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2期   作者:范航
[导读]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于人们在舒适度和美观性以及安全性方面的基本需求
        范航
        身份证号码:42112619920205****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于人们在舒适度和美观性以及安全性方面的基本需求,所以需要相关的设计师加大对建筑结构设计的投入力度,认真分析当前建筑结构设计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制定出具有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以进一步达到提升建筑结构设计水平的目的,保障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从而更好的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1建筑结构设计的常见问题
        1.1图纸设计问题
图纸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也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图纸设计不仅关系到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也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从建筑结构设计方面进行分析,必须在图纸中明确墙梁柱强度等级、建筑材料、抗裂等级与抗震等级等有关信息。但是事实上,设计师在设计图纸时因为考虑过于片面,涉及的信息不全面,从而就无法保证图纸设计效果。
        1.2建筑变形缝设计不合理
为防止因热胀冷缩、沉降等因素造成对建筑物的损害,建筑物在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预留结构缝的问题。然而在设计实务中,相当一部分建筑的变形缝存在设计不合理现象。例如,部分设计人员设计伸缩缝不合理,将本应采用伸缩缝的位置设计成以后浇带替代,起不到防止或减少热胀冷缩对建筑物产生的损害作用;有的设计人员设计沉降缝不合理,未选择在建筑物转折点或者其他合理位置,起不到防止或减少地基沉降对建筑物产生的损害作用;还有的设计人员设计防震缝不合理,在建筑物两侧结构不同情况下,未合理计算,设计的防震缝间隙过宽或过窄,不能有效防止或减少地震对建筑物产生的损害作用。
        1.3承重柱截面高度设计问题
承重柱截面高度的设计中一些较小的问题在六度抗震设防区内会更加凸显出来。多部分的建筑物设计师在工作的过程中,基本上忽略了设防区的重要程度,所以导致了承重柱截面高度设计中一些较小的问题凸显出来,这种情况的形成会很大程度上增加工程梁柱的线刚度。因此使得在进行计算工作的时候必须要把梁换成铰接梁才可以进行设计计算工作。按照轴心受压计算为主可以节省出来较多的施工时间,但是容易造成约束弯矩的情况产生。如果柱顶抗弯的强度没有到达到施工标准的情况下,则建筑项目的质量以及施工的进展程度会受到直接性的影响。对于这种问题的呈现,建筑物设计师需要严格按照设计的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对建筑物承重墙的截面高度进行设计,从而有效提升建筑项目的实用性以及安全性。
        1.4设计人员问题
(1)设计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缺少严谨性,没有认识到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低级错误,进而导致建筑结构设计水平偏低。(2)在建模过程中一些数据信息是由设计人员通过计算获得的,所以计算结果精确性、有效性直接决定着结构设计科学性。但是有的设计人员能力有限,难以计算出准确结果,只好进行估算,这样就使得数据结果失去了准确性,严重影响建筑结构设计的精确性。
        2建筑结构设计问题的有效解决措施
        2.1重视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图纸设计
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动各项工作的稳定、有序开展,保障建筑的稳定性,在此过程中,需要相关的设计人员高度重视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严格遵循相关的设计原则,由于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较为复杂性的工作,所接触的数据信息也较多,所以设计人员应当依照有关的规范要求来开展建筑结构设计工作,除此之外,还要严格对图纸设计进行检查,寻找出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建筑的结构特点以及其他多方因素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最终以达到保障设计图纸完整性的目的。


        2.2科学设计建筑结构基础
建筑结构基础、地基是影响建筑结构稳定性、安全性的重要结构,因而设计人员需重视建筑结构基础及地基设计工作,保证建筑结构基础及地基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及可行性。针对大规模建筑物,设计人员需依据施工现场地质勘察报告选择建筑基础及地基结构,如此才可保证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合理。同时,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结构时针对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相应解决措施,如此才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时,需依据建筑施工现场环境特征、施工现场地质勘测报告,进行地基及基础设计工作,如此才可保证地基及基础设计方案合理性。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地基及基础结构复杂性随之提升,如此也将增加设计人员工作难度,设计人员在进行地基及基础设计工作时,需详细计算施工现场地基荷载能力,依据地基承载能力科学选择施工材料,如此才可提高地基承载力,提升建筑结构稳定性。
        2.3合理设计建筑框架结构
首先,设计过程中需尽量减少钢筋混凝土楼电梯井筒数量。其主要原因是:随着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楼电梯井筒数量的增加,建筑稳定性及安全性将逐渐降低;其次,设计人员需合理选择框架结构设计参数。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框架结构设计工作时,需依据建筑物街头特征,建立建筑模型,确保建筑框架结构设计方案的科学性;最后,设计人员需合理计算建筑结构配筋量。研究发现,若承重柱配筋率过高,则可能出现脆性断裂问题;若承重柱配筋率过低,则其承载能力过低。只有保证设计人员科学设计建筑框架结构,才可提升建筑施工材料利用率。同时,随着建筑施工材料利用率的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也将增高。设计人员需依据工程结构特征合理设计框架结构,如此才可提升建筑结构稳定性。
        2.4建筑变形缝设计
对于建筑变形缝的设计问题,应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具体措施包括:合理设计伸缩缝。按照伸缩缝的相关标准进行合理设计,全面考虑建筑结构、室内或土中、是否露天等因素,恰当设计预留间隙。例如,对于排架结构的建筑物,如果在室内或者土中,那么每间隔100m就需要预留伸缩缝,如果在室外露天,那么每间隔70m左右就需要预留伸缩缝;合理设计沉降缝。按照沉降缝的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做到沉降缝的高度与建筑物的高度相同。同时,还应考虑建筑物的具体类型、沉降缝的设置位置、地基土层性质等因素,合理设计沉降缝。
        2.5重视建筑结构设计人才的培养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需要合理运用现代化建筑技术手段,如 BIM 技术等,减轻建筑结构设计工作者的工作量,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精准的同时,促进建筑结构设计的现代化、科技化发展。另外,建筑企业还要重视培养建筑结构设计人才,通过组织建筑结构设计者积极参与相应的教育培训活动,使建筑结构设计工作者的设计水平不断提升,保障建筑结构的设计效果。
        2.6科学选材
针对建筑工程材料的选择,需要重点分析材料受力性能、材质特性等,良好的材料不但能够保证建筑结构质量,也能够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在建筑材料选择过程之中,必须结合工程项目具体状况,编制不同的材料采购方案,然后进行建材市场调研,通过对不同材料采购方案的对比,选出最优方案,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建筑结构质量,也节省了建筑工程造价。
        2.7完善建筑工程中承重柱截面的设计
加强对建筑工程中重要部位的设计管理是保证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最重要环节,所以,建筑工程整体工作人员都必须要提高对重要部位设计的重视,使其达到建筑工程对特殊重要部位提出的建筑要求。在开展承重柱截面设计时,需提前对整个建筑真实情况做全面调查,进而,开展初步承重柱截面设计工作,同时要充分做好安全预防措施,保证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解决措施,保障后续工作顺利开展。
        3结束语
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紧密的结合建筑和建筑所在地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对建筑结构形式、配筋量以及抗震强度等进行合理的选择,保证建筑的整体质量。建筑结构设计工作者应该不断的学习,积累设计经验,借鉴西方先进的经验,转化吸收,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从而设计出更多更优质的建筑。
        参考文献:
[1]王军.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J].居舍,2019(31):11+20.
[2]童励燕.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J].地产,2019(18):53-54.
[3]郭炜.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20(07):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