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张裕民
[导读] 摘要: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是高校毕业生学习、工作、业绩、资格、思想状况等的真实记录,与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我国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省滕州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277599
        摘要: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是高校毕业生学习、工作、业绩、资格、思想状况等的真实记录,与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我国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事业单位招录和国家公务员选拔中,对拟录用人员档案的审核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档案中记录的相关数据是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但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本文从研究生人事档案的现状出发,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对高校人事档案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问题与对策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对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很大。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加强对毕业生档案的管理。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在增加,档案的数量也在增加。高校应研究分级派遣的形式,分析用人单位的性质,重视和改进高校毕业生档案的管理。高校毕业生档案主要记录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奖惩情况,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和综合表现。它对雇主了解大学生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要结合实际,整合和加强大学生档案的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的研究和讨论的有效性。
        一、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的相关概述
        (一)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的含义
        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是指科学,规范的原则和方法对大学毕业生人事档案的收集,安排,存储,转移和使用的活动。为了避免人事档案的分离,大学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只能由有权保存人事档案的现有单位的人事部门和人事交流机构保存。被称为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的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管理人事档案。大多数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做好大学毕业生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传输和使用工作,及时增加或减少毕业生人事活动中形成的各类证明材料,及时记录就业情况。规范化,抓好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的咨询与利用,努力使大学毕业生人事档案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的内容及特点
        校毕业生人事档案除了包含毕业生学籍档案里的个人履历、自传材料等之外,还应当包括工资、待遇情况、职务情况、社会、福利保险情况、科研水平和学术成果、转正定级以及职务晋升、任免等职业(任职)资格材料等一系列相关证明。
        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的特点:
        记录性: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是以文字的形式记载的毕业生的学习成绩、社会工作、政治思想、思想品德、保险福利、工资待遇等各种情况。
        专一性: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针对一个个体的一系列与这个个体相关的履历、证明材料,不得混入他人的履历或者证明材料,具有排他性。一个个体的人事档案必须集中保存,不能分散在各个不同的部门或材料中,否则会对个人人事档案的查询和利用带来很大的麻烦。
        (三)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的重要性
        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是由学生身份档案转化而来的,是高校毕业生在工作期间和工作后的经历和表现的证明。他们记录了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工龄增长和职称评定。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中包含了毕业生的工作经历、工作业绩、考核情况等信息,为用人单位的人员配置提供了合理依据。用人单位可以将毕业生人事档案内容与岗位要求的素质和能力相结合,作为岗位晋升考核的依据之一。
        二、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人事档案重要性认识不足
        现如今,档案不再是就业的必要条件而是可选条件,档案也不再是各企业招聘人才的考察标准。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的内容不能反映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用人单位所要考察的信息完全不相关。

其次,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的内容不够真实,很多高校毕业生捏造自己档案里的内容,学校对其也是睁只眼闭只眼,而且很多学校为了学校的升学率和毕业生找工作考虑,会把毕业生档案単的处分材料抽出来。
        (二)档案转递不规范
        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转递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很多毕业生的档案就是由于转递过程中出现问题而导致档案丢失。根据相关政策规定,高校毕业生的档案应由学校统一以机要的形式寄出。但是,从目前来看,档案转递缺乏统一的程序,在没有调档函的情况下就直接将档案交予毕业生本人,任由毕业生自己处置,这时,有的毕业生就会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选择快递等方式寄去档案接管单位,增添了档案丢失的风险性;有的毕业生甚至会趁此机会对自己的人事档案进行涂改、伪造,降低了档案的真实性。
        (三)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的信息化水平偏低
        在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实现信息化过程中,山于技术的限制,毕业生人档案的安全性很难得到保证。毕业生人事档案的信息化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事档案的安全性带来一定风险。尤其是在这个黑客、网络攻击盛行的年代,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信息化过程中,人事档案很容易遭到攻击、更容易被篡改、删节等,为人事档案工作造成极大的损失。
        三、优化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用人单位要重视毕业生人事档案的重要性
        用人单位不应该总是认为档案是无用的,而应该认识大学毕业生人事档案的状况。 大学毕业生的人事档案仍然存在单一性和伪造性的问题。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大学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所包含的内容,它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至少它是真实的并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单位在招用职工时,应当以研究生案件为调查依据。各高校、各级档案局以及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要各档案管理部门要主动出击,积极主动地完成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重要性的宣传工作,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对档案重要性的宣传教宵。要从单向宣传变为双向传播,不但要将人事档案方面的知识宣传出去,也要积极反馈广大档案用户的想法和建议,这样既增加了大众对人事档案重要性的人事,也有利于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便于人事档案的管理。
        (二)建立严格的档案登记、转递制度
        为了做好大学毕业生人事档案的转移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明确转移的内容。在转移大学毕业生人事档案之前,相关文件管理人员应检查毕业生人事档案的内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应及时清除。不完整或损坏的文件应及时补充或修理。转让人应按要求认真整理转让通知书,并以保密方式将其转让给转让人。传输者收到文件后,将正确检查文件数据并注册标准传输方法。大学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具有机密性等特点,被归为机密档案。
        (三)提高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
        建立人事档案网络化管理体系,以信息化推进档案资源的整合,实现人事档案内容信息化。第一,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建立统一、规范的毕业生人事档案信息系统。第二,加强标准化建设。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政策法规。高校等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机构要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相应细则,规范管理制度,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使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有制度可依、有标准可参。
        结论
        为了改善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为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乃至全国带来全面利益,必须从源头入手,控制档案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变化,加强人事档案的法律建设。 提高了研究生人员的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我相信,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严格控制和适当配合的条件下,大学生的个案管理必将实现科学,合理,快速的发展,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爱娇.浅谈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J].兰台内外.2019(18)
        [2]董雪梅.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问题与对策探析[J].兰台世界.2018(11)
        [3]李姝世.浅谈档案管理与大学毕业生档案处置[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