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技术措施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卷12期   作者:张锋1 徐辉2 金方明3
[导读] 随着我国大力发展基建,装配式建筑以其质量好、建设速度快以及环
        张锋1  徐辉2  金方明3
        1.330602********3010  浙江省 绍兴市   312000
        2.320402********5524  浙江省 绍兴市   312000
        3.330621********9177  浙江省 绍兴市   312000
        摘要:随着我国大力发展基建,装配式建筑以其质量好、建设速度快以及环保等优点,得到行业认可。但目前国内在装配式现场施工安全质量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场施工管理难度高,质量安全隐患也相对增加。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现场施工过程中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安全隐患问题提出施工过程质量安全管理要点,从而避免施工过程出现严重的质量安全管理事故。
        关键词:装配式;施工管理;措施
        引言
        当前所流行的装配式建筑,指的是用工业化的方式来建造房屋,也就是在工厂中完成大部分建筑施工所需的构件,输送施工现场,使用可靠且牢固的方式将各个构件连接起来。由于构件输送到现场,是需要使用传统的方式浇筑完成组装,因此,外观看出来与传统方式修建的房屋几乎一样。这种建筑模式和传统的建房模式相比,可以减少施工现场的工作时间,大幅度节省施工时所需要的电力、水与人力资源,同时大大简化了施工步骤。在工厂中完成能够减少施工现场的各种污染,减少产生的垃圾量,有利于对施工现场的管理。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就建筑项目施工的管理而言,与传统的施工模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工程在实际中的应用更加重要,其在以下几方面起到作用:①提高建筑项目一些部分的施工质量,提升整个建筑过程的品质。在进行装配式建筑的时候,由于一部分是在工程中进行的,在制作构建时,一般会使用机械流水线的模式来代替手工生产,这样可以减少配件的误差,使各个工序更加完美,保证配件的生产质量。②整个建筑过程管理模式的转变。在开展装配式建筑的时候,整个过程具有工厂化与标准化的特点,大部分生产环节更加完善,提高了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使用工业化的管理与现场施工管理相结合,使建筑项目显得更加的现代自动化。③大幅度提升管理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就当前的装配式建筑来看,工厂中的操作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半自动化,机器的生产速度会明显快于人工,因此整体的施工时间与传统方式相比大概会减少25%,原料的使用量减少30%,由此可以看出工作效率的较大提高。
        2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技术措施
        2.1做好人员培训
        安全施工是建筑项目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管理过程中,首先要确保不会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和伤亡,通过建立安全检查小组,可以有效地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且装配式建筑的要点技术要求操作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高,所以就需要,企业对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管理培训,让工作人员掌握到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难点,并能够学习到在工作岗位上的安全管理知识,培养技术人员的创新思维,从而提升技术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减少质量返工的问题,继而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另外,还要注重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施工人员是安全是工程项目的重中之中,也是建筑类工程的关键,更是建筑类企业获取利经济利益的保障,因为只有安全的建筑,才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人民群众去购买该建筑,生命是无价的,每一个人的背后都牵扯到整个的家庭,所以施工安全人员管理是最重要的环节。要确保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出现伤亡事故,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定期的对工程施工进行检查,并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讲解人身安全的知识,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这样可以在施工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还能够使长个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得到保障。如果发生人身安全事故,那么就属于重大事故,所以在进行人生安全管理,是要从细节抓起,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2.2全面进行施工要点把握
        要严格把控好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必须对施工要点进行精准的把握,施工要点包含有爬架、预件等,施工人员要对装配式施工要点进行严格检查、科学监督,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质量监管人员要对装配施工的所有部分进行严格检查,特别是关键部分的装饰材料等,看其是否达到合格标准;其次,针对难点和重点部位,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并重点解决装配式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最后,一旦施工流程、要点确定,要对现场进行严格检查,看其承载是否合格,现场区域是否稳定等。
        2.3构件堆放管理
        在开展建筑工程的时候,使用装配式的建筑施工技术,由于其工作的特点,必须要在材料的管理工作中,加强对构建的堆放管理。需要对这一工作采取有效的现场保护措施,以防在现场的堆放中或者运输中,对其造成无法挽回的损伤,影响整体的建筑质量[2]。同时一旦发现存在损伤的构件,需要及时进行维修或者直接更换,不可以视而不见,应付行事,我们都知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小小的构建可能也会损害建筑的整体质量。除此以外,在工厂加工好的配件,运到施工现场的时候,需要做好标记,以方便区分构件的类型,顺利的展开后期的工作。在构建堆放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将相同种类的构件堆放在一起,并做好支垫防护,同时也要开展硬化处理,修建排水装置,避免对构件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2.4构件生产及运输管理
        总包单位需提前确定各楼的流水段划分方案,构件吊装方案及吊装顺序,构件厂需根据构件种类、数量、人员、设备、工艺、场地、工期、现场流水段划分等各方面因素对自身生产能力进行合理评估,提前制订生产计划,合理确定模具加工套数。构件模具加工周期较长,构件厂需严格对深化图纸进行审核,避免模具加工出现问题造成返工从而影响工期。总包单位需严格执行构件发运计划编制及审批流程,根据现场进度及后续施工计划提前将构件发运计划提报构件厂,为构件厂运输车辆准备、构件装运留足时间。发运过程加强管控,严禁出现漏发、错发现象。总包单位及构件厂需建立严密的沟通机制,总包单位及时将现场施工进展,塔吊使用情况、卸车场地及道路占用情况和构件厂进行反馈,运输路况等信息反馈给总包单位,出现突发情况双方第一时间解决,确保构件发运及卸车顺利进行。
        2.5施工管理流程
        装配式建筑模式的其中一大特点就是预制构件在工厂生产完成后需要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吊装。运输阶段存在着很多不可测风险,诸如工厂及施工现场装卸工人的操作不规范、装卸使用的吊具不合理、构件堆码不合理、构件之间的垫块摆放不合理、成品保护措施缺失、构件与运输车之间绑扎不牢固、超高、超载、超宽等质量与安全风险。虽然相对于传统的建筑模式,装配式建筑节省了很多流程,但同时也滋生出了额外的风险管控,此时的建筑企业必须认识到传统的管理制度已经不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流程管理,需要构建一个全新的管理流程体系来支撑装配式建筑模式的有序进行,实现各个环节的精确配合,管理流程的完善与否对于各个环节的前后配合至关重要,合理的管理流程的制定及实施能够极大地减少损失并且对质量进行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建筑行业呈现出了产业化的发展趋势,装配式建筑以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了国家的支持。这会更好地实现绿色环保的生产理念,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的建设工程发展,装配式既具有许多优秀的一面,也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本文阐述了装配式建筑的优势所在,分析了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技术要点,并提出了做好人员培训、完善现场管理、注重技术创新等三个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措施。因此衷心发希望本文能够为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管理提供参考性的意见。
        参考文献
        [1]张黎.BIM及RFID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
        2019(05):103+13.
        [2]罗毅.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建筑技术开发.2019(23):132-134.
        [3]王敬.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9(8):110-111.
        [4]周遂.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5:242-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