程造价的整体水平和工程的总体质量。
        3.4实施阶段控制
        在市政工程的实施阶段,虽然工程设计及招投标工作已完成,其工程量已基本具体化,但这一阶段是工程实体的建设形成阶段,若管控不当,就可能会对工程造价的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一阶段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审查及优化施工方案,经过多方比选,选择一个技术切实可行、工期质量都有保证、成本较为经济合理的方案,从而达到从源头上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②加强监理工作的管理,建立一个高效健全的监理体系,确保工程项目质量、进度和成本的协调统一,充分发挥监理控制造价、增进效益的重要作用;③严格控制工程变更,严格落实执行现场踏勘、专家论证、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等各个环节的相关规章制度,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工程变更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尽量减少合同外费用的产生;④加强现场签证管理,制定签证管理标准程序,做好施工现场记录,做到“随到随签”,坚决杜绝定性化和含糊不清的签证的产生,确保索赔费用的真实合理性。
        结语
        市政工程的造价控制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策略性以及综合性都很强的经济管理工作,需要进行全过程、多方位的控制和管理,即包括对其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实施及竣工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有效的控制及管理。建设单位必须对其每个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行针对性的造价控制和管理,减少或避免项目实施中的潜在造价增加的风险,才能利用好有限的市政建设资金,发挥出市政投资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最终为全社会提供出性价比较高的市政工程。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应结合现阶段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对策,通过实施多元化市政工程造价管理措施及方法,在保证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最大程度降低工程造价,完善市政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各项制度与规范,促进市政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昊南.市政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6):71+73.
        [2]李雪芹.市政道路工程造价风险评价研究[D].桂林:广西大学,2019.
        [3]林长利.市政工程中给排水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179-180.
        [4]段雅雯.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4):164-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