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湖州 313000
摘要:在压型钢板+钢筋混凝土组合楼板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复合体系中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及其重要。由于施工工艺、操作流程、细部构造做法等的不同,会对观感和工程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总结多年工程实践,通过改良压型板的加工及施工工艺,加强质量要求及施工过程管控,有效的提高了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组合楼板;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压型钢板轻便、安装方便,刚度较大,同时可做为混凝土模板,节省大量模板,减少加工周期从而大大缩短施工工期,减少混凝土用量,所以组合楼板在工程中广泛应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组合楼板目前主要存在的施工质量问题是因材料加工和施工工艺不到位而导致的漏浆问题,下面就这个情况对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1压型板漏浆原因分析
在压型板加工或施工过程中,一般存在着加工偏差或安装偏差,使之难以形成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体系,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灰浆的流动性,故间隙或损伤的位置会出现漏浆的现象,导致混凝土的浪费及压型板、钢梁的污染,清理工作繁重。经多次实践发现,在压型板施工过程中,易漏浆的主要部位有端部与梁锚固位置、栓钉焊接位置、墙边、梁柱边、洞口及结构边缘。产生间隙和偏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1工厂加工不当
1)由于工厂设备陈旧,机具老化,压型板波形槽口加工存在间隙或间隙过大的问题,刀具切割时,波形槽口切割不平整,从而导致混凝土施工时灰浆从槽口间隙流出。
2)压型板公母扣相对波谷的角度应为90°,若相对角度偏差较大,则公母扣不能完全贴合严实,导致压型板拼缝不严,混凝土施工时灰浆从拼缝流出。
3)工厂加工过程中,压型板波形肋中央存在冲劲孔,混凝土施工时灰浆从冲劲孔中流出。
4)压型板加工过程中,制作尺寸存在偏差,偏差累积过大将会导致与实际铺板图不符,继而影响压型板结构的严密性,造成漏浆。
1.2成品保护不当
压型板在运输、绑扎、装卸、堆放、吊装过程中产生变形或损伤,影响压型板铺设。
1.3现场施工不当
1)压型板铺板前,钢梁上的杂物清理不到位,导致铺板过程中与钢梁间隙过大,难以消除,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灰浆从间隙流出。
2)在压型板与钢梁搭接位置公母扣未完全扣紧,拼缝不严,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灰浆从拼缝流出。
3)压型板与钢梁未点焊固定牢靠或压型板上荷载集中,导致压型板局部翘起,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灰浆从点焊不牢位置流出。
4)栓钉焊接过程中,磁环放置不当或压型板与钢梁之间间隙过大,导致压型板局部击穿,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灰浆从击穿位置流出。
5)墙面、柱边、梁边施工不严密,产生间隙,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灰浆从边缘间隙流出。
6)压型板洞口边、结构边缘挡板施工不当,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灰浆从挡板密封不到位的边缘流出。
7)施工过程中,压型板出现的孔洞或间隙未进行及时处理,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灰浆从损伤位置流出。
2解决措施
2.1优化加工工艺
1)工厂更换陈旧设备,重新调试机具,优化生产工艺,减小或消除波形槽口间隙,使切割面均匀平整,压型板端部贴合严实。
2)严格按照规范及工艺要求控制加工精度,如将公母扣相对角度控制在90°左右,减小拼缝间隙,覆盖宽度及波距偏差能够互相抵消,从而降低铺板过程中的误差累积等。
3)改良加工工艺,取消冲劲孔。
4)出厂前,加强外形尺寸检查,严格按照规范及工艺要求进行验收,不合格品严禁出厂。
2.2成品保护
1)成品压型金属板应采用专用的吊具进行装卸或转运,为了避免损伤压型板,严禁采用钢丝绳直接绑扎。
2)压型板装车前,应按照要求分类打包,逐层放置垫木,绑扎固定时需设置缓存,避免产生布局变形。
3)压型板运输前,应制订切实可行的运输方案,运输道路应平整坚实,行车应平稳。
4)现场卸车时,压型板应按编号、吊装顺序、方向依次分类堆放,堆放位置应平稳,底部设置垫木,避免搁空翘曲,堆垛高度不宜超过2m。
5)进场验收后,压型板上楼时应采用扁担式或梁式吊杆、吊具进行吊装或转运。
2.3压型钢板安装施工质量控制
2.3.1吊装及堆放
(1)楼承板制作、存储、运输应避免损害与污染。
(2)运输时宜在楼承板下部用方木垫起,卸车时应先抬高在移动,避免板面之间的相互摩擦,并确保板的边缘和端部不损害。
(3)板材在地面配料后,分别吊入每一施工层,为保护压型钢板在吊运时不变形,应使用软吊索,钢板下使用垫木,吊装时不得勒坏压型钢板。
2.3.2现场的切割
(1)应在压型钢板定位后弹出切割线,沿线切割,压型钢板开孔或裁切应保证切割面应平整,并避免破坏压型钢板表面镀锌层。
2.3.3铺设
(1)压型钢板铺设安装施工顺序可按“先大后小、先长后短、先主后辅”的原则进行。
(2)铺设时每片楼承板以确实宽度定位,并以片为单位,边铺设边定位方式作业。铺设时应确保压型钢板在梁上的搭接长度。
(3)铺设时以楼承板母肋为基准起始边,依次铺设。随校正、调直、压实,随点焊,以防止模板的松动、滑脱。压型钢板与压型钢板侧板间连接采用自攻螺丝,确保连成整板。
2.4闭口型压型钢板的细部节点质量控制
2.4.1压型钢板不断开时的细部构造
压型钢板在梁上不断开的情况,栓钉穿透压型钢板植焊于钢梁上,其中120mm厚楼板栓钉高度为100mm,150mm及200mm厚楼板栓钉高度为120mm。
2.4.2压型钢板在梁上断开时的细部构造
(1)当钢梁的宽度大于250mm,压型钢板在梁上断开时,开口板端头对接,栓钉穿透压型钢板植焊于钢梁上。
(2)当钢梁宽度小于250mm,压型钢板在梁上断开时时,压型板与支撑钢梁之间采用点焊或塞焊,每波谷处点焊一处,确保焊接必须牢靠。
2.4.3压型钢板侧向搭接细部构造
确保搭接长度,一般侧向与端头跟支撑梁的搭接不小于50mm,板与板之间的侧向搭接为公母扣合,为防止钢板因承重而分开,应在侧向搭接处用自钻螺丝或机械咬合钳者进行机械固定,最大间距为900mm。
2.4.4剪力墙处细部节点构造
剪力墙处熔焊处均为点焊缝。
2.4.5组合楼板预留孔洞的细部构造
圆形开孔孔径小于等于185mm时,长方形开孔与压型钢板沟肋垂直的边长小于等于185mm,与压型钢板沟肋平行边长小于750mm时,如果开孔处未损及压型钢板沟肋时,可无需补强;如开孔损及压型钢板沟肋时,则需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补强。
3结语
按照上述方法对组合楼板加工和施工过程中易产生质量问题的部位进行检查管控,有效地解决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压型板漏浆的问题,提高了工程质量和观感,同时避免了楼层灰浆的清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刚.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施工工艺研究[J].建筑与预算,2014(5):58-60.
[2]姜和平,张文强,张航硕.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在工程改造中的应用[J].建筑施工,2016,38(12):1692-1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