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长坤
东阿县曙光建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建筑项目不断涌现。因此,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现场管理成为了基础建设的重点工作内容,由于建筑工程技术和施工现场管理贯穿于各施工环节,因此,一定要对其引起足够重视。基于此,本文详细阐述了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现场管理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是把设计图纸和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是实现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主要阶段。施工现场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部分,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才能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确保施工安全,提高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对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 现场管理的意义及重要性
1.1意义
施工现场是指在批准的施工活动下进行的施工现场,施工现场不仅包括红线以下的施工现场和施工现场,还包括红线以外的经批准的临时施工现场,其管理表明,如何科学合理地组织和利用这些场地,保持不同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建筑立法和法规对承包商提出的要求。纯洁卫生的环境,对人的骚扰和对公众利益的损害。首先,现场管理的质量关系到施工活动能否正常进行。工地是关系到人流、物流、金融等建设工作的“枢纽”。网站是一个集专业管理、密切合作、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为一体的“节点”。施工现场管理是反映施工单位性质的一面“镜子”,施工现场管理是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的核心,必须有法制、执法、守法、执法的理念。
1.2重要性
一是建筑工地的管理是建筑管理和建筑公司管理的中心点。建设和施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投资收益,随着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出台,施工现场的管理越来越规范,但也存在不同的问题,因此做好现场管理工作非常重要。二是建筑工地为外包装,是建筑商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现场是公司的对外窗口,现场管理能够反映施工企业的面貌,向社会展示施工企业的形象。正确的企业管理可以为公司创造良好的声誉,给公司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现场管理可以给检查员留下更好的印象,以增加中标的机会。三是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是建设工程高质量的保证。良好的现场管理能使现场整洁美观,材料装载得当,大门敞开,有效地保证安全和消防,提高施工现场工人的工作水平。四是施工现场是一个多关系交汇的地方,由于施工现场管理涉及到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交通、消防、文化遗产保护等多个社会环节,施工现场管理应引起重视,为了遵守相关部门的规章制度,并与不同职能部门和周边人群保持良好的关系,良好的关系有助于项目施工现场的妥善、及时管理,包括监测单位、施工单位等。各部门的和谐共处对项目的建设至关重要。
2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
2.1建立健全现场管理制度
健全的现场管理制度,是高质量建筑工程管理的基础,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思想,完善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行之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都能使建筑工程技术的发挥达到极致,最大限度地满足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实施、设计要求的到位,最终实现施工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2.2构建合理的现场施工组织计划
现场施工组织计划是否具有合理性不仅关系到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能否正常开展,而且也可以为施工现场提供管理依据。所以,施工前设计人员必须落实好施工现场的调研工作,同实际调研结果相结合,按照招投标中规定的内容设计出合理的施工图纸,并且实施地质勘测,有利于编制出最终的现场施工组织计划。只有与实际相结合而编制的计划书才可以在项目的实际建设过程中发挥出自身作用。
2.3强化质检工作保证材料及工序的有效性
质量检查是建筑工程技术的现场管理的重要部分。科学有效的质检方法,对及时发现现场施工管理中的问题,诸如:施工材料的伪劣,施工操作过程中的偷工减料等问题得到监控。通过与监理、业主及政府相关部门的质检,可以使每一道施工工艺的质量达标得到保证,确保达达标材料进入现场施工,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而且可以通过从厂家直接获得质量保证合格证,购入施工材料,降低进货成本,实现统一调配,每项施工技术在整体工程施工中有效地发挥作用,减少施工过程中主观更改技术图纸,严禁凭着已有的经验随意改变施工计划或易动施工决策,保证工程施工技术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的顺利服务,从而提高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达到符合工程预期的质量要求和使用目标。
2.4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调度和管理施工人员,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施工人员素质较低和不听从管理的现象,这样极易引发一系列问题。因此,建筑企业在开展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教育方面的培训活动,同实际情况相结合,使施工人员了解到不重视安全危害而造成的严重后果,在培训过程中为其播放由于违反管理规定而造成不必要损失的纪录片,有利于提高其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4]。
2.5加强新技术的应用
主要探讨两种技术:
一是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所谓的绿色建筑,主要是在满足人们居住条件的同时能够尽量为居民创造更加舒适环保的环境,节约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尽量避免破坏环境。在建筑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已经成为了现如今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首先,建筑行业应当树立绿色环保的理念,提高对能源和环境的重视。其次,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应当充分将绿色节能问题考虑进去,以绿色施工理念指导建筑施工的全过程。此外,现如今居民更加关注居住环境,所以应当不断提高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为居民 创造更加怡人的场所,为居民创造亲近自然的条件。
二是桩基施工技术。首先应当保证护壁具有足够的强度。为了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受到土石方坍塌的威胁需要使用护壁进行预防,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保护比的强度是否能够满足施工要求直接关系着工程的顺利开展以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护壁的安全性需要设置护壁高出地面大约30cm。此外,在灌注工作前要注意护壁是否受到了地下积水的影响。混凝土的灌注工作非常繁琐,加强现如今建筑工程一般都有着庞大的工作量,所以需要大量的混凝土。在混凝土灌注中,首先要注意混凝土的心梗,避免太长的搅拌时间导致混凝土的各项指标出现变化,甚至出现离析等诸多问题。工作人员要根据灌注的时间确定混凝土配制和搅拌的时间,对搅拌的时长进行严格地控制。同时灌注导管会在灌注过程中受到很大的阻力,容易出现导管堵塞等问题,导致混凝土灌注的后续工作变得异常艰难。为了避免出现导管堵塞的情况,关注人员可以采用漏斗增加灌注量的方法,同时对灌注速度进行严格地控制。桩基混凝土灌注过程要一气呵成,避免中途停止,保证灌注的连续性和混凝土的完整性。为了充分保证灌注环节能够顺利完成,技术人员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对灌注的过程进行严格地控制,保证机械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同时做好其他工序的配合,充分保证建筑桩基施工的质量。
3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技术的施工现场管理,有赖于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有效的管理方法,制定出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建筑工程施工方案,对建筑工程现场管理进行一整套的、全过程的技术指导,充分发掘施工人员的潜能,提高现场施工管理的技术水平,对施工现场的人、财、物等方面进行优化配置,对影响施工质量的操作方法或施工工序进行检查及全面控制,最大化地加快现场施工的进度,降低施工成本,形成有标准、有规范的科学施工体系,环环相扣,按章办事,严格地按技术标准进行操作,使建筑工程技术在施工现场管理发挥指挥官的作用,针对施工技术管理弊端进行有的放矢的防范,使科学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朝着高效、健康发展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江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江西建材,2016,02:90+94.
[2]李雪丽,王战伟.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分析[J].江西建材,2015,13:87+89.
[3]史建华.浅析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J].江西建材,2017,10:29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