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城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水利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到各种因素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影响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这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关键,在水利规划设计阶段,有关人员要注意其地基处理,保证其处理效果,符合施工规范,防止后续施工受到不良地基处理的影响。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析水利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项目作为国家基础建设,其是我国各类民生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理论层面、实践层面等必须严格遵守技术基准,保证工程项目本身可发挥出应有的职能。然而,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水利项目工程量大、专业性广等特点,加大施工技术产生问题的几率,严重降低整体工程质量,阻缓我国经济体系的发展。为此,项目施工中,应采取正确、规范的施工技术,并从多个角度对技术的实施性、应用性进行探讨,保证每一项技术在对应的建筑环节中可发挥出本质价值,为整体工程建设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1水利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特点
地基基础与一般的地质环境具有很大的区别,地基基础中含水量非常大,而且这些水分在地基基础中不易流失,其自身的渗透性非常的差,这样的地质特点,导致了地基基础的荷载承受能力非常的差,在荷载的作用下,非常容易发生形变。地基基础内部的间隙率非常大,而且结构松散,这些间隙中蕴含了大量的水分,据统计发现,在地基基础中,含水量大概在30%到70%之间,由于其内部存在大量的间隙,在受到压力的时候,体积会明显的收缩,地基基础的这种结构特点,给水利工程的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这种基础上进行施工,由于水利工程项目的自重比较大,很容易发生下陷的情况,对项目施工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另外,在地基基础中开展施工的时候,基础的固化速度非常慢,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地基基础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不能及时的排除,这种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就会对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开展造成非常严重的阻碍。
2水利工程基础处理的作用
保证基础防渗效果,水利水电工程一般建在水域内,对防渗施工效率要求较高。在基础施工中,如果防渗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地基结构的裂缝、变形、塌陷等安全问题,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通过加强基础设施的处理,有利于提高基础设施的防渗性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避免出现基础不均匀沉降,水利水电工程的主体结构主要是混凝土加筋,基础结构的上部承受较大的荷载。如果地基施工质量控制不当,会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如果继续发生不均匀沉降,将逐渐引起工程的变形、裂缝等问题,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安全。
3水利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3.1 锚固施工技术
锚固施工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最基础的一类施工工序,因其施工简便性、经济型等优势,可极大提升整体施工效率。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整体来看,施工环境一般远离城市体系,且对水源的依赖程度较高,而水源周边的地质在水体侵蚀、渗透作用下,整个地理结构的稳定性将降低。锚固技术的应用则是增加地基施工的稳定性,通过将拉力杆的一端穿插到地基岩层深处,另一端则与地表建筑设施相连接,此种结构的组合形式,可直接将岩层与建筑物作为一个整体受力平台,而非是以地基层为受力点,这样建筑物即可获得较高的结构力,提升整体建筑设施的承载力,为后续工程的应用提供基础保障。
3.2预应力管桩技术
预应力施工技术预应力施工一般分为先张法、后张法两个阶段,通过两个施工工艺的契合,确保建筑整体施工的完整性。先张法的施工一般应用于前期,增强整个建筑结构的刚性,当前期建筑呈现出的性能满足施工需求后,则可进行接下来的后张法施工,对整体结构进行稳定性优化。
尤其是在沉降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施工起到的效果较为明显,例如,采用夯击法、静压法等,将建筑结构最大限度的穿插到地基下,通过力学共振原理,提升建筑结构与地基层面的契合度,确保在地基承受极限范围内,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
3.3换填法施工技术
换填法也在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软基基础处理方法,这种方法的全名为更换填充法。使用这种方法对软基基础进行处理的时候,要先把软基基础中的不符合施工要求的土壤进行铲除,然后使用一些承载荷载能力比较强的填料对其进行填充,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高效的软基基础处理。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软土层进行完全的排除,而且要在填料填充完成以后要做好压实工作,填料在选择上,通常要选用卵石、粗砂等大颗粒的填料,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软基基础的抗荷载能力,还能提升基础的排水性。
3.4土木合成材料加固施工法
在修理工程的地基处理中,采用民间复合材料的加固施工方法,提高地基处理效率,民用复合材料的加固施工主要以施工负荷的平均分布为基础,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载重能力和稳定性有,修理施工时经常出现塑料性剪断工程能力,对工程起到一定的破坏作用。但由于民间复合材料的节制力均匀分布,节制力的膨胀存在一定程度的限制和障碍,从而达到控制工程承载能力的目的。
3.5排水固结施工技术
在水利发展工程的建设中,许多工程面临着松软的土地基础,松软的土地基础含有大量的粪土和黏土,对工程建设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在松软的泥土中的粪土和黏土的处理,经常采用排水、硬化的方法进行施工,这种施工方法有效地处理了松软的泥土造成的地面沉降。通过稳定基础、安全施工、来提高整体功能,排水固结施工方法一般是基础加压由施工和技术排水施工两个部分构成,施工时要严格保证各部分的施工效果,这个方法施工效果很好,但应用范围有限,主要用于泥较多的地基处理。
3.6粉喷桩技术
粉喷桩在水利工程的使用过程中,同样具备突出的价值与意义,但其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限制与注意事项。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粉喷桩要求施工环境高度整洁、平坦,要使用整平机做好辅助的处理。其次,桩位的选择。工作人员要根据施工要求,对实际的施工环境进行数据核准,然后按照施工进程选择桩位位置。将可变的动态数据调整为静态的准确数值,尽可能降低具体位置确定的难度。位置选择后要进行数据确认以及桩位标信息回收,为后续的原桩位复位提供数据帮助。再次,通常情况下,桩顶和桩底必须把控好高度限制,通常情况下其高度在距离地面半米作用的位置,切忌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出现。最后,桩身的垂直度也需要做好测量,一般情况下是垂直进入地面,其倾斜程度不得超过15%,以免引发其他的风险问题。
结束语
水利工程基础施工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属于一项系统化工程,其是保证水利工程正常使用的基础,能够将水利工程的作用和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因此,做好水利工程基础的处理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这就需要结合工程基础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设计,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施工作业,实现对基础结构的加固与防渗,强化水利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芝法.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处理技术要点探析[J].安徽建筑,2019,26(04):125-126.
[2]陈建文.水利工程基础处理技术的应用分析[J].河南科技,2018(34):78-80.
[3]解行.水利工程地基及基础处理的施工技术[J].吉林农业,2018(15):63.
[4]何超.水利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分析[J].四川建材,2018,44(03):119-120.
[5]滕菊.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浅析[J].中外企业家,2018(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