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卷12期   作者:覃士东
[导读] 地质勘察在建筑工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摘 要:地质勘察在建筑工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地质勘察可以获取施工场地的各项具体参数,有利于后期工程设计人员的工作。本文从地质勘察的原因开始介绍,就地质勘察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期望能起到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解决措施
        
        1 地质勘察原因
        工程地质勘察是进行工程建设的一项基本工作,其中包含了场地、地质条件方面的勘察和建筑物的基本要求等级确定。所谓建筑场地勘察指的就是对施工范围内和附近一部分的场地状况和地质条件进行勘察。以地形和地貌为标准,建筑场地可以划分为三种:简单、中等、复杂场地。简单场地顾名思义即地形与结构相对而言较为简单,地形较为平整、地貌简单、土质单一或变化不明显、地下水对地表和施工过程中的影响较小或没有的施工场地。非常多的建筑工程在简单场地都可以进行施工,并且只需要在施工之前进行简单的处理。在中等场地中,地下水的位置并不是很深,其对地质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或威胁,场地中的地形落差相较于简单场地也大大增加,地质结构不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组成地质组成,且其中的土壤性质并不稳定。中等场地在投入施工前一定要做好对地下会和土壤性质的防护措施,保证其对建筑施工不会对施工质量带来影响。复杂场地中地势起伏较前两者而言最大,场地中的地下水会给建筑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地质结构也更加复杂化。在对复杂场地进行施工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地下水和地表地质层进行对应的处理工序,才能对其进行建筑施工,防止因地下水或地质结构对建筑工程带来不利因素。
        2 地质勘察中出现的问题
        2.1 重视程度过低
        通常情况下,对建筑工程进行地质勘察需要对地质结构和有关力学性能指标进行确定。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可以决定地基的建设方法和建设怎样的地基,如何对地基进行处理;而不同地质下的力学性能指标也会存在差异,其会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项目成本造价。若有关勘察人员想要取得某场地的地质状况,一般情况下应当使用钻探的方法。但是有一些地质勘察人员并没有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勘察的结果不够准确,对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
        2.2 勘察方法落后
        有一些公司在进行施工前的地质勘察时并非选用钻探而选用静载荷试验对建筑工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但是研究结果表示,这种方法并不足以严谨,无法得过最精确的工程数据。首先是工程场地两侧的土质结构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其压裂深浅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因此相关勘察人员就无法对地基承载能力进行准确评估与勘察。比如,倘若在进行某次建筑工程的地质勘察时,检测结果表示土层的两侧均有压裂,那么就没有办法证明土层压力值稳定。从这一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勘察方法较为落后,其中的科学合理性并不高。
        2.3 勘查质量偏低
        同过去进行比较,现如今的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行业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市场环境和过去大大不同,因此便出现了非常多的地质勘察单位的勘察报告质量偏低,更有甚者对建筑工程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举个例子,某单位的地质勘察报告中缺少土木工程相关试验这一关键的施工数据,导致在进行施工及时评价时无法根据报告进行;有时也会有报告中只存在文字分析却没有具体的相关数据,导致相关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对项目工程的地质条件无法全面掌握,给工程设计带来了较大困难。
        2.4 钻探技术应用问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全球的科技水平不断上升,众多的有关建筑工程的地质勘察方面的先进科技研究也不断出现,我国相关地质勘察单位在进行勘察的过程中也要及时革新自身的勘查技术,提升建筑施工质量。但是按照现在的状况而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技术部门和劳务部分已经彻底分离开来,原先的经济责任制下的钻机如今变成了个体钻机。这一改变导致勘察单位能够动用的勘察设备不断减少。在这样的一种背景情况下,有关地质勘察单位通常情况下会同个体钻机进行合作,通过这样的方法来保障自身的勘察速度。但是因为拥有钻机设备的个体越来越多,但是却没有相关的条例对其进行统一化的管理,这就导致施工现场由于钻探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比如,在个体人员在进行钻机操作的过程中,并没有遵守勘察工作相关的标准要求,得出错误的数据使得实际施工作业的结果和标准不相符,对工程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


        3 解决问题的措施
        3.1 提高建筑单位认识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非常基础的项目,但是相关建筑单位一定要对其报以高度重视,在进行工程建筑的不同阶段都要坚持落实地质勘察工作,全方位进行考虑,保证勘察工作得以顺利科学进行。并且在进行勘察工作之前还要参考工程项目的实际状况,例如环节、土层结构等进行分析,确定合适的地质勘察方案。例如在进行取样实验的过程中,相关操作人员一定要保证取样的基数足够大,并且准确地从众多试样中找出最可以代表该地区土质的样品,根据其进行地质状况的分析。倘若该区域的地质状况较为特殊,同样也应当遵循取样原则进行大量取样,而倘若得出多个区域的地质条件相同的结果,也可以选择讲采样的范围进行合理的放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3.2 加强技术管理
        在进行建筑工程地质勘察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和勘察人员并非来自同一企业,因此二者间并不存在上下级关系,所以在进行监督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较大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状况,我们可以将施工和勘察单位之间的联系增强,可以对定期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项目监督。在进行监督的过程中,对勘察技术进行重点监督,使相关工作人员明白自身工作的重要性,选用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此外对于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也要加大力度,注意培训质量,增加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鉴于勘察工作往往具有极高的工作难度且工作条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对于要增大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重点专注需要用到较多勘查技术的岗位的人才培养,使其可以将勘查技术更好地应用在工作当中。
        3.3 新技术引进
        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我国的各个领域,这一技术的普及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勘查技术带来了新的进步。在进行地质勘察的过程,相关单位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同勘察工作进行科学合理地结合,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并适时进行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引入,既保障地质勘察工作的质量,又使得勘察效果得以最大化提升。现如今涌现了非常多的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技术,我们要善于结合各国的研究结果,取长补短,不断增加自身的施工技术,使得我国的建筑施工不断走向标准化。
        3.4 健全管理制度
        完备的管理制度是建筑工程地质勘探质量的前提保证。相关勘察人员应当在实际勘察前进行场地观察,对施工场地的状况有一个大体的把握,并进行数据记录,以方便后期工程设计人员的工作。此外,进行实际勘察工作前,勘察人员还应当根据场地观察的结果编制出一份勘察刚要并提交给技术负责进行审核,确保合乎要求后才可进行勘察工作。
        3.5 提升报告质量
        在对场地的所有地质资料进行掌握后,相关工作人员也要对工程场地的地质进行整体把握,同时也要将工程附近的地质情况也考虑进去,通过这种方法保证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为之后的施工单位的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保证其制定方案中的每项都有据可查。
        结束语
        综上所述,若想要使我国的建筑工程水平有所保障,相关单位必须严抓地质勘察质量。在解决质量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从重视程度、勘察技术的科学性、实际钻探应用问题等角度来解决。只要以上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便会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王丹. 分析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门窗, 2017, 000(010):70-70.
        [2]荣坤. 分析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7(2):00147-00147.
        [3]徐运筹.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山西建筑, 2018, 044(036):69-70.
        [4]程燕. 工程地质勘探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6, 000(011):329-3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