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工程技术问题及优化措施 陈娟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陈娟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发展水平都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究日益成为社会的热点课题。
        身份证号:13020319720408xxxx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发展水平都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究日益成为社会的热点课题。而目前机电一体化的发展也正处于关键性的时期,所以全面分析目前状况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以机电一体化发展方向为基础积极探讨问题的解决措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工程技术;问题;优化;措施
        1 新时期机电一体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机电一体化在安装工程中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在以机电一体化为技术基础的安装工程领域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而且对于机电一体化安装的工作人员来说,机电安装中设计的相关技术过于繁杂,工作人员的能力往往不能达到相关的技术要求,从而造成机电一体化在安装工程中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1.2 机电一体化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均较低
        虽然目前我国的工业系统中已经较大规模地使用了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但是这些技术还存在着创新性不足、技术实现成本较高等问题。这一因素也直接导致了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缓慢,成效不显著等恶果。而且从市场角度来看,我国目前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规模、质量均不达预期。
        2 如何有效解决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2.1 加强员工教育和工程监管力度,减少工程安全隐患
        首先企业应当加强员工的安全技能教育工作,安装人员的综合素养在保证以机电一体化为技术基础的安装工程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人力资源作用。企业管理部门要重点加强安装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安装人员的安全意识。企业需要建立成熟化、系统化的管理部门,确保优化机电一体化安装过程的安全管理结构,对招纳的员工要预先予以安装安全相关专业知识的考核,择优录取,加强对安装人员的岗前培训,让安装人员的岗前培训在就业期间的安全管理中发挥最大作用。企业还应当重视在职安装员工的的安全知识教育,开设安全知识培训课程,设置安全知识年审环节,针对性设计安装安全知识考核试卷,对未通过安全知识考试的员工予以再培训或调离,对于在考核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安装人员企业可以给予一定量的奖励,这样还有利于企业形成合理的竞争文化。企业对安装人员进行严格化的筛选、教育,有利于企业快速建成一只安全系数较高、专业技能过硬的机电一体化安装团队。
        其次企业应当加强流程的监督力度,建立和完善相关监督制度,有利于在源头上提高安装人员的安全意识,以达到防范于未然的效果。在企业制定的监督流程中,可以建立责任人制度,将所有的安全隐患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员工,避免员工因为责任分配不明而导致出现的监管漏洞。企业还可以建立完备的机电使用调试机制,定期聘请拥有相关资质的工作人员,对企业内部的机电设备进行检查,对于有轻度安全隐患的机电设备予以修理,对于有中度安全隐患的机电设备企业应当予以淘汰处理。只有使用合格的机电设备,才能有效提升机电一体化安装过程中的安全系数,从而保障普通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2 依托先进技术,大力提升机电一体化技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活动中时,耗能、耗水、噪音污染、环境污染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一定意义阻碍了我国工业结构调整速度。所以在机电一体化相关产品中,必须注入新的血液,即引进新的技术对目前机电一体化产品进行升级革新。

比如改进工业机械手臂可以有效地提升相关工业的生产效率,解放工业生产中工人的劳动力。传统的工业机械手臂虽然可以完成特定的工业动作,但是其存在着工业能力复杂度不够、安全性能较差等特点。企业可以重点引进电子、控制、计算机等技术对工业机械手臂进行升级,首先是提高机械手臂的灵活程度,传统的工业机械手臂只能完成升降、伸缩等简单的动作。在引入相关技术后,企业便可以实现工业机械手臂完成更多、更复杂的工业生产动作,比如旋转、提拉等动作。此外在工业机械手臂的动力问题上,企业也应当予以重视。因为传统的机械手臂耗能严重,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业生产的成本,所以企业可以利用引进新能源等方式改变传统工业机械手臂耗能严重的问题。最后传统的工业机械手臂之所以智能程度不高,其关键原因就是计算机技术应用太少,所以工业机械手臂的执行机构、驱动机构程序简单,进而导致工业机械手臂的工作能力不强。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可以聘请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对工业机械手臂进行产品升级,特别是对工业机械手臂的控制系统升级。制造拥有多项合理功能、耗能较低的工业机械手臂对工业结构调整、提高工业化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先进的工业机械手臂还可以提升产业的附加值,给开发人员和社会都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机电一体化产品在工业中的应用已呈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大力将电子、光学、计算机等技术引入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和制造中有利于促进我国现有的机电一体化水平,同时也必将促进其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
        2.3 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明确该项技术的发展方向
        在针对机电一体化发展方向问题上,政府相关部门可以组织企业、大学、相关研究院等社会多方参与,共同讨论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发展趋势,以此作为基础的前提下,明确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为我国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指明道路。结合相关研究数据,目前机电一体化如下几个方面,如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等。比如在机电一体化产品可编程控制器(英文简称PLC)的设计过程中,就可以重点以上述几个机电一体化发展方向为设计标准。在PLC的设计中应当体现智能化的特点,所以可以利用目前硬件集成度较高的技术特点专门设计PLC的控制逻辑,在该控制逻辑的实际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多地融入电子、计算机技术,让PLC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一定水平的逻辑判断、自主决策能力。目前我国机电一体化的生产厂家较多,且开发和生产过程中没有统一的事实标准,所以会导致有关机电一体化产品的适用度有相当的局限性。所以在PLC的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机电一体化模块化实现的思想,即使用目前市场上实用度较高的产品参数和规格指标,力图使该PLC的匹配度高于传统该类产品。最后在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下,网络有关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机电一体化的生产过程之中,严格意义上来讲,网络中断控制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的产品之一。所以在PLC的设计中,可以重点加入网络元素,使得用户在使用该产品时有着更加便利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
        3 总结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制造业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绩,但是在机电一体化方面由于起步较晚等因素,该项技术与国外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机电一体化作为一门新兴技术,是其它几门学科交叉而成的,如机械、计算机等。总之要想快速提升我国机电一体化水平,就必须充分利用目前先进的制造业技术,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明磊. 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浅析[J]. 科研, 2016, 000(005):00126-00126.
        [2] 姚全. 21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000(021):P.64-64.
        [3] 田玲. 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 电子制作, 2018, 000(002):26-27,53.
        [4] 陈伟洪.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工程机械中的发展运用分析[J]. 装备制造技术, 2014, (001):77-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