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市切尔克齐乡水利管理站 新疆阿勒泰 8365008
摘要:农业是关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行业,为了保障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国家加大水利工程建设,而在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却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比如建设标准低、保护意识淡薄等,严重影响水利工程作用的发挥。因此,应针对问题有效解决问题,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促进农业良好发展。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解决措施
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农业生产发展密切相关,在农业生产时会因市场经济与相关部门监管不力而盲目建设农业水利工程,导致建设落实不到位、工程建设不规范的问题发生。为了充分发挥农业水利工程的作用,应采取有利于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措施并有效落实到实处,实现农业生产良好发展,进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1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的意义
农业生产中必须具备充足的水源,才能保证各种作物良好生长。国家加强了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保证农业生产具备充足的水源,促进良好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水利工程始终具备良好的性能,为农业生产输送水源。如果水利工程各种设施未能良好管理,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农业生产会受到严重影响,阻碍农业发展,主要表现在:水利工程具有防洪、泄洪、灌溉的作用,在雨水较多的季节,能够起防洪、泄洪的效果。如果处于旱季,水利工程能够将存放的余下水源对农田进行灌溉,避免农作物因缺少而阻碍生长。另外,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还可以改善周边环境与面貌,农民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因此,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具有较大的意义。
2 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现有水利工程无法满足当下灌溉需求
目前,较多农业水利工程已经运行了较长时间,普遍在五六十年以上。当时的修建标准与功能较低,排灌标准与功能只能满足当时的水利需求,而无法完全适应当下需求,经常表现出抗水能力不足、排水堵塞、提灌能力较差等问题。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建,让改建后的水利工程排灌标准与功能大幅度提升,与当下农业生产需求相适应,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2.2 保护意识淡漠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作用已经被众人所得知,已经加大力度进行有效的维护管理,保障水利工程能够正常发挥作用。由于水利工程所在区域环境较差,较多管理人员工作意愿不足,对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力度不高,存在保护意识淡薄的问题。另外,管理经费较为缺乏,导致水利监管力度不足,在水利工程运行时会产生较多的故障,导致工程功能不能正常发挥。农业生产遇到水灾或者是旱灾时,水利工程的防洪、泄洪、灌溉功能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农作物会因水源过大、缺乏水源而发生死亡,降低农业生产量、农民收入,进而阻碍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2.3 水利工程建设前期规划不足
我国很多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着盲目建设的问题,前期规划较为不足,没有在前期规划中考虑水利工程开发条件、所需技术、工程社会经济效益,产生此问题主要原因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比如建设的小型水库某处发生漏水问题,水利工程专家不会因为漏水问题而进行检查,即使政府出面加强维修,因为专家未参与而导致维修不具备针对性,不能从根源处进行补漏。长此以往,水库漏水问题逐渐严重,即使在雨季阶段也不能为农田灌溉充足的水分,在旱季不能补给水源,严重阻碍农作物生长。
2.4 未重视农业水利设施
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较高,已经加大了水利工程建设,但和其他大型水利工程相比,规模较小的农业水利工程可能存在重视程度不足问题,导致急需水利工程的偏远山区农业生产不能快速解决水源问题,特别是在旱季时不能补给水源,造成农作物枯死,降产、降低农民收入,严重影响农民生活质量。另外,在部分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因为规模较小,投入的资金、配备的人力都较少,可能会出现工程建设质量较低,灌溉标准、功能也未能满足当地需求,严重影响当地农业发展。
2.5 产权制度改革不规范
农村产权制度经过改革后,对小型农业水利工程管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表现在:部分小型农业水利工程采用的是租赁、承包、拍卖模式,在建设时未存在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工程建设质量不佳;工程建设时未存在可行、有效的规章制度规范合同签订、业主经营、工程建设过程、责任的落实等。在此种状态下的工程建设,严重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及使用效益。
2.6 水利管理部门管理能力薄弱
在各大乡镇机构逐渐改革的过程中,水利站归入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管理,而较多的小型水利站管理中却只存在少数人负责。由于人数较少、未规定固定业务,导致小型农业水利工程监督管理工作不能全面覆盖,即使采取雇佣的方式加大管理力度,又因为存在规范的管理制度,造成管理人员不能充分发挥管理能力,管理效果未得到有效提升。
3 提高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策略
3.1 深化与完善农村水利改革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决定着当地农业发展程度,应深化与完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改革,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加强组织领导。在工程建设开始之前,应加强组织领导。各水利部门应根据当地的水利工程建设实际向当地政府提出有效的意见与建议,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建设水利工程,为建设提供充足的资源,并在有计划、有准备的状态下开展建设过程。其次,落实党政领导负责制。党政工作质量良好,才能实现各部门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各部门能力开展建设。最后,完善农村水利改革。应挖掘当地农村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国家应积极调查农村水利建设进程,制定全国性指导意见,将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立法,从根源处改变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管理薄弱问题,规范农业产权制度改革。另外,还应重点构建与完善农民用水户协会内部管理机制,加快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农村水利改革。
3.2 加强科研工作,提高投入力度
我国在开展农业水利工程科研时,不只要继承优良传统与经验,还应不断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农业水利工程科研成果。经过彼此间的经验沟通,能够将先进的建设理念、技术融入工程建设中,提高水利工程灌溉标准与功能。另外,还应提高投入力度,除了政府投资外,还应调动社会各方面资源,增加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资金,从而应用于新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工程维修养护中,提高水利工程使用效益。
3.3 实行自主管理模式
为保证农业水利工程得到优质的管理,可以采取自主管理模式,采用民主方式建立互助合作用水组织,全面管理管辖区域内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调试、水费收取,还要为农户提供咨询服务。在建立时,可采取股份制的模式进行组建。由于用水组织成员为农民,农民是水利工程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建设者、管理者,并且能够从管理中获取收益,农民积极性大幅度提升,可促进工程维护工作可持续发展。另外,股份制用水组织属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备独立法人的组织,在设立股份时,应将相关部门的补助作为集体股,而组员应按照每户投入的方式。
3.4 加强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
在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基层水利管理单位应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建设,因为自身管理能力决定着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效率、决定水利工程的作用是否充分发挥、决定当地农业发展程度。水利管理单位应将自身能力建设与工程建设共同审批、共同建设、共同验收,还要调整农村水利资金的支出结构,从而不断提升自身服务经济与社会的能力、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是保障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基础条件,应重视工程建设质量与效率,并在投入使用时加强维护管理,才能让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出应用的作用,在雨季、旱季发挥出防洪、泄洪、灌溉的功能,从而保证农作物健康成长,促进当地农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曙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设备工程,2020,(8):208.
[2]黄杰锋.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J].低碳世界,2020,10(3):120.
[3]何娟.关于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7):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