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水利项目的发展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水库大坝坝体填筑施工技术是水利项目的关键组成部分,为此不可小觑。在水库大坝坝体填筑期间有很多需注重的问题,本论文将某水库作为案例,针对该项技术展开深层次地剖析,期望予以水库坝体填筑施工人员有益参考。
关键词:水库;施工;坝体填筑;控制;技术
1.引言
水库大坝坝体的填筑对于水库的长时间运行而言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我们的生活间也存在密切关联,经过对小二型水库的探究剖析能够全面掌握水库坝体填充的过程。为确保坝体填筑项目满足有关需求,在填筑时应当依照有关要求填筑,选择质量达标的材料,配比与设计要求相符。在填筑完工之后应当对其加以检验,确保质量满足有关要求。本文中某水库大坝工程项目是在2017年建设的,在修建水库坝体和电站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所采取的是重力型的碾压混凝土,所涉及的土方量大约在12.4万m3。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有效利用填筑施工技术建设该水库,其高层由原来的359升至378,填筑土方大约3万m3。本文针对某水库大坝工程填筑施工技术进行深入探究。
2.大坝工程填筑施工技术分析
2.1 施工之前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
首先,要把基面找平,实施垫层料摊铺的过程中要确保基面的高度差和平整度得到科学合理的控制,尽可能确保其高差在3cm范围之内。其次,再结合找平后的实际高差,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完善。
3.2 挤压边墙,确保其成型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委派专门人员有针对性的控制好挤压机的行走速度,确保其充分控制在每小时60以内。在搅拌运输车卸料时,要有针对性地挑选相关物料,同时要把刚出料的粗骨料进行剔除,确保其出料质量匀称的情况下,再进一步向挤压机的受料仓里面注料,有效提升用料的质量,同时确保搅拌机和挤压机能够同时运行。
3.3 针对坡体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
针对与两岸靠近的斜坡而言,挤压机无法施工的地方,要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立模浇筑。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料和挤压机同时运用,在运料的过程中尽可能采用翻斗车,平仓通过人工来操作,有针对性地采用钢钎和木棍来有效修整坡体的平面。
3.4 注重把握好填筑碾压施工工艺
在针对水库大坝进行施工的相关环节,相关技术人员要有针对性的测量好填筑工程的具体情况,把握相对应的材料,并且分区、分步骤的进行,确保运行结构与项目的需求有效吻合。在前期的准备阶段,要有效转化填筑层,与此同时,也要测量里层的厚度,在工程填筑之前,要集中划分相关的区域,进一步明确各项内容。做好相关标准框架和铺设位置的测量之后,要做好标记,更加系统集中的处理好木桩的吊线。在装渣操作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对液压反铲挖掘设备展开集中化的处理,进一步有效应用备用铲车来装车。另外,在大坝铺设的中心位要做好碾压工作,尽可能有效采用相对应的软件,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振动碾压的过程中,要结合大坝中心线开展各类工作,相关技术人员要有效采用蛙式夯实设备。在使用堆石料的过程中,要通过进退错距的方式有序进行。在实践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这样才能确保其在错距时掌控好震动碾压设备的宽度,提升其实用性,以此保证现场碾压试验项目更科学合理,取得应有的成效。
3.5 水库大坝工程推进过程中的填筑碾压技术模块
(1)技术要求。在水库大坝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要着重针对管控体系进行有效完善,着重把握相关的技术要求,从而充分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运行机制更加高效,相关技术人员要从实际需求出发,针对相应的管控体系和层级结构进行不断的优化。首先,相关技术人员要集中化的管控整体项目的物料,特别是针对相关细料要进行全面细致的铺设,以保证工程项目与相应的标注有效吻合,而且能够确保整体运维操作流程更加规范有序。其次,要集中化的碾压相应的石料,从中心线开始碾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碾压的盲点,要采取小规模震动的方式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控,以确保各项施工管理工作有序推进。
