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用地土壤中的污染物检测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席皓皓 刘春英
[导读] 摘要:我国之前更多的是注重经济的发展,忽略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尤其是土壤污染,已经不容忽视。
        青岛新纪元检测评价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100
        摘要:我国之前更多的是注重经济的发展,忽略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尤其是土壤污染,已经不容忽视。随着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农用地土壤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要做好调查和检测工作。
        关键词:农业用地土壤;污染物;检测技术
        引言
        我国农业、工业快速发展,由于前期不科学、不合理的掠夺式发展,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当前,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难题,而我国的土壤环境总体状况不容乐观。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计划》等法律法规的正式颁布实施,土壤污染问题及其防治工作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
        1土壤污染概念分析
        大家都知道,植物生长的比较关键的因素就是土壤,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石。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为了确保人们的温饱,就需要大面积的耕地进行种植,从而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随着现代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不重视,产生了随意丢弃垃圾,严重威胁环境的现象,其中,包括在土壤方面的危害。另外,人们对于大气的不重视,随意排放污染气体,会使得产生酸雨等现象,酸雨进入到土壤中,这也会严重地威胁土壤的生长,使得植物不能更好地生长,除此之外,农药等化学物品的使用,也会使得土壤受到威胁,使得土壤的质量大大降低,损害农作物的成长,无法发挥出土壤自身的功能,很可能使得生长出的农作物带有一定的毒性,人们在食用过程中,会出现不良的现象,这些都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2农业用地土壤中污染物检测技术
        2.1有机类污染物检测
        提取土壤中的有机物有很多方式,如索氏提取法、加速溶剂萃取法等,提取出有机物样品之后浓缩、净化,再根据检测标准和项目来选择合适的检测机器测定有机物的污染情况。一般采用的检测方法为液相色谱法,主要是对大分子的有机物进行定量或定性地分析,如农作物、土壤中残留的杀虫剂和除草剂等,除此之外,一些由于化学反应产生的化合物也是其检测对象。这种方法最主要的就是检测农业用地土壤中残留的有机磷和农业污染物等物质,可以检测出400~500种果蔬菜中、土壤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液相色谱法因其有效性被应用于农业、医药、食品和化工等多个行业中。
        2.2无机污染物检测
        无机污染物的检测会相对复杂一些,主要针对砷、铜、铬、锌、镍等物质的交换量和有机质的测定,无机物土壤中提取样品常用的是敞开式酸消解、高压消解和微波消解3种方式,样品的处理要经过澄清、稀释后才可以上机进行检测。以往检测中除砷、汞外,项目常用原子吸收法,检出限高,运行成本相对较低。现在很多发达国家及发达地区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法进行检测,更科学,检测结果更可靠,但是成本却很高。
        2.3重金属污染物检测
        2.3.1电化学检测技术
        利用不同重金属元素的电化学性质的不同,对土壤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的检测方法就是电化学检测方法,这种检测方法的普遍优势表现在检测的速度很快、检测的灵敏度高。电化学检测方法又可以分为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极谱分析法、电位溶出分析法和溶出伏安法。通过电化学检测土壤的重金属含量的方法上手是比较容易的,测量精度也是比较高的,重要的是这种方法还可以同时对多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不过,这种检测方法的局限性也是比较明显,烦琐的样品处理过程,在样品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对样品造成二次污染,电位宽度有限等原因造成这种检测方法在目前条件看来只能应用于科研领域。


        2.3.2原子荧光光谱技术
        该技术隶属于原子光谱检测系统,需要运用火焰或者非火焰式的原子化设备,对样品展开原子化处理,对光源辐射进行激发与吸收,利用检测装置对原子荧光加以检测,其是从激光原子的去活化活动中生成的,以此来运用高度精准的方式对金属元素展开分析,同时检测痕量。该方法被运用重金属检测工作中,仅需要简单的谱线、线性范围广、选择性良好,检出限也很低,在灵敏度方面也有稳定的表现。但是运用该技术时,必须有强度极高的激发光源与低背景高效率的原子化设备,考虑到使用条件较为特殊,应用难度比较高。在检测汞、硒与砷时多用原子荧光仪装置。
        2.3.3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装置在土壤检测的活动中有着较为突出的检测应用效果,考虑到土壤污染问题有朝着严重化的方向发展的趋势,需要开发更多的新型可用技术,实现高效检测的目标,在该种检测活动中,需充分利用固定电极材料与综合金属离子中存在的特异蛋白物质,在有需要时改变蛋白结构,利用灵敏度极强的传感装置针对重金属开展定量检测,所用的传感器为电容信号型传感器,检测人员可以运用更便捷的方式来对土壤中的重金属产生的变动进行了解,主要是含量方面的变化。该种生物传感器技术已经走向成熟,但是其给应用环境与生物活性也提出相对严苛的要求,这也限制了该技术在土壤检测活动中的应用。
        2.3.4酶抑制技术
        检测土壤重金属问题的实践活动中,酶抑制检测技术也可帮助完成基本的检测工作目标,运用这一重金属检测技术时,需有效利用酶活性因子与重金属离子之间的甲硫基反应,改变酶活性因子的基本结构,降低酶活力,使用相应的仪器即可进行酶抑制检测。根据运用该种检测技术的经验可知该检测技术在便捷性方面有优势,比如观察电导率、显色剂颜色变动等行为都会相对方便,在反应酶系统中的数学关系与土壤重金属含量时,可将光电信号放大。
        3农村土壤环境污染治理的具体策略
        有关部门应该严格按照相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要定期、不定期地对临近农业用地的土壤进行环境质量的检测和评估,并且依据检测结果划分保护和管理的“担当区”,做好农业用地土地管理工作;对于已经被污染的土壤,环保部门要检测土壤被污染的程度,根据不同的污染程度采取不同的解决对策。如土壤污染程度一般,可以选择种植一些抗性强的农作物,或者种植非食用的农作物,一定要少用化肥和农药,也要少使用塑料地膜等难降解的物质。如土壤污染程度比较重,可以运用科技手段来减少重金属污染,利用碱性肥料沉淀重金属,也可以将重金属和其它肥料产生反应,降低重金属的含量;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要确保科学合理地使用饲料和激素,配备好环保设施,排放的废弃物要达标;可以采取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等措施,或者利用生物降解的方式来改善土壤环境。
        结语
        通过土壤检测技术在国外运用而产生的效果的认识,对于土壤进行检测使得人们对于该土壤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针对土壤所出现的问题,开展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此来实现土壤水平能力的提升。我们可以认识到越早使用土壤检测技术对于土壤改善越有利,越早发现土壤所存在的问题,这样便于进行土壤改善,从而避免不合理现象的产生,如污染环境,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等,加大对于土壤污染检测技术的认识,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杨正伟.农业环境中土壤的主要污染物来源及检测手段分析[J].南方农业,2019,13(14):178-180.
        [2]刘惠明,蒋玉萍,张雨溪.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10(11):3605-3609.
        [3]康树静,王春风.环境中土壤污染情况以及检测手段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3):150.
        [4]李叶.环境中的土壤污染及检测手段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3(12):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