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建筑行业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质量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重点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项目后期运行安全性、可靠性。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特点及其管理的必要性,其后详细探讨了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管理的重要因素———人、机、材、法与环境,最后围绕工程案例详细探讨了如何针对上述因素把握好项目质量提升工作,切实打造高品质工程。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质量管理;重要因素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商品房建设行业迎来了暴发式增长的时期,随之而来的是建筑工程规模的日益庞大及施工难度的持续提升,这使得传统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近年来,在大型建筑工程不断投入建设的背景下,由于管理缺失造成施工质量问题的案例并不罕见。为此,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1.1质量控制意识较为薄弱
施工单位的领导者将大量时间精力放在市场公关上,忽视该商业楼施工建设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出现了不按照施工图纸施工、施工质量不符合技术规范的现象,最终影响着该商业楼的质量,埋下安全隐患,无法保障用户的生命安全。
1.2工程材料因素
工程项目的基础支撑,材料因素占有重要位置。材料是工程的构成,每一个项目内容和实施环节,都要使用工程材料。材料质量对于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水平,影响是及其巨大的。材料质量因素,可以分为性能、结构、成分等多种要素。现有的工程材料市场上,材料种类繁多,质量也有较大差异。选择工程材料,要符合工程项目标准。在材料方面,要注重材料的质量管理。如对于工程施工中,钢筋材料要符合建筑应力和承载力,不同的工程结构对钢筋材料的要求不同,高层建筑的钢筋标准会高于普通建筑。对于混凝土材料来说,混凝土的质量与水泥、砂石、水分等成分比例相关,也与搅拌时间和方式相关。还有其他的材料,包括主材料和配料,都要以实际工程情况作为参考。可见,在考虑到工程项目的材料因素时,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对材料实施控制和管理。
1.3工艺方法方面的因素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工艺方法主要包括操作工艺、施工方案等,其是否正确、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直接关系到项目质量能否得到保障。根据实践可知,一个单位工程可分为多个分部工程,并可继续划分多个分项工程,必须科学编制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做好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与操作指导,确实保证工艺方法有序落实,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质量控制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加强对隐蔽项目的管理
本文分析的实例工程设计和建设包含有许多隐蔽的项目,对隐蔽的项目的管理与控制对整体建设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而且,隐蔽的工程项目在施工验收和工程结算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管理好隐蔽的项目可以保证工程造价的正确性。由工程项目的实际实施情况来看,必须在基础施工中验槽的环节,检查土壤宽度、深度和土壤质量是否符合建筑土壤设计的要求,并与相关管理人员协调其他流程工作。在建造隐蔽的建筑物前,必须对建筑所选的材料进行检验。施工期间,被隐蔽的工程,其部分材料状况要随机抽查,不符合施工条件的,不得使用。同时,为了保证施工设计施工的顺利进行,还要检查钢筋的数量,间隔和规格。混凝土浇捣前检查钢筋的走位情况,一旦出现变位则需及时校正。
2.2工程项目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准备阶段是保证工程项目有序进行的重要环节。建设单位首先需要提高对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依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目标,并保证每个参与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人员都能明确管理目标。建筑工程项目涉及的施工环节较多,且过程存在较大的复杂性,因此,建设单位需要建立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同时,保证相关专业人员的配备,建立责任追究制,确保工作人员明确其各项职责,保证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建设单位需要向负责工程项目的设计、监理等部门和机构提供与建筑工程相关的材料,并保证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勘察工作是工程设计工作的基础性环节,对于设计人员全面了解与掌握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建设单位需要在工程项目的勘察环节向负责勘察工作的机构和单位明确工程项目需要勘察的范围、深度以及技术要求,保证勘察工作的全面性。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需要以项目设计方案为主要依据,因此,在工程项目设计环节,需要建设单位积极与工程设计人员进行全面沟通,明确建筑工程的使用意图和要求,保证项目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设计方案制定结束后,建设单位需要与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及时发现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调整和修改,避免后期施工中质量问题的发生。在合同方面,建设单位需要与施工单位共同针对合同条款进行反复全面细致的审核,发现合同条款存在漏洞需要经过双方协调进行修改,进而有效保证施工双方的根本利益。施工前,建设单位需要与施工、监理单位沟通,制定出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方案,确保建设单位与其他参与项目建设的单位履行好各自的职责,保证工程项目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2.3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施工开始前的各项准备是影响全局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给出符合建筑工程需求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组织计划、质量保障措施及质量应急预案等内容。材料和设备进场后做好质量抽检,禁止不达标的材料设备进入施工阶段。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要反复进行技术交底,防止施工与设计不符。研究制定施工过程管控流程,明确各工序质量控制要点,使各施工工序有序开展,施工质量得到严密监控。质量控制活动必须伴随着所有施工流程而展开,任一环节发现质量缺陷都需要进行一次纠偏,如此反复,直到施工过程和结果未检出任意质量问题。为此,必须紧紧把握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尤其是要重视隐蔽性工程的质量管理,对照图纸及标准规范逐项反复检查,避免反复施工整改,确保所有质量控制要点均处于全程可控状态。另外,还要充分考虑各种突发状况,尤其是施工环境出现突变时,必须及时有效地进行多方协商沟通,恰当调整施工技术或工序。
2.4加强施工原材料利用制度
在信息时代中,建筑企业需要了解建筑施工原材料的价格,采取货比三家的购买方式,选择高质量、价格优的施工材料,应该选用绿色环保施工原材料,确保材料的质量过关。另外,公司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进行检验,即检验钢筋级别与种类、砂石含水量、骨料直径等内容。同时做好施工原材料进场的登记工作,全面落实责任制,落实到个人,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以及时找到负责人。建立奖惩制度,对于施工原材料购买过程中存在着违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避免不廉洁行为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人、机、材、法与环境是影响质量控制与管理效果的关键因素,在工程实践中,必须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将其落实到位,保障施工、管理人员均具有高度的质量意识,能够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各道工序的施工,同时全面落实施工现场材料、机械设备以及环境的检查管理,为施工操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保证项目质量达到既定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继开.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8):48,14.
[2]孙伟伟.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解决对策[J].黑龙江科学,2020,11(12):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