同时,要结合实际的运行体系,构架相对应的系统化处理模型。如果在碾压的过程中有碾压不到的位置,相关技术人员要小规模的震动碾压,使其符合运行要求。最后,技术人员要从工程项目的推进实际出发,尽可能在最大范围内做好物料的铺设工作,对于系统中的分块铺设,要确保工程项目每一个区域连接缝隙可以得到有效的管控和处理,有针对性的利用砌筑台的运行类型和接坡,进一步有效压实整体结构。针对下游位置而言,技术人员要有效结合坡度进行砌筑。(2)水库大坝坝体填筑碾压技术质量控制。首先,要有针对性的处理好料场的各类情况,确保整体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标准有效吻合,使颗粒的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充分满足建筑施工需求。同时要有效完成相对应的管控目标,使管理层级结构不断优化。其次,要集中处理相关步骤的建筑系数,并进行综合性的管控,因为建筑系统中对于颗粒有特别高的要求,所以要确保其精准性。针对这样的情况,项目管理人员要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动态化的管理,着重考虑到各类影响因素,系统化的控制洒水量等等。
4.减少坝体沉降变形的举措
坝址地质状况繁杂,大坝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沉降,为减小坝体沉降与形状改变的幅度,保障填筑施工顺畅进行,需要对风化岩掺合料的匀称性、填筑压实程度、喷水湿化进行有效管控。因此,本项目在填筑作业过程中,采用下述举措对坝体的沉降与性状改变进行管控。
4.1 掺合料掺配均匀措施
施工之前,首先开展比较具体的查勘工作,在装料之前一定要进行级配实验,拌匀之后的料才准许装车运输;在装料的过程中指派专门人员指挥,且安排质量检验工程师在现场进行把控,对掺配不匀称的料,必须在装车的过程中利用挖掘机进行搅拌,且在备料、卸料等过程中多次进行掺合,且增强填筑区域的施工控制,填筑坝面上由专门的人员引导卸料工作的开展,对于岩质比较恶劣的石料尽可能运用到下游次堆区域的填充作业中,不可运用掺合不匀称的石料。
4.2 上坝料充分湿化措施
对风化料进行全面的湿化,是降低坝体沉降变形可能性的重要举措。作业过程中可运用下述三种举措:第一,上坝料在堆料场地进行水分喷洒,让强风化料预先便软,呈现为湿润状态;备料场与掺配料在喷水之后不宜马上上坝,应当进行充分的湿化之后再上坝,在开挖料场难以实施喷水作业时,可尝试在运输车上喷水的方式。第二,上坝之后的重要上坝道路便设立一定数量的加水站。第三,上坝之后压实之前喷水,上坝料平摊之后运用坝面辐射洒水管进行湿化,依照压实实验明确的加水量实施洒水作业。
4.3 改进施工技术, 提升堆石体的压实度
堆石体后续的形状改变幅度和堆石体填筑碾压度间存在紧密关联,填筑碾压度大,压缩模量的数值便大,堆石体形状改变的幅度便小;反之也是一样。填筑压实度是减小坝体后期沉降幅度的重要环节,要提升堆石体的碾压程度,唯有依托填筑碾压施工技术的改进,让坝体填筑达到设计的各个要求。依据之前近似项目的建设经验,本项目计划运用下述两种举措:首先,严控堆石料场堆石料的质量、等级,依照监理工程师所准许的掺合料实施作业。对堆石体填筑碾压程度进行多次实验,保障堆石料的压实水平。其次,作业过程中增强填筑碾压施工质量管控,对堆石料的碾压次数、洒水数量、石料摊铺厚度、堆石料的级配进行严控,依照填筑压实实验指标开展实际施工,尤其是对坝体填筑的部分重要位置,比如坝体分期填筑接合地带的处置、坝体和岸坡连接地带的填筑、垫层斜坡压实连接部位的处理、坝体垫层区和过渡层区连接地带的处理、大坝周边缝的压实等,应着重管控,力争进行高标准施工,由专门的人员在作业现场进行监管,确保施工质量。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充分看出,在水库大坝坝体填筑施工过程中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着重做好填筑施工技术的选择和优化工作。同时对技术的运行进行有效监控,使其符合相应的设计要求和规范,以此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施工水平,确保水库大坝工程呈现出应有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先行.高面板堆石坝大坝填筑设计与施工[J].水力发电,2014(3).
[2]白天泉.高喷灌浆技术在水库大坝坝基处理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6(8).
[3] 林万龙.水利工程质量管理[J].福建建设科技,2014(5).
[4]王铁刚,王最恩,夏敏,等.水库大坝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16,19(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