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探究 陈璐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陈璐
[导读] 摘要:对于企业来说,建筑项目的开展目的,就是为了在其中获取足够的收益,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要想实现这样的目的,就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手段。
        第四储备资产管理局沈阳管理站  辽宁省大连市  116041
        摘要:对于企业来说,建筑项目的开展目的,就是为了在其中获取足够的收益,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要想实现这样的目的,就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手段。通过高效的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各种资金的浪费,每一项资金地都可以充分地发挥出其作用,这两项工作也是企业必须要重视的工作,工作的开展效果会决定企业在项目中的收益,也是企业稳定立足于当前社会的重要保证。本文就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成本管理
        引言
        对于企业来说,建筑项目的开展目的,就是为了在其中获取足够的收益,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要想实现这样的目的,就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手段。通过高效的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各种资金的浪费,每一项资金地都可以充分地发挥出其作用,这两项工作也是企业必须要重视的工作,工作的开展效果会决定企业在项目中的收益,也是企业稳定立足于当前社会的重要保证。
        1建筑工程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
        1.1 具有相同的管理目标
        工程建设可以被视为多方参与的生产经营。分析建筑工程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两项任务的关系,需要从二者的最终目标出发。首先,建筑工程预结算具有确立合作框架、计划建设活动的双重目标。预结算由两方或多方参与,不同主体之间差异化的利益诉求,导致双方需要协商或采取一项既定的规则作为合作基础。工程预结算通过对工程量、定额、配比等具体项目的计划、审核,使各主体之间形成一致的认识,从而基于共识强化计划与施工中的协调性,切实保障业主利益。其次,施工成本管理是基于双方所订立的合同或设计预算进行的,理想状态下的管理结果应当是接近且低于预结算的成本总额。同时,降低施工成本也可以有效降低施工单位的成本,从而提高利润。可见,虽然各主体在两项管理活动中的角色与诉求存在差异,但是在预结算或工程造价的范围内完成项目建设是双方的利益交会点,也是两类管理共同具有的目标。
        1.2 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建筑工程的预算与结算活动分别在现场施工的前后进行。实践中,良好的预结算制度为施工成本管理提供了客观约束与主观参考,而施工成本管理则是保障预结算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标的有效保障。首先,工程图预算编制环节从根本上为施工成本的控制提供了保障。施工图设计环节使工程报价更加趋向合理。合格的施工图纸不仅为施工成本管理提供了顶层规划,也有效降低了人为因素所产生的工程变更。其次,建筑工程在设计单位提供图纸及相关资料后即进入预算编制阶段,由工程预算得出招标控制价后,中标签约的施工单位可以在取得审批后依照工期入场作业。此时,施工单位为实现履约行为必然加强自身的施工成本管理力度。
        2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
        2.1费用核算
        造价预结算工作的目的,就是实现对资金的有效控制,在这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费用核算是其中的重点内容。建筑工程项目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费用核算的内容也相对复杂,需要核算的费用主要包括人工费用、设备费用、材料费用以及管理费用等等。在实际的核算过程中,需要根据项目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费用的核算。材料费用的核算,是费用核算中的主要内容,在审核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材料的费用与当地的材料价格保持一致,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基础上,检查材料的费用与当地的市场情况是否存在过大的偏差。
        2.2工程量核算
        工程量与建筑费用之间存在非常直接的联系,同时,工程量的核算与造价预结算之间也存在非常直接的联系。在具体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工程量的核算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在核算工作中必须要保证核算的全面性。第一,要对工程项目的投标清单进行核算,确定清单内容的完整程度;第二,工作人员要根据施工图纸中的内容,对工程量进行计算。

在工程量核算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工程量计算的精准性,不能出现遗漏的情况,也不能出现重复计算的情况,工作人员必须要站在一个专业的角度,对工程量的计算结果进行反复的验证,通过高效的工程量核算工作,为造价预结算的顺利进行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3定额套项核算
        定额套项核算也是造价预结算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该项工作与前两项工作存在一定的差异,相比于工程量核算,该项工作具有非常大的难度,专业性很强,同时,工作量也非常大。在这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规定来进行,对套用定额工作的内容和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比对,确定两者处于一致的状态。另外,还需要对工程量清单进行核对,把清单与施工图纸进行核对,对两者之间的不同点进行记录,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在建筑工程结算的时候进行有效的调整,保证造价预结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3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关系的建议
        3.1健全管理制度
        首先要转变转变管理理念,构建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配比制度,深入考察项目,了解工程量、定额成本等费用,强化预结算审核,根据具体施工过程和施工成本管理要求合理调整,做好全过程的动态管控,保障管理制度的科学合理性,确保二者工作能高效配合开展。其次构建责任制度,财务工作人员在负责各项具体工作时,需要有一定的管束,需要有明确的责任制度规定,从工程开始直到结束过程中每一位员工所承担的施工成本管理责任,在项目进行时可针对不同的施工成本管理问题开展责任追讨会议,商讨可行性的责任承担方案。
        3.2强化施工过程成本管理
        对建筑工程财务管理中出现的超概算这一问题,我们不能忽视这个问题的严峻性,而是要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对建筑工程的成本而言,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管理,对管理方式进行细化。在预算执行时要确保其有序性、均衡性、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对加强成本管理工作而言,要以科学、精细的预算执行为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规范。此外,工作人员要以“公开透明、量化考核”为基本原则,参与预算编制的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的勘察和了解,只有通过精准的了解才能对工程的预算定额和工程量做到最精确的计算,编制出符合现场实际,具有针对性的成本管理办法。此外可以根据奖惩机制来落实责任,从而激发工作人员的认真态度和热情,强化成本控制工作,落实成本管理策略,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3.3 落实责任制度
        责任是人们工作的动力和约束,完善的责任制度明确了成本管理人员的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认真了解并掌握成本管理责任制度,严格执行此制度,强化对施工环节各类成本问题管理,发挥监督检查效力,找出问题的责任人,并根据奖惩机制来落实责任,从而激发工作人员的认真态度和热情,强化成本控制工作,落实成本管理策略,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总之,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工作对于建筑企业的经营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二者之间又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可以从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开始,加强对工程量、费用等方面的审核,发挥企业各部门的力量,有效地从各工程阶段强化成本控制,推进成本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从而有效提升工程效益,推动建筑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慧.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34):142-143.
        [2]秦丽娟.试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J].建材与装饰,2019(31):143-144.
        [3]李克难.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分析[J].门窗,2019(19):54.
        [4]王兴吉.探究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J].建材与装饰,2019(28):203-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