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自然光设计手法的应用 张华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张华
[导读] 摘要: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中,自然光尤为关键,其对建筑的能耗、审美水平具有显著影响。
        北京世纪千府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桂林分公司  541108
        摘要: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中,自然光尤为关键,其对建筑的能耗、审美水平具有显著影响。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自然光设计可有效提高工程的美观性和实用性。本文就将分析建筑设计中自然光设计手法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自然光设计;应用;
        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全方位改善。人们对室内的采光条件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为了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应在设计过程中合理应用自然光设计手法,合理利用自然光,从而完美展现室内采光环境。
        1自然光的特点
        自然光的特点尤为鲜明。首先,自然光具有特定的变化规律,地面的照明效果也会随着地球的转动而发生规律性变化。自然光照射角度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产生较大变化,在不同的时间段,自然采光光线照射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规律性,自然光光线也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展现其独特的规律性,如自然光的入射角较小,则其自然光波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光线色温也会因此有所下降。如光线入射角较大,自然光线的色温也会逐渐升高。研究显示,光线色谱与光谱成分是影响自然景物色彩的关键要素,自然景物内部所含的光谱成分存在较大差异,在光线色温的影响下,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
        2自然光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建筑设计中,合理应用自然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站在资源利用角度,自然光是一种纯天然的清洁能源,部分资源受到过度开发利用的影响储量急剧下降,所有行业均需对现有的能源展开合理利用。建筑行业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合理利用自然光。自然光利用辐射散发的光能及热能以更加巧妙的方式完成自然光设计,在转化自然光的基础上增大光的利用率,减少工程的电能损耗,利用自然光照散发的热量提高室内的温度,减少空调和暖气所产生的能耗,一方面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另一方面切实减轻资源消耗。同时,立足人体舒适度,人体需要自然光的支持,自然光也是人类生存发展中的必要资源,而自然光的舒适度也会影响人们对环境的体验和感受。采用自然光设计方式,可以加强室内的光照效果,改善人们的居住品质。
        另外,立足建筑的视觉效果,根据不同的建筑风格合理应用自然光的强弱和辐射时间,能够切实保证建筑的光照亮度,而且也可完善建筑的视觉效果,进而更好地彰显出建筑独特的美感。
        3自然光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建筑单位在建筑设计工作中需要合理应用自然光,以加强绿色建筑施工效果,增大工程的社会效益。建筑设计人员在自然光设计中需要以建筑内部和外部两个方向加以考量,由此提升建筑施工水平。以下,笔者就从自然光在建筑整体设计中的应用、自然光在建筑细部设计中的应用以及自然光在建筑孔隙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综合分析,以加强现代建筑设计中自然光应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1建筑的整体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建筑设计中,针对自然光设计,应先立足整体,全方位考量建筑的朝向、间距控制和体量控制等因素。
        首先是建筑的朝向,建筑的朝向直接影响了自然光采集,对自然光采集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所以,一方面要全方位考量地理环境和区域规划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需考虑自然光照射的整体效果。如我国夏至日偏东和偏西60度内日照时间在8小时以上,冬至日时,太阳位置主要处于偏东或偏西30度的位置,因此自然光线更加充足。另外,太阳西落的过程中建筑室内的温度明显升高,此时建筑的朝向要以南偏西45度为首选。
        其次是间距控制。建筑的间距对建筑的采光也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现如今,建筑楼层高度明显加大,对采光的影响也更为明显,若为节约建筑占地空间而不合理地缩小建筑的间距或并未充分考虑建筑间的遮挡关系,则会破坏建筑的采光性能。

因此,在室内设计时,要全面考虑建筑的单体高度、建筑相互间的位置关系、遮挡关系和地区的太阳高度角,以此科学推算和设计建筑的间距。
        最后是体量控制。除朝向和间距等因素之外,还需全方位考虑建筑的体量,若建筑的体量较大,则靠近内侧的部分自然采光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应合理利用造型设计优化空间结构,保证内部空间的自然采光效果。利用分散式造型设计和布局可有效规避上述问题,在体量一定的情况下,扩大建筑与外界的表面接触面积,以加强内部自然光的采光效果。
        3.2细部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细部设计对自然采光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窗体和天花墙体构造尤其如此。天窗采光设计中,人员需结合空间流线性的差异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主要分为点状、线状和面状。点状设计方式主要应用于小面积的建筑,房间较细较长,主要采用长方形布局。此时采光带要与建筑内部的流向保持高度一致,以展现其引导性。若建筑的空间较大,则可采用整体性的采光顶。对于公共空间相对较大的建筑,也可将其覆盖于整体采光顶的上部,并设置遮挡物,创建半室外的空间效果。
        侧窗采光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以广泛应用,具有较为理想的通风效果。根据位置,侧窗主要分为低侧窗、中侧窗和高侧窗。低侧床可加强地面反光的效果,同时,也可将光线顺利地引入建筑室内。中侧窗设计中,需将其设置在景观优势明显且通风、采光较好的位置。高侧窗凸显了空间的私密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的视线,密切室内与室外的联系。高侧窗通常设置在墙体的上部位置,直射自然光,将自然光线直接引入到室内。
        天花板和墙体构造设计同样尤为关键。从窗口的中央位置可向窗外望去,天空中的上边缘与下边缘可形成特定的夹角,能够充分展现从室内望向室外的景观效果。天空垂直角与窗口的进光量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如天窗与墙体间为钝角,则天空的倾斜度较大,可保证室内自然光照射的效果。在天花或墙体的位置,也可设置窗口开洞,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光的遮挡。
        3.3建筑物“孔隙”设计中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应用自然光主要指的是在建筑物当中设置孔隙,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中可增设采光井、阳台、中庭,以此密切室内与室外的联系,确保室内采光的效果。设计人员在建筑物设计中也可合理应用采光井来加强室内的采光和通风效果,提高室内的舒适度和住户的满意度。现代高层建筑施工中,主要采用竖井的方式,将自然光自建筑的顶层逐步引入建筑内部,该采光方法一方面可改善建筑的采光效果,另一方面也可减少电能的消耗。其对于优化建筑艺术水平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可高度满足住户的审美需要。自然光设计中,应当合理设置中庭,将建筑中的采光中庭与建筑侧面窗户的设计融为一体,以改善设计的总体效果。
        4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建筑设计工作中,务必高度重视自然光的合理应用,加强建筑自然采光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与此同时,也要增强建筑的美观性,全面提升建筑设计的水平,这样也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增强建筑的绿色及环保属性,从而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合理利用自然光彰显出建筑的独特美感。自然光是一种清洁的自然资源,该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将自然光应用于建筑设计中,可全方位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促进现代建筑设计行业的稳步前行。
        参考文献:
        [1]欧阳琳.建筑设计中自然光设计手法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03)
        [2]严晨晖.解析建筑设计中自然光设计手法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20(03)
        [3]吕康.自然光与之影对构筑空间的介入与融合[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
        [4]李长英.建筑设计中自然光设计手法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06)
        [5]于涵.建筑设计中自然光设计手法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9(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