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楼地面裂缝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技术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卷12期   作者:邓长明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随着建筑工程在设计环节和施工环节频频出现问题,作为房地产的主体,其建筑物所存在的裂缝问题已经威胁到了人们的人身安全,有关部门和国家单位也开始关注此类问题。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析建筑工程楼地面裂缝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技术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楼地面裂缝;预防措施;处理技术
引言
        当今建筑工程全过程管理中,工程质量是个永恒的主题。建筑工程楼地面裂缝是质量通病之一,属于结构裂缝范畴。结构裂缝不仅影响结构的整体性,使得建筑工程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且极有可能影响使用功能或缩减使用寿命。单从楼地面裂缝来说,产生裂缝的原因较多,比如材料不合格、施工方法不当、养护不足、季节性施工措施不到位等等。这里不做详细说明,本文重点分析预防措施和简单处理技术。
1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主要危害
        对于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即使施工建设工作做的再严谨,施工质量控制的再好,裂缝问题也可能是存在的,这与我们目前所应用的建筑技术是有着重要关联的,而一旦建筑结构产生了大面积的裂缝问题,那么就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了,这对于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当房屋建筑施工建设完成后,必须对其进行严格验收才能交付使用,如果验收过程中发现了过多或是过大的裂缝,那么这一项目就是不能交付给用户居住的,也无法进行买卖,开发商所能获得的市场效益会受到较大影响;混凝土是房屋建筑工程的最基本原材料,而如果这种原材料的采购质量不过关,或是没有对其进行精确的配比,那么房屋建筑的整体粘度和承载力就都会受到影响,部分墙体就容易出现下沉和裂缝的问题,房屋的施工建设质量也会随之受到影响。
2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2.1地基变形裂缝
        在导致建筑工程产生裂缝的众多原因中,最难处理的是因为自然环境活动所导致的裂缝产生,因为大自然的变化虽然是可预测的,但它却是不可控制的、不可逆转的。而其中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自然因素是地基变形,大部分建筑工程在竣工以后,可能会遇到地壳运动的现象,或者会遇到其他的地下作用力,这会导致地基可能会出现纵向下沉或横向位移的现象,这些现象会对建筑物产生一个巨大的作用力,一旦混凝土的抗拉能力抵不住这种作用力的冲击,建筑工程就会出现裂缝。
        2.2施工技术以及保养工作的不科学性
        所有建筑结构几乎都是由混凝土材料构成的,这就说明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整质量及其科学合理性都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的,而房屋建筑是否会出现裂缝问题也会受到混凝土的配置比例以及原材料质量等因素的影响,从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环境来看,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工艺仍处于起步阶段,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针对混凝土材料的配比技术仍是相对滞后的,因此,在进行这一工作时还需要借助施工人员的技术经验或是仍采用传统的技术,这是很难保证配比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的,那么结构裂缝在这一情况下就是容易出现。
        2.3温度变化及混凝土收缩
        大面积混凝土在浇筑后,水化热量大且积聚在内部不易散发,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而表面产生拉应力,则混凝土表面会产生裂缝。混凝土结硬以后,随着表层水分逐步蒸发,湿度逐步降低,混凝土体积减小,产生缩水收缩。混凝土收缩会在表面形成纵横交错、呈龟裂状的收缩裂缝。
3预防措施
        3.1人员方面
        加强技术交底管理和质量教育工作,对工程难点和特点、技术要点和质量通病的预防进行详细的交底,使作业人员掌握混凝土施工要点和裂缝预防措施。项目部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发现工人违章作业或不按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工作操作时,必须责令改正。

必要时安排专人旁站监督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和成品保护等影响结构质量的重要工序的作业过程。
        3.2材料方面
        混凝土材料作为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普遍都会选用的材料,我们必须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科学选择,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要严格的检查其质量,检测其各项性能参数,精确的计算出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使用过程中应严格的把控其温度,如果其温度控制效果不佳,那么房屋的墙体结构就易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从而导致房屋建筑结构出现裂缝问题。
        3.3施工环境方面
        (1)建筑工程很难躲过季节性施工,因赶工或完成节点事件,必须进行雨季或冬季混凝土施工时,必须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混凝土遇雨离析或受冻而强度降级。(2)一般情况下,雨季楼地面施工时应防止混凝土不被雨水淋湿,露天作业遇雨时立即停止施工,设置施工缝,覆盖混凝土面等措施。雨水较少时,及时完成施工段混凝土浇筑工作。雨水较大时,不能继续混凝土浇筑作业。因雨水浸泡的混凝土,应该拆除重新浇筑或进行技术鉴定后再进行后续作业。(3)夏季高温季节施工时,应减少混凝土的生产、运输和浇筑环节时间,现场可以设置移动罩棚等。白天气温较高可以选择晚上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组织足够的劳动力及时完成浇筑作业,加强养护管理。(4)冬季施工应编制专项方案,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温措施。
        3.4施工方法方面
        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作业时应注意相应的方式方法,为了更好的将混凝土结构的内部热量散去,建议采用分层分段的方法,保持结构内外部温度的统一性,有效避免结构裂缝的出现,在浇筑混凝土作业完成后,应定期的对结构进行养护,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是一类长时间的工程,因此,即使在项目竣工完成后,也应对其进行有效养护。
4处理技术
        4.1直接灌浆法
        裂缝宽度在1mm以上的静态裂缝采用直接灌浆法修补。灌缝使用材料为甲乙组份环氧结构灌注胶、AB组份固缝修补剂。施工前对裂缝处应清理干净;然后按要求配置灌浆料;灌浆料配置完毕后即进行灌浆处理。灌浆后使用机械切割、打磨多余浆料。
        4.2填充处理技术
        填充处理技术针对的是在裂缝出现后所采取的措施,建筑在出现裂缝之后,要运用相应的技术方法来对裂缝进行填充,特别是一些比较大的裂缝,需要有足够的尺度来进行完善和加固。裂缝填充技术属于一种比较简单的施工方法,步骤简便且难度较低,施工效果也比较明显,对于一些裂缝比较小的墙体,可以进行完善填充处理。
        4.3高压注浆法
        首先将裂缝清理干净;其次沿裂缝方向布置注浆孔并埋设注浆嘴;设置完毕后采用封缝胶封缝并高压注浆;注浆完毕后拆除注浆嘴并打磨封缝胶,复原基层。结构胶经高压填充所有细微裂缝中,提高断裂面抗裂强度。因此,高压注浆法特别适合受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会不断变化的动态裂缝修补。
结束语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面对其建设过程中易出现的结构裂缝问题,我们应在明确其主要危害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更加科学合理并且具有针对性的裂缝控制方法和处理技术,不断完善房屋建筑现有的建筑方式方法,妥善的处理好房屋建筑的结构裂缝问题,提升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参考文献
[1]梁海峰.建筑结构设计中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J].四川水泥,2018(09):98.
[2]林建太.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及其防治对策[J].四川建材,2018,44(09):86-87.
[3]王玉堂,李泽峰.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居舍,2018(25):92.
[4]杜本海.建筑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治策略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8(16):56-58.
[5]余军.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38):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