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5期   作者:韩晓娟
[导读] 研究优质护理应用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摘要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应用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一般头颈部肿瘤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黏膜急性放射反应发生以及持续的时间。结果?观察组黏膜急性放射反应发生和持续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临床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可延长黏膜急性放射反应发生的时间、缩短持续时间。
        关键词:规范护理干预   头颈部肿瘤放疗   生活质量   影响
        中图分类号:R730.55     
        放疗是目前临床上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在放疗的过程中患者常常会出现电解质紊乱、食欲不振、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使得患者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给患者身心以及生活质量均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此,对实验组72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规范实施护理干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1]。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参与此次研究,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45~69岁、平均(56.38±5.27)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44~68岁、平均(56.23±5.34)岁,对比分析两组的一般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①心理护理。患者受到病情的影响,负性情绪会表现的非常明显。此时护理人员应当采用技巧性的沟通方式,促使患者将心中的焦虑、恐惧表达出来。向患者说明心理因素在肿瘤形成、进展、预后中的影响,促使患者认识到越大的心理压力,越不利于临床治疗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在有必要时可通过现身说教的方式,邀请同种治疗方案取得较好效果的患者现身说法,以便消除患者心理压力,树立治疗信心。②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实施前,护理人员需评估患者的健康状态,以此确定学习目标。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案展开健康教育计划。健康教育需医师、护理人员、家属共同参与。通过个别交谈的方式、讲座、板报、发放健康教育小册等多种方式讲解肿瘤知识内容。并向患者灌输饮食调理护理配合、放疗不良反应等相关的健康知识内容,以便患者对自身所患肿瘤和放疗有一定的认识。放疗前可通过牙龈与牙齿等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将口腔病灶清除掉。指导患者维持口腔卫生的方法,促使患者养成早晚刷牙、饭后、睡前漱口的习惯。告知患者通过张口叩齿的运动,促使口腔黏膜皱襞形成有效的气体交换,将有利于厌氧菌生长的环境破坏掉,预防引发继发性感染。鼓励患者多喝水,维持皮肤清洁干燥。同时避免患者解除刺激性药物和碱性肥皂,日常衣物应柔软,材质偏向于棉质。③口腔、皮肤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口腔护理,需每天3次。放疗前检查患者口腔状况,评估口腔黏膜状态。如患者口腔疼痛,可将利多卡因加入雾化液中,雾化半小时内不可漱口,以维持药效。依据患者皮肤情况,使用相应的药物。④饮食护理。放疗治疗时,告知患者日常饮食应清淡,保持清淡饮食,同时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 。如患者食欲比较差,可少食多餐,避免食用油炸、坚硬、辛辣食物,以免对口腔黏膜产生损伤。告知患者减轻和预防恶心、呕吐的方法,可预防性使用止吐药物。⑤培养自我护理能力。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病情康复情况,护理人员可在患者出院时评估其自我护理能力。与患者、家属共同商定患者出院后的自我护理计划。并通过随访督促患者执行,提高其生活质量。
        2  结 果
        观察组黏膜急性放射反应的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观察组黏膜急性放射反应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临床症状发生和持续时间对比表

         3  讨?论
        头颈部肿瘤分为耳鼻喉肿瘤、颈部肿瘤以及口腔颌面部肿瘤三种类型,解剖关系复杂,重要器官集中,治疗十分棘手,虽然医学在不断进步,但目前仍然缺乏肿瘤的特效治疗方法,放疗虽然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带来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研究,在整个放疗期间给予患者高质量的临床护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重要的研究课题[3]。近年来,我国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数量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这些颈部肿瘤、耳鼻喉科肿瘤及口腔颔面部的肿瘤器官结构的复杂,导致肿瘤发生后的治疗途径和手段相对多样。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合理的护理干预手段能够起到较好的辅助治疗的作用。本次研究过程中采用规范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通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康复训练与常规放疗护理方法的融合性使用,经4周的综合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患者放疗过程中的依从度和满意度,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4]。总之,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让患者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等都得到显著的改善,从而让患者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放疗,这对于放疗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总之,这一护理模式应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熊每珠,吴素琼,阙子文.头颈部肿瘤患者股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4,(6):222-224.
        [2]朱红霞,王宇群,谢颖.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1):36-38.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5.01.011.
        [3]夏剑云.护理干预对肿瘤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24):3189-3190.
        [4]陈芳.实施护理干预提高肿瘤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4,(24):89-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