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矿石加工及测试质量过程控制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李昕
[导读] 摘要:目前,对处理金矿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保证处理质量的准确性,有必要在处理过程中对金矿的质量进行测试。
        四川金升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成都  610031
        摘要:目前,对处理金矿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保证处理质量的准确性,有必要在处理过程中对金矿的质量进行测试。但是,在实际的金矿石加工和试验过程中,由于矿石组成的复杂性而增加了加工难度,矿石的其他元素也很多,所以试验的准确性受到了更大的干涉。测试时间不长,并且要符合相关矿石测试规格的标准和要求。在对测试样品进行处理时比较困难,并且其均匀性和代表性也会对测试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测试过程的不确定性也会影响结果。
        关键词:金矿石加工;测试质量;过程;分析;控制
        引言
        实际在镀金矿石处理和测试过程中会发生以下问题:矿石成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在对其进行加工时存在一定的难度。矿石中的元素较多,所以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均匀性和代表性对测试结果存在一定的影响。测试过程的不确定性也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这篇文章介绍了金矿试料处理的基本原理,样品不均匀或不具代表性等原因,实验过程所使用的仪器、试剂、实验方法、实验标准解决方案的准备、矿石试料重量测定、测试仪器的稳定性和称量或实验重复性测试等不确定影响因 素。在样品的不均匀性、代表性和测试过程的控制方面进行了分析。
        1样品加工与金分析结果的联系
        金矿的样品的加工和准备过程对分析结果有着很大的影响。主要原因是:(1)含量不多,并且分布不均匀。金的存在形式一般为自然金和含金矿物。(2)天然金是非常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在对样品进行制备时,金比其他矿物粉碎的晚。磨矿粉碎的程度不充分时,金往往以粒子金或树状等形式存在,在对其进行筛选时,可能黏附在筛网上或被丢弃。(3)金的相对密度大,混合或处理不当时,会有沉没的倾向。基于以上三个因素,整个样品的含金量往往在备用过程中不均匀,不代表随机抽取的结果。以下为主要表现:①同一种样品的多重分析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差异。②比同一样品的正副测试结果大不相同,而内验正样与副样结果则相对稳定。③带有明金(高档)的金矿石样品,分析结果低或为零。
        2加工处理
        决定金矿石含金量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无论用什么方法,准备适合测试的样品是基本,所以测试样品的处理及质量管理对最终测试结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金矿试料中含金量的不均匀性对分析结果影响更大,其不均匀的原因及控制方法如下:
        2.1含金量不均匀性
        金矿是天然金的形态,在形成过程中与矿物共同存在,导致了这个阶段不均匀的分布。在样品处理工程中,天然金因自身的延展性,而粉碎的时间比其他矿物要晚。如果金的粉末程度不够,就会以金粒子、片状等的形态在筛子洞中出现,这样就会得到偏小的测试结果。由于在样品混合或运输过程中,黄金本身的密度较高,可能导致混合不均匀。以上三个因素可能导致样品不均匀,样品不具有代表性。就像测试同一批样品的过程一样,不同样品的测试结果大不相同,有效的结果不足以决定最终含量。在同一个样品测试中,正样和副样的重复性和重现性都很高,但正样品与副样品的结果相比差距很大,高档样品在测试中结果较低。
        2.2 控制样品均匀性和代表性
        为了保证样品的均匀性和代表性,可以在以下方面体现:根据金矿石样品的种类选择适当的样品处理方法。从样品中严格控制金粒子的粒子大小及粒子大小的分布,并使金粒子的颗粒尺寸变小,直径越小分布越好。有了大块金粒子的碎片,测试结果就会高。为了使金颗粒的形状最小化或影响最小化,需要增加采样量。经过加工后筛选的样品,首先颗粒大小用于确定粉磨工艺和参数,并确保处理时间。在正式测试中,为了控制时间,粉碎后的样品可以直接使用在测试中,这样可以避免测试结果偏小,样品包中的样品及残留样品不得丢弃。


        3 样品分析测试过程中的控制
        3.1 样品测试过程中的影响
        金矿的含金量测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这将影响金矿的质量。在试验过程中,仪器、试剂、实验方法、实验所需标准溶液的准备、矿石样品的计量、试验仪器的稳定性、准确性等会给测定结果带来更大的影响。例如,某研究人员对100微克/mL金标准储藏溶液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以及30克样品重量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在使用100微克/mL的溶液配置标准液时,容量瓶、移液管、温度等方面会带来一定的不确定度。机器的稳定性、定向曲线拟合也会带来的不确定性。
        3.2取样量的选择
        由于样品超细微处理技术和分析技术的发展,测试方法的实际样品的取量会变得更小。但是,除了贵金属,特别是黄金,因为它还有非常大的延展性。20世纪80年代初,分析者们就曾研究过抽样量对黄金测试准确性的影响。该实验中心的分析者还对0.10 ~ 1000微克/g的金等级的样品进行了样品大小影响的研究,对样品大小为0.10~ 0.30微克/克的金等级矿石的测试结果显示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取样在20g以上。
        3.3试样焙烧
        高温焙烧是在金矿样品中除去硫、碳、砷和汞的必要手段。焙烧时,温度在400 ~ 450℃并且维持1小时,然后在650 ~ 700℃温度下,保温1个小时使其有较好的加热效果。如果是硫含量高、碳含量高的样品,要在焙烧过程中选择空气接触面积大的容器,如果选择坩埚,那么且样品会堆积,从而无法完全清除硫、碳、砷、汞等物质,从而影响金的溶解率。
        3.4测试过程中的控制
        为了解决测试过程中的问题,有关人员采用了多种方法,通过抽样测试对不正常的样品以及重复性密码进行分析。质量管理人员需要对标准物质的密码分析结果控制图进行定期的更新,以保证测试试验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对同一批的样品进行现场测试,并且选取部分样品寄给其他单位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然后进行结果比较分析;不一致的测试结果,只能通过加权平均或其他数据处理方法来进行。另外,要判断工艺技术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如果出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要对其重新制定并且测试。
        结束语
        在实际金矿石处理与测试过程中,面临金矿复杂、伴生元素、短时间的测试、困难的样品处理与测试不确定性等问题。这篇文章介绍了金矿样品处理的基本原理以及原则以及不均匀性、不具代表性及测试的不确定性的原因。测试员可进行抽样测试,控制测试过程的准确度,更新标准物质密码分析控制图,利用第三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控制样品处理技术和粒子大小的分布,从而控制加工过程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继德,王冬丽,伍晓丽.金矿石加工及测试质量过程控制[J].世界有色金属,2018,(13):289-290.DOI:10.3969/j.issn.1002-5065.2018.13.162.
        [2]罗学辉,张勇,陈占生,等.金矿石加工及测试质量过程控制[J].黄金,2012,33(3):61-64.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2.03.014.
        [3]黄生力.贫硫化物含金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试验[J].甘肃科技,2018,34(4):21-23.DOI:10.3969/j.issn.1000-0952.2018.04.008.
        [4]史文全.甘肃南部加甘滩金矿矿石加工技术性能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8,(2):103-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