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卷12期   作者:姜传军
[导读] 新时代的到来对各行各业都有新的考验,
        摘  要:新时代的到来对各行各业都有新的考验,对各行业的发展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在一个国家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国家和人们的利益,同时也决定了国家建筑行业的发展会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基于此,以下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1 引言
        耐久性和抗压性较强是混凝土的最大优势和特点,进入现代化的建筑施工时代后,混凝土一直是建筑行业重要的施工材料,混凝土的应用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混凝土与钢筋框架结构的施工有效结合后,其抗震性和耐久性便会得到有效的巩固。混凝土具有其他建筑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点,因此当前的建筑材料市场始终以混凝土为主要施工材料,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混凝土的应用技术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特征
        新时代以来,各行各业都在飞速的发展,行业的竞争压力也非常大,与此同时,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持续推进,使许多地方的城市化进程快速的前进。原来不是很发达的地方都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在发展,这些地方也都建起来了高楼甚至高层建筑物。而高层建筑物能实现对空间的更好利用,对于大城市而言,也能解决其地少人多的问题。除此之外,生活中,无论是我们的居住环境,还是工作环境,其建筑物都是普遍的朝着越来高的高度去建造,我们国家本身的建筑技术是高超的,但是持续的对建筑物的高度提出更好的挑战,其挑战背后需要考虑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多,对于高层建筑物来说,本身楼体建造决定了建筑物的安全性。由于楼体建造规模非常大,所以在对高层建筑建造的过程中会应用到大量的材料去构建混凝土结构。但是,在构件混凝土结构的时候,往往会因为许多外界影响因素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这些因素包括,空气湿度,温度,还有混凝土材料等等。所以要想保证用于高层建筑物中的混凝土结构不出现裂缝,就需要建筑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做好对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
        3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
        3.1 混凝土材料配比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主体依然是混凝土材料,需要对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和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如果无法有效的进行配合比的控制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很多质量问题,另外除了需要对混凝土进行质量控制之外,还需要依照大体积混凝土的方案要求、设计标准等合理地进行配合比的控制,并且加强施工前的试验。通常而言以混凝土的耐久度和强度为衡量的标准。在配合比确认时需要注意对大体积混凝土水化反应进行抑制,让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难度降低,还需要注意合理的使用新材料,比如说粉煤灰,矿渣,水泥等。这在提高混凝土性能方面帮助较大。在合理使用材料的条件下,注重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控制,能够有效的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
        3.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温度控制
        当前混凝土的施工中混凝土的拉应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温度的影响,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混凝土根据绝热温度的升高幅度不同会形成不同程度的拉应力,总的来说,只有采用相应的措施才能使得水泥热化的速率变小:第一,积极采用水热化反应较慢的矿渣水泥;第二,通过煤灰的添加能够有效降低水泥的使用量;第三,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采用温度较低的水搅拌完成施工;第四,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中,施工人员可以采用分层的浇筑方式来实现降温冷却和热化温度释放;第五,加强水热化控制,尽量选择放热速率较慢的水泥作为混凝土的制作原料,让砂石始终保持湿润的狀态,在控制温度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铺设防水草帘、蓄水养护以及塑料膜覆盖等措施。
        3.3 振捣施工技术
        通常而言,依照大体积混凝土特点合理的选择振捣设备。通常可以采取斜插入或者垂直插入等方式保证振捣器插入点的分布的均匀性,在进行振动时需要对插入速度进行严格控制,使用快插慢拉等方式,保证振动频率的稳定性。在分层浇筑时,振捣器插入深度需要控在50cm以上,让分层间隙减少,在振捣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振捣区域混凝土或者模板碰撞,以免影响混凝土的结构。


        3.4 混凝土后浇带施工
        房屋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设置,主要是避免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沉降不均,而产生有害裂缝。该部分施工需要在较低的温度环境下进行,在施工前要进行砂浆清除、外露钢筋除锈、绑扎松口的受力钢筋、凿毛处理混凝土、湿润混凝土等。施工前先将水清理干净,再铺设水泥砂浆,一般会选择微膨胀水泥,注意该部分混凝土强度应略高。
        3.5 关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第一,混凝土浇筑后一旦遇到较低的气温可采用蒸汽升温法,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湿程度,一般情况下升温幅度不宜超过10℃以上,混凝土中心部位的温度要低于或等于60℃,力求保证混凝土浅表和外部的温度差小于或等于10℃;第二,采取蒸汽养护措施后可以连续采取洒水养护的方法,一旦施工地区的温度小于或等于5℃,则要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喷涂养护剂;第三,采取自然养护法,按照项目所在地区的温度一旦撤模后,为始终保持混凝土的湿度,可以通过擦去覆盖洒水、胶水和蓄水等方式养护大体积混凝土。
        4 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质量管控措施
        4.1 准确把握技术要点
        为了使房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应用该技术时,需要将质量管理作为技术应用的重点。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材料和设备的管理,保证可以满足施工方面的需要,为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稳定的前提。在配合比方面需要加强注意,准确进行计算并开展相关试验,合理控制配比,保证混凝土用量的质量。严格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做好运输、浇筑等多方面的工作,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规避。
        4.2 重视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而言,施工材料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施工材料质量控制,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满足大型混凝土施工标准的要求,有效的避免施工中出现裂缝等方面的问题。
        4.3 控制养护质量
        合理的养护,可以有效规避问题,发挥施工技术的优势,提升技术水平。所以,在具体施工期间,相关人员必须更加重视后续养护。在养护过程中,需要不断向施工表面洒水,避免其干燥,然后通过覆盖的方式使混凝土可以处于密封的状态,对施工问题进行有效控制,进一步提升工程的质量和水平,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今后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应用。
        5 结束语
        建筑工程建造的好坏有着重要意义,建筑工程建造过程一旦存在隐患,就会有着重大的风险。不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严重的会对人民和社会的利益造成重要损害。总之,一定要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一定要保证建筑物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建筑工程的相关企业一定要完善自己的管理方式,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重视技术的革新,保证技术人员的专业度。以保证建造的工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毋扬贵.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47~48.
        [2] 高尚,李韡.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19(12):121~122.
        [3] 李志国.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居舍,2019(36):75.
        [4] 赵廷帅.关于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5):39~40.
        [5] 厉志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35):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