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杨楠
[导读] 我国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非常重视我国公民的道德和法律意识。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五中学  杨楠

摘要:我国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非常重视我国公民的道德和法律意识。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开设道德、法律相关的课程,意在培养有道德有素养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而初中,是学生逐渐养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的青春期和叛逆期,所以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的教学艺术做出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艺术
        前言:教学活动是多样化的,并且都具备一定的艺术特征,教育者只有掌握其中的奥妙,才能够为学生创设更为高效的教学课堂。作为初中学生道德与法律知识的引导者,任课教师要不断完善课程教学模式,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道德、法律知识,健全自己的人格,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法律素养。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
        初中阶段的学生非常活泼,而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理论性比较强,再加上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落后,使得课堂不具备吸引力,无法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课程的实践性不充分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中,很多知识都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让知识真正地传达在学生心中。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更侧重与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导致学生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能从根本上了解知识的实质,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燃起学习热情
        著名的教学学家赞科夫曾说过:“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1]。”这就说明,只有对一个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够跟随教师进行课堂学习,进而提升为自主学习。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燃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学习《爱在家人间》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亲情的温暖,理解父母对于我们浓烈的爱,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对我们的给予,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如下:广西桂林的普通农民戴训武,父亲很早就不在了,12年前,68岁的母亲不幸成了半身瘫痪,作为儿子,他扛起了照顾母亲的责任。


他工作的地方离家很近,只要出门几个小时就要回家一次,他说妈在,家就在。另一个场景,母亲因为孩子不好好学习训斥了孩子,孩子和母亲吵架,甚至离家出走。通过场景的对比,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更好地感受到了爱的伟大,深化了对知识的了解。
        (二)开展小组探究,激发学生思考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为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也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知识的本质,所以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利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来激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在学习《生命的意义》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能搞地感受课文中保尔的精神品质,并且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思考,产生新的认识以及定位,教师让学生以“生命有哪些意义?”为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先阅读教材内容,并且展开探讨。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并且通过课文联系自身,加强了对知识的深度解读,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三)开展社会实践,深化学科理解
        学生学习知识要从两方面进行着手。一方面是单纯的理论知识,另一反面是实际运用[2]。有一句老话说的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学生才能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尤其是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很多学生的理论知识都学习的很不错,而到了生活中却是另外一种表现。所以为了深化学生的思想,基于学生心灵的熏陶,教师可以以将道德与法治教育与生活场景相联系。
        在开展日常教学中时,师可以让学生认真观察学校中以及班级同学中的表现为情景,出其中错误的方面。如,乱扔垃圾、随意漫骂、随意欺负班级同学等等[3]。同学们发生了以上这些不道德的行为与自身的生存环境以及自身的道德品质是分不开的,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些不好的行为习惯摆在课堂中让学生们进行讨论,看看自己是否存在这样的行为,进而进行充分的探讨和反思。也可以让学生进行真实的情境模拟,还原不良行为的现场,让表演的同学以及台下的同学都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进而引发学生内心的性感共鸣。在课余时间,也可以组织学生去捡垃圾保护环境、去做一些力所能力的社会公益等等,引导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有更深的理解。
        结论:总而言之,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时期,教师要重视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彰显课堂教学的艺术,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品质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甜甜,张娜.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课堂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166.
[2]潘自佑.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22):24-25.
[3].聚焦课堂 激发智慧——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基地校教学研讨活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0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