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日益繁荣。我国城镇化在发展速度、建设规模、配套功能、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地下工程的防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主体结构中,影响混凝土防水造成主体结构渗漏的因素多种多样,从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到施工界面处理、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振捣,任何一个环节做得不好,都有可能造成结构渗漏。在各种人们生活工作中涉及到的建筑中,建筑防水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为了建筑在建造过程中降本增效,在建造建完成后尽善尽美,如何治理地下工程主体结构渗漏水是目前施工单位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深入分析了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工程中存在的渗漏水问题,并提出相关有效的处理措施,希望能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促进施工企业的长期运营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渗漏分析、渗漏处理
1、背景与现状
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渗漏问题是一项严重质量缺陷,对于渗漏问题的治理,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这大大提高了项目成本,降低了公司效益。我们发现已经施工完成的主体结构已经暴露出了前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本可以避免的问题,因为施工经验不足、工期安排不合理等诸多原因造成了建筑工程渗漏水较为严重。通过研究分析,结构渗漏水现象分为点渗、线渗和面渗。其中底板及其腋角位置多为点渗,偶有少部分钢筋保护层薄的位置及环向施工缝位置出现线渗,外墙存在较多收缩裂缝和施工缝多为线渗,蜂窝麻面位置出现面渗;顶板环向施工缝及混凝土收缩裂缝位置多为线渗。若在主体结构及其附属结构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减少渗漏水对项目施工的影响,那么将有效降低项目成本,提高公司效益。
2、渗漏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1模板因素
水平施工缝位置模板漏浆,易形成蜂窝麻面、烂根等现象,混凝土失去抗渗性能。
拆模时间过早,易造成混凝土不均匀沉降,形成裂缝,成为渗漏水通道。针对模板因素,确保水平施工缝位置模板不漏将,减少蜂窝麻面、烂根等现象出现是防渗漏水的关键。采取措施可以是:
(1)在模板拼接缝位置使用双面胶条粘贴,确保水平施工缝位置不会漏浆,减少蜂窝麻面、烂根等现象。
(2)每道工序施工完成,严格履行三检制度,认真检查水平施工缝位置模板品接缝是否使用胶带纸粘贴牢固。
2.2钢筋因素
钢筋间距过小,混凝土自由下落过程中容易离析,且振捣棒无法有效振捣。钢筋保护层过小,混凝土不能起到抗渗效果,使得地下水沿钢筋渗出。对于钢筋,控制好钢筋保护层厚度,严禁出现露筋现象。
在施工过程中,适量增加同标号砂浆垫块数量,检查过程中发现有垫块被压碎等现象及时更换,严格控制好钢筋及砼面标高,严禁出现露筋现象。在着重防渗漏水的同时也要注意减少其他混凝土缺陷的出现。
2.3施工缝因素
施工缝凿毛不彻底,新旧混凝土不能有效搭接,形成冷缝,容易渗漏水。混凝土浇筑前,施工缝位置未涂抹界面剂,新旧混凝土不能有效搭接。施工缝清理不彻底,有残留混凝土碎渣、泥层、垃圾等,使新旧混凝土断层。现场管理人员应该严格把控施工缝表面清理凿毛,确保施工缝凿毛规范,彻底,新旧混凝土接触良好。落实罚款制度,整改后,经自检、互检、专检三方检验合格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控制措施严格实施一段时间以后,工人意识会有明显提高,自觉对施工缝混凝土进行凿毛。施工管理也是人性的管理。
2.4混凝土因素
混凝土浇筑落差过大,容易造成离析,失去抗渗效果。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不到位,容易形成蜂窝麻面及烂根等现象,影响抗渗效果。混凝土养护不到位,易形成收缩裂缝,尤其是施工缝位置,成为水流通道。规范要求混凝土自由落差不超过2m,避免混凝土离析。在现场浇筑混凝土时,使用串桶、溜槽等辅助设施,能有效保证混凝土自由落差不超过2m,防止混凝土离析。制定合理的施工技术交底,并对相应工人进行交底、培训,农民工夜校定期开讲,提高工人的质量意识和专业技能才是项目顺利进行的长远之道。
3、结语
本文通过对项目现场实际应用情况的研究,改进施工措施中的思考方式,完善对于工序之间的管理,使施工技术和项目对于人、材、机、料及进度工效等方面良好结合,防水效果显著,同时也能产生了许多直接效益:
(1)经济效益:项目主体结构渗漏率大幅降低,能够节省堵漏的原材、人工、机械等费用,节约了项目成本。
(2)管理效益:提高了作业工人及工程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对其他分项工程的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
(3)技术效益:加快了技术效率,提高目前的施工技术标准,积累了施工经验。培养一批肯钻研、善于总结分析的技术骨干,为人才储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社会效益:车站施工质量大幅提高,质量可信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得到了甲方和监理方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GB50208-2011《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3、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4、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