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30
摘要:市政道路作为城市正常运转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决定了市政道路建设需加强管理、重视施工技术应用等,以此来保证施工质量,为城市稳定运行提供保障。而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工期紧、干扰因素众多等,相比一般工程而言,施工和管理更具难度。因此,有必要对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加强全过程管理,规避一些不良因素,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质量,以此保证市政道路工程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全过程管理
1、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建筑与路面建设不断加强,路面大型车辆、重载车辆比重迅速加大,路面压力不断升高。为了确保路面水平适应经济的发展,就要加强对市政道路的路面工程建设质量建设,提高对市政道路的路面质量要求,确保市政道路混凝土路面承受能力满足车载重量要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沥青路面要具有良好的温度耐受能力,既要抵抗高温导致的流动变形,又要防止低温导致的冻裂裂缝现象。沥青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凝土道路在不同环境下,经水浸湿日积月累可能会出现沥青膜脱落、松散甚至毁坏的情况。因此,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要具备防水防破坏性能。市政道路实际运行过程中负载车辆大量流动,淡旺季车流量的不同程度增多减少对路面都施加了不同的压力。所以路面要具有耐久性,以尽可能地保证路面寿命的长度,才能保证社会生活的安全性。
2、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由于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大几率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例如裂缝、车辙、泛油、表面功能弱化等,一方面无法保证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另一方面影响沥青路面使用年限。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之所以出现上述质量问题,是因为施工中存在施工设备管理落后和施工工艺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将这些落后的施工工艺和管理方法运用到高等级沥青路面施工中,必然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让沥青路面后期使用中,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
近些年来,我国交通行业发展迅速,传统的一些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设备,无法满足当前机械化施工要求,大量工序需人工方式完成,直接影响路面施工质量,还不利于路面施工效率的提高。除此之外,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摊铺施工中,如何在连续摊铺施工中,降低沥青混凝土离析几率,是当前施工工艺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总之,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上述问题若是没有予以措施进行解决,除了会影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还会增加工程成本,并且给沥青混凝土路面后续的养护工作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导致工程效益欠佳。
3、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策略
3.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沥青混合料作为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材料之一,其混合料类型以及配合比设计对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有着直接影响,也是道路工程施工前的重要准备工作之一。对于沥青混合料类型的选择,应根据道路的等级以及路面建设要求等方面进行研究确定,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则直接关系到沥青混合料的实际性能。
首先,需要技术人员根据道路路面工程建设需要以及当地道路使用情况初步确定配合比方案,然后综合考量骨料等多方面因素对配合比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其次,需要对确定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进行试验检测,并根据试验结果对配合比方案进行调整,从而确保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方案能够满足道路工程施工需要。
3.2做好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为了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质量,需要对相关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具体来讲,在实施沥青混合料拌和之前,需要针对具体的材料进行质量检测,保证其达到具体标准以后,严格按照具体的配料比进行拌和。此外,为了充分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效果及其质量,需要根据需要使用相关的先进设备和器械,其中一个要求就是要保证拌和过程中不会有异物进入,同时还要保证拌和速度和效率。
另外,温度对于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在拌和过程中需要做好温度控制,保证其始终处于一个科学的温度范围内。沥青混合料完成拌和以后,需要进行烘干,同时为了保证最终的材料达到相关标准,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烘干步骤进行。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集料的含水度小于1%,这是烘干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到的。对于合格的集料完成相关工序出厂时,需要根据规定做好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其出厂时间、相关参数等,这有助于人们查阅。拌和站对拌和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因此要保证拌和进程顺利,保证拌和站的运作情况正常,提前检查沥青泵、计量器是否准确,以保证清洁与管道的顺畅,使工作正常进行。
3.3科学控制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沥青混合料通常都是现用现调制,而混合料的运输工作同样会对混合料的性能产生影响。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混合料运输工作开始之前,应将混合料容器清理干净,并尽量选择路面平整的路线,而且,在运输过程中不应出现急刹车、急掉头等行为,避免出现混合料离析的情况。除此之外,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还要做好材料容器的保温、防水、防污染等工作,确保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下降幅度在20℃以内,而且,在沥青混合料到达施工现场之后应确保材料温度在150℃以上,若材料温度低于150℃且高于125℃,应先对材料进行二次加温再进行储存或使用,如果混合料温度低于125℃,则应对沥青混合料的实际性能进行检测,避免因沥青混合料性能不合格而对施工质量带来影响。
3.4沥青混合料的摊压实与接缝控制
沥青混合料摊铺后,要进行最后的压实缝。压路机是沥青混凝土压实的主要设备。其压实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为了保证挤出路面的平整度和平整度,在压实路面时,必须保持压路机的匀速行驶。配备高科技施工人员控制速度和方向,避免压路机在碾压过程中突然转向或制动,影响路面平整效果,这是为了保证路面的平整度。第二,摊铺阶段,既有纵缝采用热缝,前后段碾压高程基准为10-20cm。最后,采用热连轧实现了连轧。整个过程应由工作人员进行监控,以确保适当的路面温度控制,检查沥青混凝土的松动程度以及接缝是否完整。压实后的路面不符合冷却标准的,禁止踩踏、停放车辆。另外,还应该安排人员对路面的冷却过程进行监控,防止碎屑的扩散影响路面效果,只有当路面温度冷却到50℃时,车辆才能在监理的监督下通过。
3.5做好施工以后的验收工作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在经过施工前、施工中两个阶段的监督管理工作后,能够较好地保障施工程序中的质量问题,但在施工结束后依旧应开展验收工作,一方面加以质量保障,另一方面提供数据支持,才能够更好地为其他路面施工工作提供资料。因此,在路面施工结束后,应由专业的验收队伍与检测队伍进行验收工作的开展,对于路面平整度、压实度等施工质量问题进行抽检分析,在保证验收质量达到一定标准后才可完成施工工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是一个多环节相互协作的综合施工过程。它对原材料、设备及人员、外部环境等都有很高的要求,需要从原材料选择、配合比验证、施工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精准把握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以不断提高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丽明.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之我见[J].四川水泥,2019.
[2]杨明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办法研究[J].四川水泥,2019.
[3]孙海.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分析[J].山西建筑,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