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其中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安徽 安庆 246500
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无论是作为常住人口还是流动人口,他们都是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一部分。这就出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在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当中,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已经远远跟不上人口增长的态势,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尤其是城市降水导致的洪涝等,如何降低和利用这种问题,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就促生了海绵城市的理念。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城市规划;城市建设
引言
海绵城市作为指导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理念,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居民生活环境要求的持续提高,按照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已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城市的差异性及海绵城市理念应用经验的缺乏,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工作开展情况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凸显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海绵城市理念概述
在海绵城市规划中,要求对城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提升城市对于水资源的存储以及调配能力。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是在城市内部设置具有储水以及防水功能的设施、建筑工程等,对城市多余水分进行存储以及优化利用。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选择适宜的水资源净化技术,提升水资源存储以及再利用能力。有些地区降雨量充足,通过对大量降雨进行存储以及固化处理,可避免发生洪涝灾害。通过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至城市规划以及建设中,可避免发生洪涝或者干旱等灾害,改善城市环境。
2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措施
2.1确保城市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为了更好地规划建设海绵城市,需要重视对于城市的整体规划,确保城市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主要从三个层面入手:第一,从城市的整体规划层面来说,前期需要收集各类数据及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及分析,再结合各个城市的不同特性,例如现存的自然水资源数量及最大承受力、未来水资源的发展等等内容,从而确定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方向,实现在源头上遏制水污染、内涝等问题,保障城市供水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第二,从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来说,对于城市的建设规划,需要结合该区域的地形特征合理规划汇水分区,然后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根据不同土地的地质体系及不同的汇水分区,使用不同的建设方法,并且合理控制雨水,严格把控建设中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等指标。第三,从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来说,需要对于开放区域的土质、水文、气候等因素进行评估和分析,然后制定规划建设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时,需要仔细分析建设过程中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规避,从而充分满足海绵城市的规划需求。
2.2修复和保护天然海绵体
海绵体在海绵城市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自然降雨进入河流的占比还不到一半,其中大部分雨水要通过土地的漏渗、涵养,以及通过植被蓄纳并缓慢蒸发参与水气循环。这样进行处理是有多方面的好处的,不仅能够对生态环境有益处,还能够解决资源问题。但是,由于现阶段城市的大规模发展,没有对城市海绵体给予充分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海绵体的性能,这就导致只能通过城市的排水系统来将雨水排出,从而导致了内涝频发、径流污染、雨水资源大量流失、地面下沉、生态环境破坏等诸多雨水问题。湖泊、湿地等原生态的生态系统都是城市的天然海绵体,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原有地形地貌加以保护利用,打造绿色生态长廊,在城市中构建起一个生态海绵体系,促进天然海绵体的自行修复。同时通过水中培养植物、生态砌岸等措施来帮助自然生态系统的快速修复,加快对城市水系统的更新升级以及建设,在促进城市生态修复的同时,还能够具有调洪功能。
2.3道路规划设计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道路工程至关重要,因此,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应充分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在保证道路规划建设质量和安全性的基础上采用路面渗透以及道路绿化设计方式,提升城市道路对于水资源的储存能力。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对于道路绿化带,可采用下凹式设计方式,提升绿化带对于雨水资源的截留能力以及下渗能力,保证地下水位合理性。另外,通过应用海绵城市规划理念,还能够提升道路工程清洁率,避免雨水长时间停留在路面,进而对路面质量造成损害。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如果水源水质不达标,或者有污染问题,应采取有效的规划措施,将水排出至污水管道,避免对城市环境造成污染。另外,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还应注意提升路面下渗能力,选择透水性比较好的路面施工材料,建设透水率较高的路面结构,促进雨水入渗。
2.4提升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支持
由于城市出现了内涝以及干旱等一系列城市水问题,建设合理的城市排水系统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海绵城市就成了有效的方法之一。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应优先考虑更多地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天然矿藏、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因此,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第一,政府应在其中起主导性作用,积极对涉及到海绵城市建设的各个职能部门进行组织和指引,这样才能形成良好发展的氛围。第二,就是需要加强对于审批环节的管理和监督,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对于其建设的质量进行监控和管理。
2.5雨水渗流系统
在海面城市理念的规划指导下,可以通过建设绿色屋面来对建筑物外表面温度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整,从而降低现阶段城市的热岛效应对城市造成的不良影响。此外,通过对绿地的布置方式进行优化可以提高收集雨水的能力,如下沉式绿地的配置可以有效地减少地表径流量。绿廊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雨水渗流系统,然后将其通入河道,可以形成绿廊并且穿越城区核心地带。市政道路以及景观绿地降雨,经消纳富余水量通过溢流系统进入管网系统,并且将其送至雨水收集应用系统的末端集中调蓄。科学合理地打造下沉式空间,创设一个区域内的最低点,这有利于将附近的雨水汇集到绿廊中去。以排水规划设计方案作为依据,将两侧街区的广场以及绿地等地表径流,经雨水边沟、浅管以及排水管网等聚集在一起,形成汇集以及净化和调蓄中心。
2.6建立完善的水系及绿地系统
建立城市水系生态与景观联系,将中心城区生态系统融入区域生态系统之中,从而提高其稳定性,形成绿脉相连的城市总体景观风貌特色。在城市水系与绿地之间,由公共绿环与绿色廊道相互联通,共同构成城市的绿脉,建设与道路、河道水系相结合的绿色生态廊道,使城市内外的绿地斑块、基质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连续的绿色景观生态休闲走廊。
结语
海绵城市理念作为一种生态、环保、可持续的城市规划理念,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深入探索海绵城市理念应用的背景下,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到更多的城市规划工作中显得十分必要。在实际的规划中,有关主体要通过更新城市规划理念、合理改造生态海绵体、注重城市水资源分布与使用的模型分析评估等策略来促进海绵城市理念的科学应用,使城市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和有效。
参考文献
[1]梁田.海绵城市构建过程中景观设计要点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1):168-169.
[2]任永刚,梁鹤濮.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4):199-200.
[3]胡而思,李桂章,杨帆.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绿地规划探索——以南昌市为例硼J].包装世界,2016(05)L68-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