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18319881217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建设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得到推进,建筑行业也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行业发展的同时,施工技术也逐渐趋于成熟和稳定。但是,施工技术的实现,离不开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地把控。因此,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措施及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技术是工程的核心要素之一,对施工质量的好坏,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有重要的影响。施工技术水平也是施工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施工企业不能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工程在质量上就不能得到保障。但是,除了提高施工技术之外,要真正在工程上实现所设计的施工技术,还需要有严格的现场施工管理制度作为支撑。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1、基础及土方施工技术
基础及土方工程是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施工工程的基础,其牢固性和稳定性会影响后续工程的进行。
在土方开挖前,应做好场地记录,如标出地表及地下管线的位置,并记录其尺寸 [1]。还需向管线的业主进行调查,复核管线的相关信息。
开挖时,先进行测量定位放线。应对含水量较大的开挖土体,或者深基坑、边坡进行加固。基坑采用“分层开挖,先撑后挖”的原则,由上到下有序进行,严禁无序开挖、超挖和欠挖。开挖基坑,应确定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的厚度 [2]。开挖时,应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进行经常性检查,防止基坑坍塌,淹没底下的工作人员。应该按设计要求进行降水,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时,应将水位降低至基底以下。在开挖时,保护持力层不受到扰动。在挖至基坑底部时,基坑底部应留部分,用于人工开挖找平。
填土前,应对基坑底部进行检查,对已完成的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并验收。还应清除基坑底部的积水,保持其干燥无杂物,严禁用建筑垃圾作为回填土。
填土应从最低处开始,由下至上,分层碾压填实,并尽量采用原状土填筑。只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回填与夯实,并且当天填土,当天压实。
填土压实系数需经试验确定,以达到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回填后,地面应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防止水向基坑渗透回流。
2、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钢筋工程的技术要点在于钢筋本身的质量、防锈和钢筋绑扎。所以材料进场时必须得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合格证等,并经现场试验人员进行复验,检验合格后,方能进场使用。钢筋的表面必须清洁,施工现场的钢筋存放,需要做好排水措施,钢筋下面铺设垫木。
钢筋的加工应符合规定,加工完成后,不能混合存放,应根据部位,构件名称,分类存放。
钢筋绑扎前,应核对钢筋级别、直径、种类、数量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应对焊接接头进行质量检验。
3、屋面工程施工技术
需要提升屋面的整体防水,所以铺贴卷材应采用搭接法,相邻两幅卷材和上下层卷材的搭接缝应错开。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水流方向进行搭接,垂直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年最大频率风向进行搭接。搭接宽度也应符合规定。当铺贴连续多跨的屋面卷材时,应按先高跨后低跨,先远后近的次序。保护已完工程产品,尽量避免已完成屋面作为人员及材料通道。对同一坡面,则应先铺好水落漏斗、天沟、女儿墙、沉降缝等部位,特别应先做好泛水,然后顺序铺设屋面防水层。
二、现场施工管理的措施
1、建立人员责任制
为确保工程顺利完工,应坚持“预防为主,保障质量”的方针,认真落实质量生产责任制,采取有效的施工管理措施。
项目经理应加强对各作业班组各个员工的质量生产及安全操作规程意识工作。在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将建立质量组,不定期地对各个生产环节的质量进行检查,若发现施工中违反操作规程,造成工程质量及工程隐患,不按规范进行施工,对本工程质量控制指标达不到要求的,每发现一处,将对项目经理进行处罚,并要求写出书面检查,在内部通报批评。
技术负责人应参加定期的综合检查和专项检查、做好检查日志记录。在工程中,由于技术工作的原因影响工程施工,视情节轻重对技术负责人进行处罚。
工程施工负责人在项目技术经理领导下负责项目工程的生产指挥及施工管理,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施工安全生产、物资供应的各项标准。经常组织对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工作的检查,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
应做好各类物资的进场使用、供应、调配与管理。还应做好现场文明施工记录,参加现场生产协调会,在生产指挥、管理过程中出现失误,影响工期进度,将对工程负责人进行处罚。
2、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进行系统安全教育,平时需抓紧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利用班前班后交代安全注意事项,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指导思想和保证事项。积极开展安全检查评定比活动,定期公布评比情况,激发全员安全生产的自觉性。
建立健全安全考核保证体系,把安全引入竞争机制,纳入承包内容,签订安全生产承包责任制,责任到人,使安全工作真正落实处。
针对各类工作特点,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抓好施工现场管理,机电设备、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安全管理,消除隐患。
经常以不定期形势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规范教育,使全体职工对本工种和专业安全生产知识做到耳熟能详,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绝不违章作业。
严格组织生产措施,施工现场做到安全防护设备完善并对重点性防护设施进行定时专人检查,做到随时检查,改进和更新[3]。
施工机具用电一定要规范,场内外临时线路架设要安全、合理,对现场使用的电缆、电线的绝缘包皮要有专人随时负责检查。
结语: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有先进的施工技术作为支撑,而基础土方工程,钢筋工程,屋面工程等一系列工程施工技术,是工程顺利施工的理论基础。而建立有效合理的现场管理措施,是工程顺利施工的保障。所以施工企业在不断提升自身施工技术,提高自身在行业内的竞争力之外,也要充分重视现场施工管理,加强施工管理的监督,落实相关人员责任制,提高现场施工管理的管理水平,使得工程的质量也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最终为整个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方平洋.现代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农家参谋,2020(11):129+131.
[2]刘佛秀.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4):149-150.
[3]李江峰.强化施工现场管理监督 促进建筑行业科学发展[J].绿色环保建材,2020(05):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