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缓解小班幼儿分离焦虑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周来标
[导读] 每年九月,幼儿园都将迎来一批新的小朋友,满教室都是孩子哭闹声。

贵州省麻江县实验幼儿园  周来标 557600

摘要:每年九月,幼儿园都将迎来一批新的小朋友,满教室都是孩子哭闹声。第一次离开父母和熟悉的环境,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大家庭,难免会紧张、焦虑,这样的焦虑就叫分离焦虑,如果对分离焦虑不加以正确引导,会给幼儿身心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以对小班幼儿分离焦虑表现的观察和分析,结合理论,通过实践探索发现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策略,帮助幼儿适应新环境、新伙伴,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等到健康成长。
关键词:分离焦虑 家园共育  缓解策略
        一、分离焦虑
        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是指宝宝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变过程中发生的情绪。离开熟悉疼爱自己的父母来到陌生的环境,在这一过程中,所有孩子都经受着这种分离所带来的情绪—分离焦虑。往往表现在饮食、消化、睡不好、做噩梦、讲梦话,平时烦躁不安、食欲不振,更有甚者头昏乏力、心悸多汗,尿裤子、常常感冒、腹泻,这并不仅仅是生理问题,也有心理方面的问题。心里学家研究发现,长时间分离焦虑影响着幼儿创造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以及健康人格的形成,比较严重的幼儿还会因此降低智力水平。分离焦虑对孩子心理上的影响更应该引起重视。
        二、影响幼儿分离焦虑的的因素:
        (一)幼儿自身
        依恋是幼儿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非常稳定,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也非常深远。3-4岁幼儿对父母产生强力的依恋,当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进入幼儿园陌生环境时,让幼儿倍失去安全感,幼儿产生了焦虑情绪。
        (二)家庭教育
        在家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造成幼儿失去独立的能力。一旦进入幼儿园,常规训练就让幼儿感觉没有得到老师的关注及疼爱,让其产生焦虑。有的父母在幼儿做错事情或闹情绪时,就会对幼儿说“不听话,送你去幼儿园”使其对幼儿园产生一种恐惧害怕的心里阴影,害怕到幼儿园生活学习。家长的焦虑,家长们对幼儿园教育没有正确的认识,总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园状况,孩子有没有好好吃饭,会不会饿肚子、有没有被小朋友欺负、老师有没有关爱自己的孩子、孩子是不是一直哭到下午、有没有尿湿裤子等等。刚入园时家长没有下定决心认真和孩子告别,而是依依不舍,问东问西的,甚至悄悄在窗子外偷偷观察久久不愿离开,让孩子也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依恋,这样反而让孩子的焦虑持续更久。
        (三)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环境让孩子感觉是陌生的,让他们产生不安全感,想要逃离。
        三、缓解策略
        (一)对幼儿园有美好地向往
        入园之前教师先家访,和家长沟通宣传,让家长做好入园前的思想准备,积极引导幼儿知道幼儿园的有趣生活,并潜意识提醒幼儿可以离开家人上幼儿园,爸爸妈妈需要上班。老师可以和幼儿做好交流,至一起做游戏,让幼儿感觉老师是熟悉的人。
        (二)创设像家的环境
        根据小班的幼儿年龄与生理心理的特点,创设孩子喜欢的环境,如家里一样温馨,能够找到自己熟悉的物品.在班上为幼儿开设了一个"娃娃家"。


"娃娃家"有孩子的全家福,让幼儿看到自己的家人,并和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家人,还可以让幼儿把家里玩的玩具拿来和小伙伴一起玩。这样不仅可以使幼儿减少陌生感和分离焦虑,还使幼儿在玩的基础上学到知识,也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
        (三)教师的态度
        1.晨间接园,教师应该面带微笑并热情地站在教室门口迎接每一位孩子,并蹲下和孩子抱抱,可以备一些糖果,可以用来安抚幼儿的心情。
        2.对大哭大闹的孩子进行安抚,不欺骗孩子说,“马上爸爸妈妈就来了”,教师应和家长统一口径,家人不会因为他们哭闹就提前来接。鼓励幼儿在幼儿园能和老师一起游戏,和小朋友们玩玩具。
        3.公平对待每个孩子,制定具体的计划,争取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关注,特别是那些不哭不闹的孩子,别以为不哭不闹就没有焦虑,其实只是这些孩子对焦虑的表现不同罢了。
        4.教师教学活动要丰富有趣,可用各种好玩有趣的游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分散幼儿焦虑的情绪。不要以为孩子在哭闹就什么也做不了,其实不然,孩子会对有趣的事和物吸引而缓解幼儿的焦虑。
        (四)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1.做好家长沟通:不当幼儿面谈论幼儿园教师。孩子入园时,如果哭闹严重,家长可以多陪孩子一会儿,和他一起玩玩幼儿园的玩具,分享幼儿园的有趣的事何物,当他在游戏中玩得高兴时再离去。
        2.按时接送幼儿:在入园初期家长要按时接、送孩子入园,没有特殊原因,家长不能因一时“心软”不送孩子入园,这样会对幼儿园陌生感的时间增长,造成孩子不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3.多开展亲子活动:允许家长和孩子一起到幼儿园参加各种活动,可开展亲子助教活动,一是让孩子熟悉和感受到幼儿园生活是愉快的,二是让家长了解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
        结论:要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主要关键——家园共育。教师要着好孩子来园准备,给孩子跟多孩子需要的关注关爱。家长们也要对孩子要上幼儿园做好心理准备,只有得到家长们的信任和配合,幼儿园教师才能按照有效的方法对幼儿因材施教,就能有效的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让幼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幼儿在幼儿园才能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虞莉莉.幼儿园教师基本工作教程[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8:42-45.
[2] 史文秀.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野下的新入园小班幼儿分离焦虑及其缓解.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12(4):61-63.
[3]傅媛蕾,李倩.对新入园儿童分离焦虑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09,(3):190.
[4]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黄真猛.幼儿入园焦虑的个案研究[j].教育导刊(下半月),2009,(12):23-24.
[6]傅媛蕾,李倩.对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09,(3):190.
[7]罗增让.儿童分离焦虑的发展变化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4).
[8]祁海芹.儿童入园“分离焦虑”问题矫治[j].教育科学,2003,(12):56-57.
[9]王静,宋莹莹.幼儿入园分离性焦虑反应的表现与干预[j].河南职工学院学报,2003,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