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管理的相关性 巴合提古丽•曲海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巴合提古丽•曲海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城乡建设发展迅速,为进步提高城乡发展水平做好规划与土地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能够有助于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
        阿勒泰地区自然资源勘测规划院  新疆阿勒泰  853300
        摘要:目前我国城乡建设发展迅速,为进步提高城乡发展水平做好规划与土地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能够有助于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文章对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相关性进行分析,并探讨两者融合发展策略。
        关键词:城乡规划;土地规划;土地管理;城乡管理
        引言
        我国资源丰富、地大物博,但人口数量较多,人均土地占有面积有限。随着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建设,基础设施得以改进,但一些问题也随之产生。所以,如何依据城乡现有发展情况,正确协调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之间的关系,科学规划土地资源,采取相应应对措施,以推动城乡经济实现进一步发展,为人们建设健康、和谐、稳定生活环境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应思考的重要问题。
        1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管理的相关性分析
        土地规划主要是为了合理配置资源与开发利用土地,城市规划则主要是为了促进城市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由于规划目标不一样,规划的内容也就不同,土地规划侧重于土地使用与未来的状态,城乡规划则看重城市的发展方向、重点产业、以及空间布局,在实施的时候,土地规划只是去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而城乡规划还需要承担美化环境的重担,从而会占用耕地,致使两者间存在矛盾。良好的制度是进行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城乡规划的一个重要依据。所以,为了使城乡规划更加实效、科学、合理,就应该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科学的实施规划方案以及对土地的类别进行划分,充分发挥每一寸土地的作用,通过对土地规划的宏观调控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总之,土地规划与城乡规划之间相互依存,共同作用,土地规划管理促进城乡规划的发展,城乡规划促使土地规划管理更完善。
        2 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现状
        2.1土地资源利用率低
        土地资源管理与分配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与价值,进而难以有效发挥土地资源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不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高效发展,无法满足居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以某市区为例,该区为城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辖区,但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环节存在楼盘间距布局不合理、楼高匹配性差等问题,对住宅室内采光效果、通风效果与居民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致使楼盘价格难以匹配土地资源价值,加之居住小区内的水景、绿化设施等缺乏有效运维管理,严重影响到生态管理目标的实现,进一步削弱了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
        2.2建设用地分散与集中布局
        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土地规划,集约化土地资源均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土地管理重要文件中,均曾指引更多乡村人口集中到工业园区或城市中。集约化布局多在开发区或中心城镇上发展。分散布局则是为满足社会众多主体诉求,在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里更加赞成集约化发展。但是,实际工作中,土地规划及建设用地布局规划相较于城市建设更为繁杂,主要是由于土地规划过程中保留众多村庄、城镇、城乡结合部等,且土地规划中规划图纸作为其重要凭据,分散布局不利于空间集聚。并且,城市规划代表市县政府与外围产业发展利益,他们对此方面十分关注,导致忽视了乡镇经济发展,进而引发乡镇人民不满。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矛盾对社会稳定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所以应当对此进行协调,加以解决。
        2.3行政审批效能偏低
        我国国土面积居于世界前列,但受区域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数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部分地区仍面临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同时由于部分地区缺乏完备的管理机制与审批流程,使得部分具备重大战略意义的优质规划项目面临审批时间长、审批效率低、缺乏投资支持的困境,无法保障规划项目的顺利开展。


        3推动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合作的方法
        3.1规范土地征用方式
        由于我国在土地的开发利用中,大部分土地是征用农民的耕地,因此经常会出现赔偿款与土地本身的价值不符的情况,很容易使农民产生不满的心理,从而导致征用土地的效果不佳,影响土地的开发利用。为保证在征用土地的合理化,首先,要完善对农民的赔偿措施,保证农民的土地被征用以后能够获得合理的赔偿;其次,可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国家在征收土地之前应该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这样才能保证经济快速发展。
        3.2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建设,细化用地指标编制
        首先,应注重完善土地生态产权补偿机制,结合生态价值产权科学界定土地开发利用行为,保障土地资源、生态资产的形态得到完整呈现,发挥对土地使用行为的规范与约束作用;其次,应完善农田保护制度,加强对耕地资源与农业生产能力的保护,利用完备的土地管理督查机制实现对违规占用土地行为的严厉查处与打击,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保障;再次,应综合采用定额管理、存量盘活等举措,实现对土地利用结构的系统优化,达成土地集约化与节约目标;最后,应优化土地征收机制建设,编制科学的土地价值计算指标,综合考量待征收土地的原有价值与发展附加价值,并做好民众疏导与沟通工作,保障在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方面达成一致意见。
        3.3实现集体规划
        一方面,有关部门需要做好土地的资源管控,并且要制定相应的方法措施对其进行细化管控,以求实现“专用管理、专地专治、专区专管”的专项管理办法。在细化农村土地规划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专项管理工作中的发展目标与发展进度,并且需要在“专项管理的基础上实施分项细节管理”的办法体现。另一方面,中央一级管理单位需要对农村土地的规划工作进行集体规划的思想引导与建设。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将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地区、每一个人的身上。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在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出现的“走形式、走过场”的现象,并且还能切切实实地体现出“土地服务于人民与政府服务于人民”的根本宗旨。
        3.4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我国国土广袤,人口基数却也很大,使得人均土地资源面积很是短缺,需要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详细的做好土地规划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以后的规划工作奠定基础,确保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率。通过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可以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的效果,确保社会的稳定与前进,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够将现有的土地资源分配维持一个平衡的状态。在以前,我国主要是发展经济,为了发展工业而滥砍滥伐,占用耕地面积,不仅使得农业用地面积不断减少,也影响了我国的农业生产,同时对我国的环境业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例如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等问题。通过合理正确的管理策略提高土地规划的力度可以提高土地应用的性能以及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3.5开展“多规合一”工作
        国土空间规划使得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之间的合理性和规划效率进一步提高,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多种规章制度合并政策的实施,如各类专项规划的合并与统一等。这不仅能够使得工作效率得到提高,还能充分实现统筹规划的目标,使城市合理化发展。在完善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之后还要保证工作落实到位,使各类资源利用能够合理有效,持续提高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环境下,城乡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城市化,也缩小了城乡间的差异。因为土地规划作为城乡规划的重点,所需实践时间长,制度成熟,所以在城乡规划实施与土地规划管理中还有着一些差异,还需要结合两者特点做好协调管理工作,以提高城乡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水平。
        参考文献:
        [1]袁军.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关系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15):231-232.
        [2]戴熠.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管理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7(2):44-45.
        [3]彭玉如.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相关性[J].管理观察,2019(4):7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