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故本文将探讨人性化护理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在2019.2-2020.2期间进行本次实验探讨,先选出2组(参照组、人性组)合适的阑尾炎患者,一共有78例,各组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20例、19例、18例、21例,年龄都在23-56岁之间,但参照组与人性组的均值各异,分别是(35.34±3.45)岁、(35.41±3.42)岁;纳入条件:①选出的患者均确诊患有阑尾炎疾病。②选出的患者都能进行手术治疗。③所选患者自愿加入本次实验分析。对比各组分析对象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生理护理,并鼓励病人尽早下床运动,以提升胃肠蠕动。人性组根据下述内容进行护理干预,详细内容有:①术前,在手术之前实施人性化护理时,先观察患者内心情绪变化,对存在负面情绪的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消除恐惧、忧虑等不良情绪。同时给予知识宣教,讲解手术目的、手术流程、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并告知手术的安全性,以提升病人及其家属的理解和信任。注意和患者沟通时,要使用积极的语言进行沟通,进一步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②术中人性化护理:辅助患者调整正确的体位,以便让麻醉医生顺利进行麻醉操作。手术期间要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进而保证患者安全。同时做好保暖工作,在转移患者中,要保护好病人隐私。③术后护理:待患者麻醉清醒后,告知手术结果。定期检查手术创口状态,及时更换敷料,以免伤口感染。术后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加强沟通和交流,询问其护理需求和疼痛感觉,采取意识转移法帮助其减缓疼痛感,必要时使用止痛药降低疼痛感。并耐心听取病人的倾述,及时安抚、疏导病人的不良心理情绪变化。鼓励病人尽早下床运动,并给予饮食指导,以促进胃肠蠕动。④出院指导:叮嘱患者日常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以促进身体康复。待身体没有完全康复前,不可进行重体力劳动,以免影响创口康复。定期来院复查,以知晓身体康复效果。
1.3观察指标
对各组实施完各自的护理干预后,比较患者负面情绪、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疼痛评分等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1.0计算,组间检验用X2值,计算资料用±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护理后,对各组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人性组比参照组低,再比较2组护理满意评分,显示人性组高于参照组,最后比较各组负面情绪与疼痛评分,显示人性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各组护理效果 (±S)

3讨论
急性阑尾炎患者应及时给予手术治疗,以免出现阑尾穿孔,危及生命安全。但手术也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一定的创伤,特别是开腹手术,术后会出现强烈的疼痛感,且这种疼痛会持续一个月左右,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学习[2]。为此,应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以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降低其心理压力,促进其预后康复。
人性化护理顾名思义是以病人为中心进行相应护理干预,满足病人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需求,以提升治疗效果,同时缓解病人的心理不良情绪,提升病人治疗积极性[3]。人性化护理干预不仅注重病人的生理健康,还注重病人的心理需求,在病人接受手术治疗期间,从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等阶段给予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指导、早期活动、疼痛护理等,以促进病人康复速度[4]。通过本次的实验也能知晓,给予人性化护理的患者,其住院时间、负面情绪、疼痛评分、首次排气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指标都优于给予常规护理的患者,说明人性化护理对于阑尾炎手术治疗患者的重要性。
综上叙述,在阑尾炎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缩短住院时间和首次排气时间,降低负面情绪和疼痛感,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倩.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其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探讨[J/CD].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9):5640.
[2]吴丽萍.人性化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当代护士:综合版(上旬刊):2018,25(3):89-90.
[3]戴庆妍,李松芝,李国翠.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4):193-194.
[4]王晓霞.人性化护理在急性重症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3):25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