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时常会受软土的影响,而影响到地基的质量,同时也会对工程的施工速度产生一定的影响,而针对此情况,积极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则显得十分重要。但以当前情况来看,在软土地基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还较多,所以还应针对软土的主要性质、特征来提出相应的对策,有效解决软土地基施工问题,从而保障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与此同时也非常利于推动建筑企业获得不断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问题;对策
前言:
工程建设能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而在进行建筑工程建设时,软土地基的施工为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因素。对于软土地基来说,具备侧滑强度较大以及弹性较大等诸多特征,会致使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一些问题。并且,也会因软土地基施工之中,技术运用不合理以及加固施工不全面等影响,而对于最终的施工质量造成消极影响。因此说,在进行软土地基施工时,还应有所针对的应用相关的施工方式以及技术等,积极进行质量控制,如此才更利于推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飞速发展。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问题
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问题还较多,若不及时解决,那么就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拌和以及水泥质量均为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要素,若施工材料质量较低,砂率偏大,水灰比失衡,或是在施工过程中振捣的时间过短,则易于产生不均匀以及不密实的状况,且也会致使混凝土构件产生空洞以及蜂窝状态等,更甚还会锈蚀到钢筋,降低其强度,进而就会破坏到构造的整体性,也会降低构造的抗弯曲,抗裂以及抗冲击等方面的能力,而建筑工程的寿命也会因此而受到严重的影响。若混凝土在高处掉落,那么为避免产生离析问题,其倾落高度则需大于2米,而后利用振动流管以及中筒设施下落,在倾斜高度大于10米时,那么则需安装减速装置,但在施工期间此点却易于受到忽略。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时,较易产生桩基偏离的问题。桥台或者软基处理不当,未能完成沉降上部结构与桥台就已然完成建设,软土实际下沉速度会大于桩的实际下沉速度,如此则会致使桩基受偏压荷载的影响而产生负摩阻力,桩基在此作用之下会易于产生侧向滑移或是竖向沉降的状况,桥台也会随之侧移或是偏斜,导致桥梁脱离支承,造成梁压曲,从而影响到软土地基施工质量。
基础处理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若基础产生沉陷变形的情况,那么也会对于软土地基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但以当前情况来看,在基础施工期间却不乏产生技术处理不当这一问题,如地基土质未能够与设计内容保持一致性,地基的承载力也较为不足,未能够科学选择承载力较大及水稳性较好的换填材料实施填筑,并且也未能够严控各项施工工序,如此则易于产生基础不均匀沉降的状况。
在软土地基施工之中,板梁起拱也为一项典型的问题。如在施工过程中,为促进底模的快速周转,防范因台座较多而加大施工成本,所以会在浇筑混凝土后5~7日实施放张以及张拉,而在此时板梁的起拱度通常较大,如此就需运用调整支座垫石标高等方式来确保工程的线型,但若如此则易于致使产生隐患问题以及施工事故。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建立高素质施工队伍
施工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与低会影响到软土地基施工的质量,所以若想保障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那么还需建立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对此,一方面应做到有效培训施工人员,使其能够明确软土地基施工期间所主要运用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方式等,以便进行高质量施工。
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求施工人员详细了解土源和路基基地等施工范围之中土质的塑限、含水量以及塑性指数,而后将此作为重要的根据,来明确施工作业的主要方式,以防范产生盲目施工的情况,如此也更利于保障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的质量。由上述内容可知,建立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对于保障软土地基施工质量来说至关重要的,也唯有如此才更利于确保软土地基施工的有序性、合理性开展,使建筑企业能够在施工人员的推动之下,获得更为迅速的发展与进步。
(二)强化控制基础部分
强化控制基础部分也为软土地基施工的重点所在,以具体的方式来说,应切实强化其整体性能,解除基础部分和台身之间的变形位移情况。在台身施工时,还应在台身和基础部分之间设置连接钢筋,以通过上述方式来实现对于基础部分的控制,并在此方面来进一步保障软土地基施工的质量。
(三)控制桥梁起拱问题
因起拱问题为影响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问题,所以还需善于采取有效性的策略来控制桥梁起拱问题。详细阐述,根据相关规定之中的内容能够得知,预应力筋放张以及张拉期间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应符合于相关规定之中的内容:低于混凝土强度75%,通常设计均要求墙体超过设计强度的90%时进行放张。因现阶段梁体混凝土之中往往均会掺杂减水剂,混凝土强度增长较快,通常能够在大概5日到达所规定的强度范围中,如此梁板的实际起拱度通常会大于设计规定中的起拱度。而导致上述情况产生的主要因素,则在于放张的时间相对过早。所以说,若想防范与控制桥梁起拱问题的产生,那么则需控制好放张的时间,确保其能够符合于相关的规范与标准,以便真正控制起拱问题的产生,实现保障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的质量。
(四)控制混凝土质量
在浇筑混凝土结构的过程中,若想防范混凝土出现离析,以及水泥浆液迸溅至模板中的状况影响与污染到模板,那么则应控制混凝土的质量,防范混凝土结构产生起皮等消极问题。而若想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则需科学选用施工工艺来保障混凝土的内在以及外观质量,同时还能够保障建筑工程在运用阶段的安全性。由上述内容可知,控制混凝土质量是尤为关键的,所以在实际的施工之中还应对此点加以注重。
(五)控制墩台裂缝宽度
在时间不断流淌的同时,裂缝的数量与宽度也会处在稳定的状态之中。而以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来说,则主要在于浇筑混凝土之后,墩台身基础提前于墩台身结束,但混凝土收缩已完成了一部分,收缩速度明显下降,这样就会约束到墩台身的收缩力,所以还需控制墩台裂缝的宽度,避免因墩台裂缝的宽度问题而影响到软土地基施工的质量。
总结: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时易于产生诸多问题,如公路沉降以及路面受到破坏等,而针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还需进行具体性的分析,再去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以此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的质量。而对于建筑企业自身来说,在施工过程中务必要将安全问题以及质量问题放在最关键的位置,不断优化软土地基的施工方式,从而不但能够保障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也利于加快其施工速度,促进建筑企业获得持久性、长远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玉祥.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问题[J].江西建材,2020(06):146-147.
[2]刘文胜.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实践问题[J].中国住宅设施,2017(08):82-83.
[3]张海涛,常爽.关于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及施工技术[J].农家科技,2019(07):242-242.
[4]金磊.软土地基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探讨[J].建筑知识,2016, v.36;No.245(01):9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