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矿集团菏泽煤电公司 山东菏泽 274700
摘要: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前提,对于在大众面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至关重要。但是,新时期国企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困难重重。鉴于此,本文在介绍了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企业文化的作用基础上,就新时期如何做好国企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作用;
0引言
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在长期的生产运营中逐渐形成的,其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非常宝贵的无形资产。在新时期,做好国企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对于促进国企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国有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要建设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鉴于此,我们应以十九大精神作为科学制定,在新时期,做好国企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1企业文化的概述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过长期的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并形成的,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企业文化还具有着鲜明的个性和时代特征,它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企业文化不仅反映了企业的精神风貌,而且具有凝聚、规范、鼓励的功能,能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起到振奋人心、激励职工的作用。
2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对于国有企业来讲,市场、资金、技术固然非常重要,但企业文化才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根本源泉,国有企业要想发展并壮大,企业文化是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国有企业竞争与发展中最为持久的一项重要因素。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果国有企业没有悠久厚重的企业文化支撑,那么它必将缺乏核心竞争力,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国有企业必将会被历史淘汰。所以,国有企业要想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就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支撑,国有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立足,就必须有厚重灿烂的企业文化。建设悠久厚重的企业文化,就等于给国有企业插上了一双无形的翅膀,使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可以使集团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紧密地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使广大干部职工同心同德,为实现共同目标而不懈奋斗。企业文化的向心力来源于国有企业正确的发展目标。
3.1良好的企业文化具有引力作用
悠久厚重的企业文化,不光是对国企内部干部职工具有号召力、吸引力,还可以对合作伙伴、广大消费者、社会大众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同时,悠久厚重的企业文化对于稳定广大干部职工队伍、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都有着巨大的贡献。毫无疑问,悠久厚重的企业文化具有高度的诱惑性和吸引力。
3.2企业文化具有导向作用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个无形的指挥棒,在无形中使得国企广大职工按着企业的要求去工作,切实激发广大职工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使广大职工真正感受到“企兴我荣,企衰我耻”,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让广大职工看到企业与自我的光明前景,并把企业目标和广大职工个人目标相结合,充分吸收广大职工的合理化意见、建议,让他们积极参与决策,激发广大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3.3企业文化具有激励作用
优良的企业文化对广大职工起着积极的鼓励、激励作用。和谐的工作气氛,会让大家享受舒心的工作,并使大家乐在其中。假设在一个推诿扯皮、互相拆台的企业里,那么广大职工肯定不会有干事创业的心情。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广大职工越来越追求精神的满足和追求,优秀的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就是一种精神激励,让广大职工感到工作充实,目标明确,思想情绪稳定、饱满,鼓励广大职工以主人翁的精神为企业分忧解难,为国有企业发展而努力拼搏。
3.4企业文化具有约束作用
企业文化的约束作用主要是通过道德约束和制度约束来实现的。企业文化有着无形的约束力,使得国企职工知道什么事情是红线,绝对不可以逾越,这就是企业文化的无形约束力。
通过道德约束、制度约束可以调动广大职工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广大职工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国有企业的荣誉和形象。
4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工作
4.1塑造明确的企业理念
企业文化可以推动国有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来提高国有企业的生产力,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国有企业要想获得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做好对企业文化理念的建设,通过不同的措施来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国有企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可以通过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纲要》,分步骤、分阶段建立了企业理念识别系统、形象识别系统和行为识别系统,建立独具特色、特点鲜明的国有企业文化。
4.2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要有良好的文化载体,有了良好的企业文化载体,才能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国有企业应当进一步加大对党务工作部、企业文化部、群团工作部的关心、重视,积极鼓励支持基层党支部、群团工作部并结合国有企业生产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意识中。
其次,建立幸福机制。科学的体制机制,可以实现企业规范运转,因此,企业在建立幸福文化时,就应建立幸福机制,通过不断对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为职工的幸福感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在进行机制完善时,薪酬分配机制的完善至关重要,通过提高机制的“幸福指数”,让员工在工作中感受到“幸福”的增长,可以促使员工更加积极的履行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对于中国铁路局而言,在尚未实现企业改革前,要想建立幸福机制,可以从员工守则和福利待遇入手,如在既定的假期数量和不影响岗位运转前提下,自由安排休假时间。
最后,确定企业幸福文化建设目标。对于企业而言,领导者作为建设幸福文化的领头人,也是建设目标的推动者。因此,企业确立幸福文化目标过程中,企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识到自身在建立幸福文化中的作用,做好文化建设榜样。然后加强与基层员工的联系,使全体职工可以积极主动配合上级领导部门,而上级部门也应履行承诺,提高员工幸福指数,共同完善企业设置的幸福文化发展目标。
4.3建立幸福企业文化环境
在建立幸福文化体系后,还应根据体系建立幸福文化环境,促使员工在工作切实感到企业带来的幸福,逐渐提高对企业的认可与信赖程度,营造浓郁的幸福文化氛围,使员工在这种氛围中发挥自身能力,实现自身价值,从而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助力。首先,企业可以通过宣传方式,树立发展目标,并确定目标达成后可以给员工带来的福利待遇。其次,为员工提供帮助指引,并提供更多有利支持,促使员工可以更好的完善相应目标。最后,切实履行对员工的承诺,提高其幸福感,进一步推动幸福文化环境的建立。
4.4评估与改进企业幸福文化
要保证企业幸福文化建立效果,还需要注意对幸福文化建设效果进行相应的评估,并在评估后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首先,应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建立相应的幸福文化评价体系。其次,从员工的幸福感知、体验,工作积极性和经营业绩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幸福文化建立的不足之处。最后,结合对幸福文化建设评价对建设措施进行调整,提高整体的建设效果。
5结论
总而言之,在新常态下,企业要想实现健康稳定发展,就应认识到幸福企业文化对自身发展的意义,围绕“幸福”展开研究,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幸福文化”联系起来,发挥幸福文化的功能,为企业员工带来更大满足感,从而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杰.论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国企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J].企业文化旬刊,2019,000(002):2,4.
[2]孙异楠.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8,000(010):P.281-281.
[3]黄菲菲.浅谈如何做好新常态背景下的国企企业文化建设[J].大众科技,2016,000(004):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