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调水运行维护中心青岛分中心 山东青岛 266061
摘要: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应用。不论是教育还是工程,各个行业都争先开展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信息技术越来越普及的今天,信息化建设也逐渐走进了档案管理的视野。作为社会服务组织中十分重要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也在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中迎来了挑战。信息化建设已是大势所趋,而如何更好的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也成为了现今档案管理人员急需探索的内容。鉴于此,本文对新时期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探索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完善着。而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信息化档案管理重要性与优势也逐渐凸显。相比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信息化档案管理可以使管理流程更加的简便与高效,十分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一、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经济与科技都飞速发展的进程中,信息化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各行各业运行与管理中的重要手段。而对于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来说,我们所采用的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费时、费力、易错。同时,在出现错误的时候,查找错误的根源也十分麻烦。而信息化模式下的档案管理,则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一问题,实现档案管理的高效性。因此,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之中实施信息化建设,不仅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还能大幅度的避免传统人工管理模式的弊端,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当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之后,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对所需档案进行储存与调用。同时,在档案的管理中,我们还可以更加细化、更加合理的将档案进行分类与排序,更加方便档案的归集与调用。此外,纸质档案是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中运用最多也最广泛的一种档案保存方式。然而,纸质档案的保存不仅会占据很大的空间,且在长时间的保存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纸张丢失、泛黄、失真、甚至破损到难以辨认的情况,这些情况曾经让档案管理人员头疼不已。而在信息技术逐渐普及的今天,我们借助信息技术将所有的档案转化为数字与代码,不仅可以减少档案管理的空间,还可以避免出现纸张管理中的种种弊端,益处良多。此外,在网络广泛普及的同时,档案管理也可以跨越地域的局限性,实现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与外界的沟通更加的便捷与快速。
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程度不够
档案的完整性是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而在信息化建设中,如果事业单位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不够的话,那么档案的录入将难以实现完整性,最终管理的质量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然而目前,在信息化建设当中,部分事业单位却忽视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在档案管理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难以保证档案的完整性,也让档案管理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在具体操作中,档案管理人员在录入档案时只是将纸质档案复制到了电子档案之中,并没有进行信息的考察与核对,令档案的录入存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如,纸质档案出现破损与模糊却不做处理直接录入,又或者档案过多、没有经过调整就全部录入,造成信息重复过多而混乱等。
2、档案数据库检索功能落后
想要高效的信息化档案管理,信息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必不可少。然而,由于软件与硬件设施的部分功能限制,让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调用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目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着两种检索方式,一种是人工手动检索,一种是计算机检索。人工手动检索工作效率极低,难以突出信息化档案管理的优势,而信息素养不够、缺乏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档案管理人员在应用计算及检索的时候,也拉低了计算机检索与调用档案的速度。两种情况都十分不利于档案数据管理的高效性。
3、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不论是我们的工作还是生活,网络都已经深入其中,就好像人体中的血液,将犹如养分的信息快速的传播与更替。在这样的一个大数据环境之下,全面的、整体的信息化建设可以为我们提供更方便、更快速的工作与生活的方式。尤其是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这类繁琐的工作,更加需要全面的信息化建设来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实现服务效益。然而,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档案管理网络的建设还不够完善、也不够安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具有特殊性,而由于网络中一些不法分子的攻击与侵害,让很多重要的机密性的文件不得不继续采用纸质的方式来进行管理,这也阻碍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因此,想要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我们就必须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安全管理力度。
三、加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1、建设档案信息推广平台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不是档案管理部门单独就可以进行的。当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管理的时候,需要单位中各个部门进行积极的参与与配合,共同合理进行档案的录入与管理,从而确保档案管理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因此,在进行档案管理的时候,首先需要建设档案信息推广平台,加强事业单位中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让信息的交流与录入更加的完善与准确。这样,档案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档案信息推广平台更广泛的收集包括人员、活动等在内的各类信息。同时,通过信息推广平台,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完整性与真实性的审核也更加的方便与快捷,切实的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在具体操作中,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不断的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通过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利用所学的信息知识不断的探索与完善信息推广平台,让整个事业单位中档案的录入、阅读、调用与更改等都更加的快速与方便,最终提高档案信息开放性的目的。
2、强化管理人员信息素养
员工的专业素养,不论在什么样的部门都是考察的重点内容。而在档案管理部门,除了需要员工具备档案管理的专业素养之外,还需要重点考察员工的信息素养。因此,档案管理部门首先在选用档案管理人员的时候就考虑该人员是否同时具备档案管理素养与信息素养,并是否具备一定信息化档案管理经验,能够独立的进行实际问题的处理与优化等。其次,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信息化档案内容培训,随着时代的发展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学习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理念与技术,优化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技术与手段,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对于部分信息化管理困难的老员工,可以采用“以新带老”的组合形式,通过年轻员工熟练的信息技术与老员工丰富的管理经验相互弥补来促进档案管理团队的稳步前进。
3、引进新设备更新软件系统
不论是哪一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基础设备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中,应引进先进的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先进的智能检索软件系统,并在使用中注重定期升级与维护,确保信息化档案管理建设的不断优化、发挥优势。例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运用扫描设备与相应软件将纸质档案通过文本与图片的形式转化为电子档案,让档案的录入更加的便捷。因此,事业单位应注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备的投入,并根据自身情况探寻适合的软件系统的研发,让信息化建设路径符合单位发展需求,促进单位档案管理质量的提升与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同步进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事业单位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档案管理工作,在促进单位优化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事业单位应注重档案管理的优化与发展,通过推广信息平台、提高管理人员素养以及强化硬件与软件的建设等途径,让档案管理工作逐步开展信息化建设,与时代发展同步,最终实现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白雪.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43):99-99,95.
[2]高凤.刍议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神州,2018,(36):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